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于1939年4月在延安复刊,是青委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边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面貌的现实条件,以及党对青年工作的重视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该刊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关注青年需求,对当下办好青年刊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苏久青 《传媒》2023,(10):83-86
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绝境求生存的伟大胜利。在组织和动员大生产运动的诸多信息传播载体中,《解放日报》因其党报的特殊地位发挥了强劲的宣传影响力。通过“劳模文化”的传播,《解放日报》宣传阐释了党的方针政策,唤起了边区人民以主人翁意识“学劳模”“赛劳模”积极投身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杂志于1923年10月在上海创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该刊在中国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中国青年》命运坎坷,它三度被迫停刊,又三度复刊。黄浦江畔《中国青年》呱呱坠地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4.
一个优良的传统结合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斗争,结合青年工作和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对青年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进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这是《中国青年》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中国青年》编辑部,一直是把结合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斗争对青年进行教育,作为宣传工作中的头等重要的问题来抓的。《中国青年》一定时期的宣传主题,每期的宣传中心,许多都是围绕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斗争,结合青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比如解放初期的民主改革阶段,《中国青年》就曾经围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  相似文献   

5.
一我们党所领导的报纸,以及各种新闻工具,向广大群众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本是自己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也是我们与资产阶级新闻工具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报纸的党性所在。我们的报刊历来也有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传统。从《新青年》、《湘江评论》,到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无不是以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为主要内容,以此影响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毛泽东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历史前进了,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比过去民主革命时期当然更需要有共产主义去指导。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毕耕  马岚 《中国出版》2015,(3):60-62
《中国农民》是19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理论性刊物,主要用于宣传革命思想、提供政策指导和交流工作信息,被称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指路灯"。该刊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农民问题和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历史的重要文献,至今仍然具有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百年中国协商史话》,李红梅 著,中国文史出版社本书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与各界人士广泛交往、协调合作、协商共济、共成大业的珍贵史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式协商的历史与现实,彰显了协商民主“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延安好作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性锻造中百炼成钢?》,王纪刚 著,人民出版社本书描绘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百炼成钢的生动画卷,深刻揭示了作风建党、作风强党、作风兴党的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为应对高文盲率导致的传播困境,在中共中央文艺政策的支持下,漫画界文艺工作者奔赴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延安,新闻漫画作为重要的宣传喉舌由此发展起来,并迅速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新中华报》出版的380期上共刊登漫画227幅,这些漫画主要以“民族”“人民”“劳动”和“学习”为关键词建构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通俗化、极具评议性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从而起到了促进抗战动员、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随着革命话语向改革话语的转型,媒体使用漫画建构改革话语时应更加重视真实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通俗化和评议性相统一以及艺术性与多元化相配合,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  相似文献   

9.
鲁迅创办的《译文》是中国最早专事外国文学译介的期刊,几番停刊、复刊,更名《世界文学》之后,坚持办刊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不同办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十七年”时期与“新时期”, 《译文》与《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译介选材均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不同历史语境规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解放日报》是我党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报纸之一。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解放日报》的改版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志,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党的组织和建设工作。本文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改版前后的内容比较,探讨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价值诉求,并提出几点对于现如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党的宣传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创了“全党办报”和“全民办报”的宣传模式,为党的宣传思想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导舆论的政治动员作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犁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共产党人主编的革命刊物,不仅对宣传革命思想和指导农民运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研究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历史和近代农民问题的重要文献,具有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内外的一些出版物对《中国青年》杂志1978年复刊的情形多有披露,或道听途说,或捕风捉影,令人难窥全貌。为真实反映《中国青年》当年复刊的真实情况,该刊第9期刊发了《20年前的一次交锋》,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详细披露。《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4.
《出版广角》2022,(15):94-95
<正>《百年大党面对面》出版社: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遵循,梳理出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13个重大问题。全书秉承通俗理论读物一贯特点和风格,在理论阐释、问题意识、新闻视角、文学语言上下足功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学习党的历史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读物。  相似文献   

15.
陆定一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定一同志长期从事和领导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文化教育工作和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早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还是上海南洋大学学生的时候,就创办过《血潮日刊》,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1926年秋他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工作,创办过《中国青年》《列宁青年》。进人中央苏区后,主编过《斗争》杂志。1985年长征途中,他继邓小平之后主编了《红星报》。1942—1945年期间,他担任延安《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解放日报》出色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1945年起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他长期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主管宣传口的工作。在报刊工作的实践中,写下了大量的政论和通讯。他是我国新闻界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和很有影响的前辈、领导。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来自延安的红色电波,曾给亿万人民群众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了鼓舞人民、组织群众、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同样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人民  相似文献   

17.
延安曾经是革命的圣地。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延安属于“老少边”贫困地区。近年来,延安与沿海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搞好改革开放宣传?延安日报社委会认为,一定要结合延安的实际,通过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大大加快延安改革开放的步伐。那么延安的实际是怎样的呢?一方面,它是革命圣地,有优良的革命传  相似文献   

18.
延安曾经是革命的圣地。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延安属于“老少边”贫困地区。近年来,延安与沿海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搞好改革开放宣传?延安日报社委会认为,一定耍结合延安的实际,通过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大大加快延安改革开放的步伐。那么延安的实际是怎样的呢?一方面,它是革命圣地,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但另一方面,延安经  相似文献   

19.
唐燕  舒竞 《新闻知识》2023,(6):33-39+94
《青年呼声》是《新中华报》的常设副刊,也是全面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青年的唯一“喉舌”。为了顺应抗战形势新变化,配合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打破青年宣传舆论“真空”,《青年呼声》应运而生,并在宣传动员的内容主题、编辑策略、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广泛动员边区青年乃至全国青年投身革命、积极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了党的青年宣传工作的另一个面相,对当前党的青年宣传工作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毛泽东办刊思想初探王新民自1937年至1940年,在物质条件极端匾乏的情况下,延安陆续创办了《解放》周刊(后改为半月刊)、《八路军军政杂志)}、《共产党人》、《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等几十种期刊。延安时期,革命期刊之所以能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