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应准确到一字不差。否则,是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去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的《凡人新事》专栏里,刊登了河南省南阳县茶庵乡的一则新鲜事:《农民曹加旺出省当厂长》,文内写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原则,它同样应当是新闻播音的根本原则。新闻播音员在新闻播报中,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理解新闻内容,就会发生播音表达与新闻内容相悖的情况,或是表达不准确。结果,肩负着对新闻进行再创造的播音环节,不仅难以对新闻内容增色,甚至会对新闻价值的实现打无形折扣。故此,研究新闻播音的真实性,树立现代新闻播音的“真实观”应当成为每一位新闻播音员的必修课。“识”新闻是播音真实的前提基础广播新闻是电台宣传的主体,客观真实地把每一条新闻传送给听众,是新闻播音员的神圣职责。为此,新闻播音员必须深识新闻,…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代新闻学奠基人之一普利策,在新闻工作中有一条格言,那就是“准确,准确,再准确”。这位西方新闻学家的格言,无疑是值得借鉴的。作为一名党报通讯员;也作为一名读者,我常为新闻报道中有失准确而担忧。不准确现象有种种表现。一是常在时间要素上打马虎眼。诸如导语中的“近日”“目前”等,借此将旧闻“翻新”;事件发生的时间本该是具体的,有些稿件却用“XX前夕”等字眼来加大时间的“跨度”,于是将发生已久不便明确交代的时间“跨进去”;更有甚者,则以季节为时间单位,如“初春”“仲夏”“深秋”“隆冬”“年终岁尾”等…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1993年2月8日至15日,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各地电台联播》、《新闻和报摘》和《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新闻时效与新闻根据”的专项调查。共抽查14组节目,计国内新闻261条(简讯除外)。下面是一组统计数字: 用准确时间的,占总条数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包括晚报、晨报、午报在内的都市报的迅猛发展,报业竞争就更加激烈。这激烈竞争的浪潮对地市级晚报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地市级晚报如何面对已经在当地站稳脚根的省城数家都市报、晚报和毗邻大城市的晨报、晚报的挑战,正确地给自己的晚报定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几家报纸形成错位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了地市级晚报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晓鸣 《传媒》2003,(4):40-40
去年下半年,某省报登载了一标题为《富人逃税要“挨打”》的新闻。说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收入者严重偷税漏税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尽管每年将近1000亿元的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的第4大税种,但其仅占年度税收总额的6.6%,比例仍然偏低,全国税务机关将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大案要案。也是在同期,某省报头版也刊出了《富人逃税要受重罚》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翻阅了一些报纸,发现不少新闻用词用语不准确。归纳起来,常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词不讲分寸,突出的表现在夸大其词。有的人爱用“最”、“极”等一类副词,把“较好”写成“最好”,“较大”写成“极大”。例如,一篇文章在报道某钻井队对职工工资、奖金进行了一点初步改革后,就声称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我们知道,“极大”是到了顶的意  相似文献   

8.
4月28日北京市政府就房山区云居寺发现佛舍利一事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首都有5家报纸于当天和次日发了各自记者的报道,但对事实却说法不一. 第一,新闻发布人不同。北京晚报说是赵朴初宣布的云居寺发现佛舍利,北京日报则报道为陈昊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纵观当今任何一个新闻单位,不管它有多么先进的传播技术,拥有多么庞大的采编队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捕捉到手。有时,一个新闻的出现,当你发现时,它早就成“旧闻”了;有时,新闻的发生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这一渐进就是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你在报道时又不可避免地渐进成了“旧闻”,那么,如何让这些“旧闻”成为新闻呢?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找一个读者想了解的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10.
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用语言的准确也很重要. 去年,我在县电台编辑新闻节目时,收到一篇人物通讯,说的是一位农业局长在碾盘乡搞杂交稻试点的事.文中说:“无论是赤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他从早到晚扎根在稻田里……。”这段话说得太绝。某局长又不是电线杆子,怎能从赤日炎炎的盛夏到大雪纷飞的寒冬都扎根在稻田里搞科研呢!再说,水稻的生长期只有90—110天左右,而局长却在田里忙了365天.这又怎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五个W,时间是一大要系。不论你写什么都要问明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某月某日,今天、昨天等。在表达这些时间概念的吋候,常见用词概念含混的情况。在这方面,就是“……以来”的用法。“……以来”的本意,是指从过去的某个时候到现在。这个句式,在各类文章中用得很普遍。因此,一些表意含混的句式,也以讹传讹了,在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例如:《河南农民报》10月8日一版《情系良种》一文,说“一个多月来……”。“一个多月”就是“一个多月”,为什么还要加上“来”呢?去掉“来”字,不是更简明了吗?这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日前公布的199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了解到,北京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前一百名的“双百”企业座次排出。19家企业总收入超亿元,6家企业总产值超亿元。 四通集团、联想计算机集团、方正集团等19家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企业在排名中名列前茅。方正集团、联想计算机集团、京海集团、四通集团、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大恒公司、蓝通电子有限公司、周林生物频谱技术开发公司、华科通讯技术开发总公司和康拓科技开发总公司在工业总产值百  相似文献   

13.
要构建一个自信、健康、和谐的社会,新闻不仅应该对外开放,亦应该对内逐渐开放。10月17日深夜,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宣布,新的《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从10月17日起开始施行。按照规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获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进行,而无需由中国国内单位的人陪同,亦无须事先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选择17日深夜公布这一条例,非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新华日报社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编辑记者队伍的思想业务作风建设,提升新华日报的办报水平,今年春天改版后的新华日报开设了"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和"百姓故事"两个专栏,特别是记者联系点制度给记者带来很大的收获:加深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思想得到了升华;改进了新闻采写的方式,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三深入"推动"三贴近",记者的工作作风得到锻炼。这里摘发的是新华日报部分记者深入联系点后的体会,相信读后会对新闻界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近期,山东胶州被篡改高考志愿考生常升奔赴陕西师范大学报到的新闻再度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媒体的报道说,将常升一家送到车站的堂哥告诉记者:“之所以没有过早来车站候车,就是担心遇到太多的媒体记者……” 客观地说,从胶州考生常升发现高考志愿被篡改到同学郭某浮出水面,再到公安机关介入和被陕西师大录取,媒体舆论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即将步入高等学府之际,常升却不愿面对媒体,并以“我不想说什么”为由拒绝采访,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民族称谓应准确母志东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宣传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在报刊文章中有时出现自治地方称谓不准确,甚至把个别民族搞错的情况。其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媒体注意:一是把一个民族中的一个支系误认为一个民族。如把“尼人”写成“尼族”。“哈...  相似文献   

17.
写报道、写文章,引语一定要准确、规范,比如引的是原话,就该打引号,如果引的是大意,虽不必加引号,但意思表达要尽量准确,不能违背人家的本意.然而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记者、作者,引人家的原话,并已打上了引号,但你真的去索引一下、核对一下,发现原作者的原话不是这样讲的,至少有出入,这轻则是对被引者(如果对方是伟人)不尊,重则还违背了人家本意.这是极其不妥、不好之事,应改之.  相似文献   

18.
19.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的"报道"二字,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报道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反映.只有经过"报道",即经过记者头脑的选择、加工、制作,事实才能成为"新闻".第二,有了对事实的采访,有了选择、加工和制作,还要经过记者编辑用文字、语言或图像表现出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广泛传播.第一层意思,揭示了新闻工作者在反映事实的时候,立场、世界观是何等的重要.第二层意思,则说明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有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语言和图像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语言准确为贵高小立有那么一些新闻报道,事实本身并不假,但是,因为落笔时分寸失控,或因为形容时择辞不当,或因为阐述意义时小有夸张,而使读者产生疑问,不敢相信,甚至怀疑有假。翻开报纸,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诸如“填补了×××空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