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竞赛、大胆创新,便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自己对小学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尝试,谈谈对主动学习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感知、思维、再造,将新知识建构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学习是善于优化学习环境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学习有效,其关键就是营造一种学习环境。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创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那么,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呢?  相似文献   

3.
卓宝才 《考试周刊》2009,(38):82-8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发扬教育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竞赛、大胆创新,便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对小学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尝试,谈谈对主动学习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所谓“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又译为积极学习,是加拿大目前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达到自己去听、去看、去做、去理解、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主动学习是可以“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生命的冲动,激活学生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卢明 《广东教育》2007,(1):32-3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探讨的最有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让他们用创新的精神去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胡伟聪 《新课程研究》2007,(12):37-37,44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数学教学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现数  相似文献   

7.
如今在学生的教育中,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多学点知识,进入名牌学校,获得更高的文凭而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但没有掌握好合理的学习方法,只会让每个孩子对书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如何让每个孩子多学点知识,每天面对着书本却没有厌烦之感呢?笔者主要从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的角度分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完成。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并想方设法使学生成为自觉学习的主动者。  相似文献   

9.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主动体验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脑海中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加以清点、回顾,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越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素质发展越快。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欲望、创造条件、培养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下面针对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11.
陈勇 《四川教育》2007,(4):39-39
学生的有效参与,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能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呢?  相似文献   

13.
如何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呢?我认为关键一点是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可以从学生比较喜爱、喜闻乐见的儿歌、小品、实验、录像、故事等人手,给学生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张益新 《陕西教育》2005,(12):22-2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所以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研究、组织学生去探索;用欣赏的目光去支持,用热情的语言去赞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呢?一、引导参与,主动探究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阶段,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了解结论的由来,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如教“圆周长计算公式”时,以“问题”为主线,通过“猜想——验证”、“探索——发现”来展开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老师手中有一个一圆硬币,你能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合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全过程.要实现数学教育的育人目的,其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自觉地、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终身的发展.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熟练数学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意识,以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但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只有通过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志英 《辅导员》2011,(22):57-57
尊重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从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呢?那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数学、怎样运用数学。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  相似文献   

19.
主动学习是新课程学习的首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引导学生主动作文,让学生扬起主动作文的风帆呢?  相似文献   

20.
聂希凡 《广西教育》2007,(7A):29-3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下面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