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眼中的巴门尼德是独特的,在他看来,巴门尼德属于早期希腊思想家行列,而非哲学家,他恰恰处在思想堕落为哲学的关节点上。显然,这是从存在的历史中做出的定位。本文将围绕存在的四重意义,通过与赫拉克利特思想的比较来分析巴门尼德的存在之思,进而探讨命运之思。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眼中的巴门尼德是独特的,在他看来,巴门尼德属于早期希腊思想家行列,而非哲学家,他恰恰处在思想堕落为哲学的关节点上。显然,这是从存在的历史中做出的定位。本文将围绕存在的四重意义,通过与赫拉克利特思想的比较来分析巴门尼德的存在之思,进而探讨命运之思。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对人类思维的一次震撼。他以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敏锐地捕捉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给人类思维带来的盲点:遗忘“存在”,从而导致了人类“精神”的萎缩,人性的异化。本文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并作出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6.
海德格尔生存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以其生存论哲学树起了一面反叛西方传统哲学的旗帜,但他并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真正划清界限。他的生存论是与非理性的情绪相联系的抽象能动论,是以这种抽象能动论为基础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生存本体论哲学。因此,不能把海德格尔生存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论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独特的人生之路,造就了海德格尔独特的哲学之路,造就了海德格尔独特的艺术之路。海德格尔追寻人生之路、哲学之路、艺术之路,都只为追寻“存在”之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生存现象,闲言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众人所熟悉。日常生活或是熟视无睹地浸泡在泛泛而谈之中无知无识,或是陷入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而无所不知。不过,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闲言现象也早已“自有公论”。只不过,认真讲来这公论没有找准这一现象的基础。以至于它本身多半也是一种闲言。海德格尔所进行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根基上澄清这一现象的可能性。在生存论分析的基础上,他指明闲言为一种奠基于平均领会的起封闭作用的话语形式。日常此在就是在这种话语形式中道出自己及其世界的。作为此在的展开状态,闲言在生存论意义上不是消极的,更不可能被彻底根除,这种无根基的话语只在下定决心的缄默中被揭露和收回。在此在分析的领域里,闲言现象的存在论意义源始地如其本身地被给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对形而上学的超越与复归构成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内容。他在批判与否定传统形而上学中,通过对“在”本身的追问,致力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并把对新的形而上学的建构与对人类现代生存状态的哲学追问和深切关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形而上学得以提升并向其本真状态复归。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把唯物史观划为"形而上学的颠倒"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终究未能揭示存在者的存在机制.本文认为,马克思揭示异化正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入手的,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一维中去了.通过对感性存在论的阐释,马克思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把私有财产状况下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呈现出来.现成性的"什么"于是转变为历史性的"怎么".这是对不思存在机制的形而上学的彻底"解构",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所谓"颠倒".因此,"形而上学的颠倒论"只能说是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这种误读是把马克思的"对象性存在"混同于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思维"了.  相似文献   

11.
哲学在近代发生了问题转换,对认识问题的探讨取代了哲学关怀的全面性意义,认识论本身包着矛盾,这一矛盾成为整个近代哲学,新康德主义直到胡塞尔现象学努力求解的目标,但近代哲学狭隘的认识论视野使认识问题成为难解之谜。哲学要克服认识的矛盾,必须从认识论中走出来,并以新的眼光来开拓哲学的视野,实现哲学的视野转换。海德格尔在存在取代认识论便是实现哲学视野转换的一种尝试,海德格尔以“在世”为主题的生存论开拓了不同于近代认识论的更加广阔的哲学视野,这一哲学视野的开拓对于哲学历史问题的解决和时代精神的表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精髓之所在。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方法创立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语言,以克服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形而上学语言观及其局限性。海德格尔对这种语言的追问采用的就是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提出了建立在“此在”分析基础上的生存论的真理观,对传统的真理观进行匡正,以寻回“存在”的真正意义,指出真理的本质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和“自由”。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17.
唐君毅儒学的存在之思包含了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观照,为二者在存在问题上的融通提供了直接参考。就存在领会先于存在者而言,海德格尔"存在论区分"的视域是唐君毅儒学所缺乏的。就存在问题不在在世生存之外而言,唐君毅儒学的人文主义的存在之思是不无深刻的。尽管如此,二者仍存在可融通处,即"生命存在"和"此在"观念的对应性,其契合表现在:一是在源始共在问题上表现为"心境感通"与"共同在世"的契合;二是在个体切身存在问题上表现为"人存在于自身"与超越沉沦走向本真能在的契合。当代哲学的存在之思应该着眼于当下的生存意欲,着眼于异质性的个体性存在的不断生成维度,来思"前主体性"的——作为相应奠基方式的"构成"样式之——"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18.
存在问题的提出是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端和逻辑起点,其内容包括重新提出存在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不同提法以及隐含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海德格尔独特的哲学运思。前期海德格尔侧重于对此在的现象学描述,而后期海德格尔则直接追问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降,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从存在的本体论意义出发探究了现代技术的根源和本质。在分析技术时代危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于责任理论的技术批判理论。之后他的学生约纳斯仍以“存在”为出发点明确提出责任命令的概念,肯定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尊严与价值,高扬一种以责任为中心的道德标准,其责任的对象包括自然界和未来人类,继承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把语言和人本体存在联系起来,确立了语言本体论。它突破了传统哲学的语言工具论,而把语言当作存在的建构性力量。海德格尔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用他的语言本体论给我们创设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王国。但建构性的语言仍然是运思和表达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始终是语言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