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贴标签”简单理解就是“扣帽子”。它与普通的评价不同,是指片面地、重复地以某种特质来形容一个人,或把人归于某个类别。“标签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更倾向于成为标签所框定的那种人。  相似文献   

2.
许婷  何海明 《物理教师》2009,30(7):25-26
我们只要稍加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总能够找到可以用来演示物理小实验的“宝贝”.如常见包装盒上的圆形磁性片,直径约10mm,厚度1mm左右.因为磁性极强,是做小实验的好材料.笔者设计了一组利用磁性片的系列实验,或用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维;或用来展示物理现象,给学生感性认识;或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熟语各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发现了不同于成语,惯用语,格言,警句,歇后语等语言现象的“俗”的一类,我们称之为“俗语”,从其它熟语类别的比较中确立了俗语的自身特点,从而在熟语中界定了俗语的概念和类别。  相似文献   

4.
毕然 《教学月刊》2010,(6):29-30
呈现能力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之一,它要求教师“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境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般是从感知、理解教材开始的。感知是指学生能够听清楚或把握所学语言材料的声音,或看清楚其书写形式;理解就是通过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明白听到的或看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英语空间性隐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耕 《天中学刊》2001,16(1):90-91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 ,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饰现象。然而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 ,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识活动。如“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树脚”等。这是最简单的隐喻。英语中的隐喻多种多样 ,本文依据修辞学及语言学的理论 ,通过对垂直性空间隐喻的实例分析 ,试图对空间性隐喻的特性作一番探讨。什么是空间性隐喻 ?空间性隐喻 ,是与空间方位(上下up—down ,里外in—out ,前后front—bac…  相似文献   

6.
朱潇潇 《考试周刊》2014,(47):18-19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环境下,汉语中出现了引人关注的“零翻译”现象。“零翻译”是语言发展的自然选择。本文从这一现象着手,分析“零翻译”的类别,并从文化的发展、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及媒体引导等方面,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朱晓蓓 《甘肃教育》2011,(23):71-71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文化也是人类社会的特殊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载体,如果说语言是外壳,那么文化就是蕴含其中的灵魂,因此语言最能够反映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就不能不揭示蕴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言表述中的“离心”现象,首先有几个需要界定的问题。第一,这里的“心”,特指文章中心或段落中心。第二,这里的“‘离心’现象”,跟审题失误,偏离题意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审题的偏差,是对题意理解错误,语流仍围着错误的中心转,而语言的“离心”表述是以观点正确为前提的。第三,语言的“离心”不是选材错误,而是在运用材料的表述过程中偏离中心。总之,本文探讨的语言“‘离心’现象”,只讨论审题、选材正确的文章语言表述中的“离心”问题。物理学上的离心现象,指由于惯性,或其他力的参与,使物体沿切线方向飞离。在文章学上,语言的“离…  相似文献   

11.
鲁诗语 《教学随笔》2016,(3):146-147
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专门用来表示“被害”“不如意”等意义,是日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然而,笔者认为汉语中例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近年来网络乃至报刊媒体中甚为流行的“新被字构式”可以与日语的这种所谓“受害被动”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日汉语的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有以下共同点:主语受到的影响并非直接的,且事件间有先行事件导致后发事件的因果关系;常用来表述对于位于句子主格的事物(通常为人)来说是被害或不悦的事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手法,通过对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的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新被字构式”能够与日语间接被动句进行一定的对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婴幼儿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研究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其中婴幼儿是否能够基于概念进行归纳推理是一个焦点问题。Mandler等人利用概括化模仿技术对婴儿的归纳推理进行了研究,发现:9-20个月的婴儿的归纳推理受到领域水平的概念类别所限制,是一个基于概念的过程;Gelman等人探讨了类别成员关系、语言标签、心理本质主义在幼儿的归纳推理中的作用,发现:2-4岁幼儿的归纳推理受基本水平的类别成员关系所限制,也是一个基于概念的过程。二者的分歧可以用语言的作用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情报检索是当代社会人们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语言保证”作用是情报检索“桥梁”效应的基本条件。而情报语言,情报标识和检索技术则是情报检索“语言保证”作用的三大建构要素。情报语言应创制与改造并举,使之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情报标识应尽量优化情报管理阶段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检索技术则应强化检索人员的情报意识,即通过开设公共课,开展用户培训等方法,普及情报知识,提高用户检索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学习古汉语判断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只研究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些特点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相比较,弄清它们的异同及其演变规律。所谓“判断句”,就是用来断定主语和谓语所指的事物是属于同一事物,或者用来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具有某种性质或属于某种类别的句子。古今判断句的含意都是这  相似文献   

15.
谐音与修辞     
“要向前看,不要向钱着。”“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百姓百姓,一百样信。”这些群众中口头流行的话说来琅琅上口,诙谐幽默,究其原因,是谐音产生的表达效果。其中“前”与“钱”、“部”与“步”、“姓”与“信”构成谐音。谐音即指字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现象,也指同形同音的字和词的异义现象。谐音是一种很活跃的语言现象,其应用很广,不仅运用于语言文字中,就是一些事物乃至社会生活习俗也与其有关。先从民俗来看,谐音常被用来委婉曲折地表达祈求赐福的愿望,比如有些地方送结婚礼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用来交际的工具,笔者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选择可理解的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并将材料加工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课内外通过完成语言交际任务,来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7.
分析虚词,较难完全依据字形,关键要借助于语音。本文试将“声近义通”之训诂学传统方法运用于主要体现语法功能的虚词的研究上,对有通用现象的一组字,进行包括声纽和韵部在内的语音上的全面考察。针对目前存在的“声近义通”研究中的重韵轻声现象,本文指出,在声纽和韵部皆可或同或近或转的前提下,在有实际语言材料证实的基础上,始可判定虚词用法的“声近义通”。  相似文献   

18.
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增加渔民收入,这是水产品标签的功能所在。我国的水产品标签依据其法律性质可分为地理标志、生态标签、强制标识三类。为了更好地发挥水产品标签的功能,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水产品标签的法制:应明确登记的地理标志优先原则并允许例外情况,建立渔业领域的生态标签认证的促进及奖励机制;建立国家级水产品强制标识取代省级标识。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的“省略”(ellipsis)是一种习惯用法。“省略”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句子中虽然省略了某些成分或某些词,但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二是虽省略了某成分或词,读者仍能够将其添补出来。对“省略”,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使用“省略”的目的,是为了省去可用可不用的成分或词,使语言更加精炼。  相似文献   

20.
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一般每篇可选 3~ 8个 ,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 :”或“ [关键词 ]”作为标识 ;英文关键词前以“keywords:”作为标识。示例 :关键词 :《左传》 ;语言艺术 ;修辞 ;交际语言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知识简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