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合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刊特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莫纪宏研究员、屠振宇博士、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等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合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刊特别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合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刊特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莫纪宏研究员、屠振宇博士、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等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合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刊特别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合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刊特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莫纪宏研究员、屠振宇博士、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等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合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期特别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立宪程序实践的日益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实现宪法“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功能日渐成为时下学界以及普通公民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宪法的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种“庸俗化”的倾向。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不是毫无条件的:因为违宪审查不仅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亦涉及立法、司法、行政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乃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故需十分慎重。为此,在法治发达国家,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一些审查的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基准.以判断论争问题或者法案的舍宪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为此,本刊特别向韩大元教授、郑贤君教授、杜强强博士、王贵松博士研究生、柳建龙博士研究生约稿,就违宪审查基准展开探讨.以期对中国立宪实践和宪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刚 《考试周刊》2007,(39):152-15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范可以在多大范围适用、宪法的效力范围及于何处,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违宪主体的认定。宪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所提供答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明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成熟,分歧多于共识。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仅就公民能否成为违宪主体,尝试从宪法规范的特征、宪法的功能、宪法责任能力、司法实践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证辨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全国人大立法性权力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受人民委托行使立宪、修宪权;另一方面根据宪法的授权行使国家立法权。前者使全国人大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其立宪、修宪行为不应成为任何国家机关的审查对象;后者则决定其为“国家立法机关”,其立法行为应接受宪法授权的违宪审查机关的审查。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关的设立应采用建立宪法法院独立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模式,所有国家机关的行为均应接受宪法法院的审查监督。  相似文献   

10.
许崇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中国宪法学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宪政建设历史的见证人。在半个多世纪里,许先生勤勉治学,不仅在教学科研领域卓有建树,堪称学术泰斗,而且勇于实践,参与制宪、修宪、立法,对我国宪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学术方面,许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创始人,至今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2名,硕士10届,共发表学术论文245篇,著述58种。在参与立法方面,许先生曾参加过1954年宪法起草的辅助性工作,担任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参与现行宪法的草…  相似文献   

11.
比例原则近年来在公法领域得到发展和完善,它不是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原则,而是通过判例在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三项子原则,主要作为违宪审查标准在宪法中得以适用。从研究美国违宪审查判例出发,探讨宪法视野中的比例原则。在我国宪法中引入比例原则,对完善我国宪政体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模式可分为三种。从现行的宪法来看,我国基本倾向于采用权力机关违宪审查模式。这种模式与我国的国情及政治制度基本相适应,但也存在不少的缺陷与问题。所以,我国应建立一个事先由宪法委员会进行预防性立法审查和事后由违宪审查庭进行监督性司法审查相结合的双重违宪审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各国对社会权的保护路径主要包括:通过宪法条款实施司法救济;通过立法实施保护;通过发挥人权保护机构的作用而保护。我国宪法明确确认了社会权,但在现实政治运作中,公民社会权的保障主要通过宪法条款立法具体化的途径。我国公民社会权保障既不能把司法审查作为唯一路径,也必须克服过度依赖立法产生的消极后果。同时,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行政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人权保障机构以及有效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促进我国社会权保障制度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比例原则近年来在公法领域得到发展和完善,它不是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原则,而是通过判例在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三项子原则,主要作为违宪审查标准在宪法中得以适用.本文从研究美国违宪审查判例出发,探讨宪法视野中的比例原则。在我国宪法中引入比例原则,对完善我国宪政体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国宪法监督制度早于中国且以限制立法机关权力、保持国家机关权力平衡为主线。宪法委员会是以分权制衡原则和社会契约论为依据而建立的政治机关,监督职能更广泛、具体,有关规定可操作性强,在违宪审查、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属于立法机关,以议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原则为依据,有关宪法监督的规定在实际运作中缺乏实效性。独立的专门机构模式符合建立和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制度的长远考虑。  相似文献   

16.
社会权以保障人的尊严与价值为本质,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平等权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国家负有"最核心义务",以保障公民最低生活水平,但社会权的实现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我国市民社会逐渐形成,社会力量不断壮大,加大社会法立法、加强社会权的非国家行为者义务有助于解决社会权权利事实不清与国家资金短缺问题。我国社会权司法救济必须解决宪法重实体轻程序、从宪法高度构建公民诉讼权、扩大诉讼法受案范围、改革司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等问题。在我国,社会权最根本的救济途径就是建立可操作的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制度,但在我国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社会权司法保护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对违宪及违宪审查问题的几点思考沈延志通过违宪审查来保证宪法的实施,已成为各国宪法保障的可行措施。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而我国目前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违宪审查制度,违宪案件时有发生,却得不到及时纠正.尽管宪法明确规定了全...  相似文献   

18.
违宪与违宪审查理论在宪政理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笔者就违宪与违宪审查理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作了综述。辨析违宪与违法、违宪审查与司法审查、违宪审查与宪法诉讼及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等相关概念,揭示违宪与违宪审查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宪法司法化包含有宪法的司法适用与违宪审查两个层面的内容,其司法适用具有不同于普通法律适用的特点,司法违宪审查则是关系到现有宪政体制的构架的根本性问题。宪法司法化只有走出合法性与正当性的悖论才有可能得以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0.
宪法司法化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以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对我国是否已经开始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与宪法私法化的关系,我国能否建立起真正的违宪审查制度等一些重要问题,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很多分歧,有些观点甚至是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