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该开家长会了。上次家长会我就看见孩子们在门口、窗口探头探脑,第二天我问孩子们,他们说想知道老师和家长们都说了些什么。我的心一动,孩子们想参与也是一件好事呀。因此我想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在课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家长会,孩子你想参加吗?”结果孩子们的答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14岁的小颖离家出走了,在走之前她留给好朋友一张便条:“我爸妈经常把我当小孩看待,不给我一点发言权。昨天他们又给我请了一位家教老师,我说我不喜欢,他们就打我,我实在受不了了。难道大人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吗?”小颖遇到的问题,许多孩子也曾遇到过。一位家长说:“我工作忙,和孩子的接触较少。我尽力给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他不但不能理解我的辛劳,而且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也完全猜不透他在想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我太想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据了解,不少家长有此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最典型的心理现…  相似文献   

3.
似曾相识从哪来?这是一节向家长开放的英语课。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拿着调查表跑上跑下,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用英语询问别人将来的计划及表达自己的计划。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问题“Whatwillyoudotobeagoodson/daugh-ter?”在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想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当他们听到“I'llstudyharderanddomorehousework.”“I'llnotmakemyparentsangry……”等回答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叫何保报的学生倏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念首诗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平常不爱发言,…  相似文献   

4.
晏红 《现代家教》2000,(9):12-14
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才知道教他们什么以及怎么教他们。但是,很多家长对今天的孩子感到迷惑,不知道也不理解他们的心思。“他们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许多家长都这么说。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不但不听,反而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那么,今天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方面专  相似文献   

5.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去做调查,他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有很多学生说不上来。再三动员启发,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心理学家换了个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为什么说不出自己的优点呢?这位心理学家向同学们个别了解,得到的回答是:“平时听到家长和老师说的最多的是‘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你看看人家!’‘我小时候可是比你强多了’”等等,甚至还有些比这更难听的。在一片责怪和不满声  相似文献   

6.
张洁 《成才之路》2013,(21):61-61
现在的家长一提起孩子,都说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都围着他们转,让他们吃最好的,穿最漂亮的衣服,玩种类繁多的玩具,还不让干家务活……可是他们并不怎么懂事,不知道孝敬父母,学习也不刻苦。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真正感受到做父母的艰辛。为了让孩子们从小知道做父母的不易,今年清明节假期,我给孩子们布置一个特殊的作  相似文献   

7.
唐玉 《家长》2002,(11)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曾走访调查过近千名少年儿童。天真的孩子们对家长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希望,作为家长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让孩子了解家长的工  相似文献   

8.
开心果     
“你的爸爸、妈妈知道 开家长会的消息吗?” “知道了。但是我不想 让他们来,我想让我奶奶来,她耳朵不好,听不清。”她听不清 恤的爸爸、妈妈知道 开家长会的消息吗?’’ “知道了。但是我不想 让他们来,我想让我奶奶彩衅朵不州听尔清。”-一做动物园游戏 “我们来做动物园游戏  相似文献   

9.
教师不妨多点"西西弗斯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位教师的博客当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些话: 不想做老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眼中的泪珠在旋转……不想做老师,是因为做一名老师的矛盾与痛苦。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社会要分数,学校要分数,家长要分数。看着他们疲惫的目光,我痛苦,可要是看着他们的成绩上不去,我会更痛苦。“误人子弟”的罪名,我害怕。  相似文献   

10.
若结识一个心理学家,或那些从事心理学工作者,人们可能都会试探性地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但我们很少向儿童问这样的问题,那么,儿童是个心理学家吗?他们能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吗?我们先从一个儿童喜欢玩的游戏“捉迷藏”说起。我们都熟知“捉迷藏”的游戏,这种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躲藏者”必须让他人不知道自己躲藏的地方,不好找寻到自己,这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躲藏者”和“找寻者”都必须要揣摩对方的心理,想一想哪是安全的地方?他会藏哪?成人在与儿童玩这种游戏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成人作为“找寻…  相似文献   

11.
陆叶波 《山东教育》2005,(23):83-84
当前的幼儿教育,家长已不再满足每月一两次的聚会.不再想做一名教育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他们满怀热情,渴望走进孩子们的中间,渴望参与到幼儿教育之中。如何深入挖掘家长资源来优化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主体性呢?我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2.
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我想打破教材的安排,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新学期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的目录。看看,本学期有哪些新知识啊?”一进课堂,我就对孩子们提出了学习的要求,“看后请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我没有说“告诉老师有什么想法”这样的话,只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课堂本是属于他们的。只有孩子们全心参  相似文献   

13.
会变的春蚕     
春天来了,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带到班里来喂养。这一天,毛毛走到我的身边,悄悄地问:“老师,我能不能把家里的春蚕带到幼儿园?”我欣然同意,身边的几个孩子也很好奇,但他们大都没有见过春蚕。“春蚕是什么?”“春蚕长什么样?”他们急切地想知道。于是,我想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通过喂养与观察,了解春蚕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繁殖方式、食性及排泄特点,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我和毛毛商量好,先不告诉小朋友问题的答案,让他们自己去猜想和验证。●喔!原来春蚕是这样的孩子们对春蚕的外形特征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  相似文献   

14.
临近毕业了,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课间将自己的留言簿塞到我手里,想让我这个做了他们六年班主任及语文老师的给他们作最后一次评价,写上几句话。在给孩子们写留言时,我想:何不让孩子们也给我写上几句,再一次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5.
郑苑飞 《教育导刊》2004,(3):119-120
似曾相识从哪来?这是一节向家长开放的英语课。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拿着调查表跑上跑下,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用英语询问别人将来的计划及表达自己的计划。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问题“What will you do to be a good son/daughter?”在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想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当他们听到“I′ll study harder and do more housework.”“I′ll not make my parents angry……”等回答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叫何保报的学生倏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念首诗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平常不爱发言,经常迟到,喜欢调皮捣蛋,但英语基础不错的男孩会在自己的妈妈面前念一首什么样的诗呢?难道他想给我出“洋相”?  相似文献   

16.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应邀为许多报刊做专栏撰稿人,也接待了许多来访的朋友,知道了许多家教故事。在本文中我想和朋友们“实话实说”。如果您是一位特别想让孩子成为“人上人”或“超人”的父母,那么请您不必费心关注本文,因为心理咨询师关注的仅仅是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人中人”,成为心理健康的“凡人”;如果您是一位特别想让孩子成为经天纬地之“才”的父母,那么也请您不必费心关注本文,因为心理咨询师关注的仅仅是怎样让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心理咨询师越来越认为,我们大都是凡夫俗子,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就能经得住…  相似文献   

17.
王晓燕 《辽宁教育》2010,(12):16-16
马上就要放假了,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孩子,还不知道下学期是否还会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有些不舍。为了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了以后能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在分别之际,我想让孩子们给我的工作做个评价。于是,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幼儿教育,家长已不再满足每月一两次的聚会,不再想做一名教育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他们满怀热情,渴望走进孩子们的中间,渴望参与到幼儿教育之中。如何深入挖掘家长资源来优化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主体性呢?我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角色互换家长大都有一技之长,作为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鼓励家长扮演教师的角色,尝试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做教师”的乐趣。观察笔录:“中国民乐——二胡”这一活动,是由家长来执教的。当铖铖的爸爸拉着二胡出现时,孩子们满怀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奇,他们…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被称为"孩子王"的班主任,这个称呼我很爱听,说实话,成为一个"孩子王"容易,但成为一名出色的"孩子王"是我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觉得,班主任就是在孩子们需要关爱时会变成慈母,在孩子们有困难时会变成他们的拐杖,当孩子们有缺点时成为他们的指南针。我记得有句话这样说:"一个学生对老师来说是2%,而对家长来说是100%的希望,设身处地地想,我们要高度重视每一个2%。"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孩子王",我不断地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20.
孩子永远是天真的,他们所想的和所做的都表示着他们真实的一面。而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像是守护神一样,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就是魔鬼。每天只会让孩子们学习、吃饭、睡觉,这三点一线就是孩子们的一条阴间小道。他们害怕,怕老师训斥,怕家长打骂。这样家长和老师除了会对孩子做这些还会做什么呢?他们把孩子的天真一丝不漏的遮盖住了,孩子们无法呼吸,他们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