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教语文很好玩的心境,往往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教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的,体现在从备课开始到上课结束的各个环节,包括:研读文本,由百思不解到豁然开朗的暗自惊喜;设计问题,由无所措手到纲举目张的自鸣得意;应对提问,由猝不及防到游刃有余的踌躇满志;讨论问题,由精彩纷呈到殊途同归的由衷赞叹;老文新教,由驾轻就熟到另辟蹊径的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2.
我一向认为,教学方法,难拘一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执法各异,殊途同归。但是,有一条原则也许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教”的动机必和“学”的效果相统一,教法的善拙应以学生学习效果的优次为检验标准。因此,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应该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注重教学生读书之法,让学生会读、悟得、致用。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生学”的初步尝试,似觉略见成效,兹不惮粗陋,试以《海燕》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如次。《海燕》一文,我用两教时授完。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及注释,划出生字难词,并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大学校长的演讲蹿红网络,演讲之中,许多网络流行语“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等尽在其中。大学生们大呼“根叔!根报!”,网友也纷纷跟帖,一时间,热闹异常。然而,质疑不满之声也随即而来:内容贫乏,不知所云,充满了插科打诨,靠大量网络切口引起学生哄笑,只是一个流行词杂拌。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生“会听” 教学生会听提示语。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提示语”,诸如“请同学们注意”、“注意”、“一方面”、“另一方面”、“问题的关键是”、“还有”之类,这些提示语是在告诉学生,后面的讲述内容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应专心理解。有经验的教者,在使用提示语之后,有意地停顿一会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教者还要用眼神去敦促中差生马上把精力集力集中起来,然后才讲述下去。这是暗示性的“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注意”的好习惯,就能“会听”起来。对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把“教学生会学”;当作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来对待,坚持有要求、有落实,天长日久,我们的教学便会自觉摆脱传授知识的局限,向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转化。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愿学,甚至厌学,那就无法教学生“学会”,也就更谈不上“会学”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其次,是融洽师生感情。我们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五柳先生传》是作者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所写的一篇自传,于是对文中的五柳先生也就交口称赞。但在一次教学中,一名学生却突然说不喜欢五柳先生,而且有根有据,第一,整篇文章充斥了写作者一种自视清高的态度。第二,五柳先生作为读书人,生活却过得穷困潦倒,岂不成了宣扬“知识无用论”的活生生的教材?第三,“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会给自己及家里带来多大危害和苦恼。第四,作为一个中年人,五柳先生应该像《散步》中的“我”一样,肩挑四方,勇于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但是他只顾自己,完全不顾别人,是一个自私的人。听了这位学…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时。一些教师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恰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自学已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  相似文献   

8.
裴志平 《湖南教育》2005,(24):19-19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就要明白语言“表”的什么“情”,“达”的什么“意”。“情”不知,“意”不明,便不能很好理解和运用这个工具。要讲出“情意”,当然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教学情感。  相似文献   

9.
10.
在语文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和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大语文的教学观。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呈现新的活力,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教学语文时一定要讲究"活"字。"活"即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学的过程要鲜活,还包括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把更多的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再"满堂灌",打破僵化的语文教学,让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源头活水,还语文教学生动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社版),已在我市经过了三年多的实验和试用。广大地理教师普遍认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与原用统编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它更适合学生自学,甚至可以说它是“自学的教材”,或者说它既是“教材”,也是“学材”。  相似文献   

12.
<正>通常有人对语文教学有误区,认为语文课程是死的,只要学生肯读肯背就行了,很多家长这样说,不少教师也这样讲,我却无法苟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的理解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在活字上下功夫。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培养兴趣,激发乐学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兴趣是学习的良师,是潜在的学习动力。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课文,怎样设计教学主线?这是当前许多年轻教师觉得困惑的一个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说一些看法。教学主线设计是语文教学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观,就会设计什么样的教学主线。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教学中教师既要掌握“定规”“定法”,又要活用“定规”“定法”,并用阅读将两者联系起来 ,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中的“接受”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接受”,“传授”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传授”,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精讲的‘精’,是质量概念,不是数量概念。精讲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白话文才产生的。……当老师应当会‘言传’,就是说给学生一点启发,让他们体味得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漫谈语文教学中的“读”阜阳市六里小学袁如夫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在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思想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读”的综合运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透彻了解、认真掌握并灵活运用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来,自己多半是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的课业负担往往过重。而运用语文的基本技能却提高不快。从上学期起,我在学校领导教育和帮助下,加强了主席著作和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开始注意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读写能力差,这与教学要求不明确、主观主义有很大关系。进行语文教学,过去自己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讲深讲透”,丢掉语文课特点,不问学生实际,拼命在讲上做文章,在“深透”上下工夫,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找来的参考资料都毫不吝惜地讲给学生,什么写作特点、文章体裁、语法修辞……样样齐备。加强“双基”教学时,只注重知识的硬塞,不注意在课内培养技能。一课书,讲四节课还不够,还要找自修来补课;把加强基本训练理解为课外多做练习,向学生加码。  相似文献   

18.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俾善于读,则居功至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确评价。新《大纲》中也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邵月芳 《学子》2012,(5):32-33
批判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都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如何让数学课上得精彩,学生学得出彩,无疑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变的追求。时代的变迁,充斥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和灵活驾驭。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体会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其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语文教师不但要数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但要研究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