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记者,笔者在平时的新闻采访工作中,经常运用同期声。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好同期声,能使报道的新闻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可信,但如果运用不好同期声,就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本文拟探讨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运用同期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怎样采制好及运用好同期声问题。  相似文献   

2.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伙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运用同期声渲染气氛,烘托新闻的主题,是一种常用的手法,笔者认为,同期声运用适当得体,能使整条新闻更具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电视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新闻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发挥着极大作用。重点分析了电视同期声运用产生的效果及运用同期声应注意的事项,并立足实际提出了有效运用电视同期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殷伟琪 《视听纵横》2004,(6):116-116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运用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电视新闻同期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功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胡怡 《声屏世界》2005,(2):46-46
就电视新闻而言.同期声的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同期声运用恰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就会显得“画蛇添足”。那么,怎么用好同期声,创作新闻佳作呢?  相似文献   

7.
孙鸿翔 《视听界》2005,(1):87-88
纪实之风在电视界盛行以来,同期声也得到了电视从业的青睐与重视。那种排斥同期声,“贴段音乐播到底”、“声画两张皮”的旧的节目样式,已经过时了。但是,当你稍微留心一下荧屏,不难发现有许多电视专题片里的同期声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那么,怎样运用同期声才会给专题片增光添彩呢?  相似文献   

8.
叶洁琼 《新闻窗》2013,(2):47-47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而存在的声音,通常有两种,一是记者或主持人的现场解说,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谈话交流;二是录制画面时录下的效果声。一则成功的电视新闻往往是画面、解说词、同期声融为一体,同期声不是画面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电视新闻的点睛之笔。如何合理运用同期声,让其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是当前新闻记者实践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电视同期声的运用能够有效突出节目主题,衬托现场气氛;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同期声的运用能够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促进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感。本文主要从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入手进行探讨,进而帮助电视工作者强化对同期声运用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洪 《记者摇篮》2004,(11):37-37
融声画于一体,将画面、解说二维平面的新闻传播模式。转变为画面、解说、同期声三维立体的传播模式。这既是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地位,也是它的总体作用。对电视新闻来说。同期声的运用,不仅是信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它可以叙述新闻事实,介绍新闻背景,增加新闻现场感.表达抽象的人生哲理。因此,同期声直接构成了新闻事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青睐呢?笔者认为,除了主题鲜明重大外, 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分析, 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本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但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新闻事件的核心事实周围总是存在着有色有形的新闻环  相似文献   

12.
曾小洪 《声屏世界》2004,(12):48-48
同期声运用得好,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得不好,不但不能增强新闻现场感,甚至会产生破坏主题、画蛇添足的负面效应。目前记者在运用同期声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把同期声拍摄当作“顺手人情”。有些记者在采访时,本来采访的素材已足够了,生怕冷落了人家,就说:“某某领导,您也说上几句吧!”于是这位“领导”就对事件来个离题万里.不着边际的“深刻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电视同期声采访的运用包括两方面含义,即用同期声反映什么内容和同期声的使用位置。前者,同期声应该表达关键信息、体现主题、反映人物心声。后者,同期声可以放在新闻开头、中间、结尾,以体现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同期声是指在电视新闻拍摄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效果声等。不同同期声的交互运用可使节目节奏富有变化,对观众造成视听感受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5.
谈电视同期声的剪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是电视听觉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电视节目传达信息、表述事实、提炼观点的主要元素。在现代电视片中,同期声运用相当广泛,甚至在一些节目里它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字解说。  相似文献   

16.
地方台新闻采访中同期声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电视台的很多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不善于运用同期声,报道平铺直叙,画面配解说.殊不知,善于运用同期声,合理运用同期声,会使所采写的新闻更加生动.主题更加突出,受众更容易接受,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视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5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1050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效果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9.
同期声可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感染力、现场感,因此它被广泛运用在广播电视新闻稿件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应该把握"多采同期录音;选用准确、生动、形象的同期声;布局要合理,长度要适宜"等几项原则,从而起到为稿件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电视视听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电视节目传递信息、表述事实、提炼观点的重要手段,与电视新闻的画面、解说等元素一起承担着传播功能.妥当运用同期声会使新闻增色添彩,否则,容易造成拖沓累赘之感.如何运用同期声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增强报道的生动性?这类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电视新闻运用同期声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同期声,也叫现场声,是指与现场画面同步发生的声音,包括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响效果等.电视新闻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体现电视新闻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