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是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象及传播过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金钥匙。本文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模式,从全局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的一般特征和规律,为各种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提供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主观认同和心理接受的程度。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信息接受的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环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的方式,真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以期获得其内心真正的认同和有效地接受。  相似文献   

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传播效果理论为基础,回顾了传播效果研究的认识历程,在此基础上从强化教育者的传播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教育主导作用;借鉴信息学研究理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深化传播受众认识,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三个层面探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积极运用微传播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江苏某一高职院校为例,对415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效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传播意识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信息不引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息的质量,充分调动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加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都需要非正式制度的引导和指导。发挥非正式制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正武制度的建设途径。注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联结转化、搭建非正式制度的公共媒体传播平台、培育积极的非正式制度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正式制度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着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是文化的选定、传播、融合与创新过程.文化对人专业技能、科学知识、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的影响,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互为载体,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传播信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过程,正确认识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开发此类信息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上受人瞩目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研究,总统和大片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前者是通过在影片中塑造人物形象传播思想内容,后者则是以电影这种大众传媒为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通过对美国电影中的总统形象的分析与研究,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信息化能够拓展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的领域之一,议程设置理论重点在于大众传播对公众感觉的影响。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新兴的话题,意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受众意识形态的目的。议程设置和课程思政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传播实效,议程设置作为一种传播效果理论应用于高校课程思想中,能够为课程思政提供传播技巧上的指导,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存在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可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补充,使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丰富、更完善,效果更加理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既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倾向,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符号权力,具有灌输意识形态、再生产社会秩序的功能。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再生产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双语教学立足于人的语言存在方式,是全球化时代抵御英语符号权力渗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内涵丰富,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有五个方面的特征: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和渐进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和多样性、教育效果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所运用到信息量极为庞大,且传播极为迅速。在这一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遭遇很多未知的情况,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效果。笔者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给予探究,并根据现实情况编制部分对策,希望能够给新背景下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体制给予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一种常规教学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校企合作的薄弱环节,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亦没有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缺乏系统性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为此,需要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促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载体,肩负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担。本文从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校园媒体入手,通过研究其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分析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的现状,寻找出当今社会高校校园媒体青年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找出与之对应的解决对策,致力于当今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建设,使其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力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从完善自身素养、实现自身职能和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三个方面提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力。  相似文献   

18.
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教育的主要话题,也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框架下,开展挫折教育具有学理性和可行性,可以说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培养目标指向、教育功能目标、环境影响和教育本质属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同一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潜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成为当前最具有革命性的科技成果之一,它以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政治与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发挥凝聚与导向的功能,同时它也承载着文化育人的功能。文化自觉深刻体现人们对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与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密切联系,文化自觉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向度,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促进、互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