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一年级体育普修课是学生由中学体育教育转入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它在整个大学期间的体育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对一年级新生进行的五项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测试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大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水平普遍比其它年级的学生低,体力情况也较差。分析其原因有二个:一是高中阶段的身体素质差,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一些中学的领导,教师只重视文化课成绩乎视体育教学,体育课流于形式。二是对大学的课时制度不适应,中学的体育课45分钟,而大学的体育课90分钟,相对来讲运动量也就加大了,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要经过两个特殊的转变时期,即从中学升入大学和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这两个不稳定过程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个过渡。在这两个过渡阶段内,都存在着如何适应的问题。现就我们系开设工程教育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情况,谈谈帮助学生实现第一个过渡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农村大学新生尽快适应高校生活是一个普遍问题。农村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引起我们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模式单一等问题。农村中学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为高校输送合格的生源。  相似文献   

4.
双轨制教育:德国的大学,向来有“精英机构”的美誉.德国的教育从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直至高等教育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什,把全体受教育对象向两个方向分流,称为双轨制教育(dualen Bildungssystem):一轨是学术性道路,小学——定向阶段——文理中学——大学;另一轨是非学术性道路,即技术实践道路,即小学——定向阶段——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徒工培训或职业学校——职业学院或进修.德国对6至18岁的成员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小学4年毕业,5、6年级这两年称为定向阶段,包含在中学阶段,7年级学生就向两轨分流了.一部分人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有人译作完全中学)上完13年级,取得高中毕业证,就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文理中学11、12、13年级是高中,也就是大学预科.德国没有大学考试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的大学结构为宝塔型,上边是一部分学术气氛浓、师资雄厚、设备先进的好大学,中间是一批普通大学,基础是一批职业大学(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美国是小学四年级、八年级、十二年级,都是义务教育。美国教育渗透着美国人的实用精神,全美大中学校都特别注重直接为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依照我们中国人的理解,大学就是大学,但在美国却不尽然,虽然校名只能是个“培训班”,一些公立中学,实际上是职业学校。比如,旧金山林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前者只有几百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而且80%是在职的工程师,而后者则是…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列主题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绥化市第九中学吴春明袁英班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多年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发挥了主题班会的作用,而且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形成了一个系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1997年,我们四个年级...  相似文献   

7.
<正> 刚离中学,跨入高等学府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思想、管理的重大转折,和以前的学习阶段相比,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个需要尽快适应的“过渡期”。而大学一年级在整个大学和大学后阶段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阶段。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第一个过渡”,如何搞好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针对这一特点,我校在新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下,对一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应然条件下,随着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学生在由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根据和谐教育构建的需要,我们从教育理念、学制建设、学习兴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等角度论证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留给高等学校教育研究者很多思考。尤其是在大学英语一年级教学过程中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缺失比较明显。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搞好中学英语学习和大学英语学习上的互相衔接,帮助学生逾越学习障碍,克服畏惧的情绪,在大学一年级阶段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我校历届入学的新生观察,不少女学生在上大学后怕上体育课和不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八二至八三年度我担任了二年级女生班的体育课教学工作,对这个问题有所接触,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点原因:一,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特别是有少数学校,高中三年级不开体育课,这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体育搞不搞反正不影响自己的升学,从而产生轻视体育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年级新生由中学来到大学在开始一段时间里,普遍感到不适应,有的甚至很不适应,并由此影响学习情绪和学习成绩。这个不适应的过程,人们常称之为“第一个过渡”。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搞好“第一个过渡”,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中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笔者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一、理想和使命教育是根本由中学到大学,要攀越一个较大的坡  相似文献   

12.
一 实验课题的提出 1984年人民日报报导了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大学少年班并取得成功的情况。不久,清华等十几所院校也建立大学少年班。 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们从教育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了三个问题: (一)考取大学少年班的学生,由于缺乏系统正规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难免出现一些缺欠(如知识不系统、集体意识差,动手能力差等),这会给上大学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新生转折期的思想状况思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新生转折期的思想状况思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张伟大学新生是中学里各方面表现较好、层次较高的学生,研究该层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问题,从反馈中对中学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整体思考,对进一步做好中学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生进入大学,是...  相似文献   

14.
孟颖 《同学》2004,(11)
Junior:指大学三年级或中学十一年级(约高二)的学生。K-12:Kindergarden to twlevthgrade;幼稚园到十二年级(约等于我们的高三)。Liberal arts courses:由人文、艺术、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中选出的一些基本课程,作为根本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的养成——陈美兰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学教育是以中学教育的成果为基础的。当我问到一些大学新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中文系时 ,居然有不少人回答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学的语文课没意思 ,所以不愿意学中文。这种想法挺让人悲哀的。而这也正说明了我们现存的中学语文教育体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您能就此谈谈您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的总体看法吗 ?陈 :实事求是地说 ,我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基本情况的了解非常有限 ,所以只能谈一点个人的感受而已。首先 ,我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 ,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训练和培养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我们青海师范专科学校中学教育研究室于1987年对我省海西、海南、黄南、海东和西宁等地的12所中学、31个教学班的1866名初中学生(其中初一年级学生327人,初二年级787人,初三年级752人)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无记名笔答形式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的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其中一些主要数据的基础上写成的。由于我们的调查工作是在人员少,时间仓促和缺乏经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尽管美国的高中学制因州而易,有三年、四年甚至五年不等。但高校入学申请时考察的中学受教育情况。则是学生9-12年级的成绩和表现。因此,若从我们对高中教育的一般理解来看,关国高巾可以视作四年制。而第四年,一般学生主要是准备申请大学和等待大学入学通知.真正的高中学习生活,实际上只有三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抓教育不行”,而且要“从小学抓起”。小学的教育质量,决定中学、大学的教育质量,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四化的建设。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却是重中学而轻小学,小学中的起始年级更被忽视。这种做法,造成小学教育质量低,毕业的学生很难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小学教育质量低的最明显的表现,是毕业生中的合格率低。我们曾向部分中学调查1984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现将材料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基础。做好大学思想教育工作与中学的衔接,是打好这个基础的切实保证。由中学生到大学生其思想状况的转变有个过渡阶段。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过渡阶段加长了。因此大学教育要借鉴中学教育的某些方法,同时对中学教育的不足作以补充。本文仅从政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教师的角度,探讨有关大学思想教育工作中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阶段的处理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作为一个国家直属重点大学毕业生,在九年的工作磨炼后,对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从一个学生角度来看有一些不足之处。1.与大学前、后教育脱节。学生在中学时,在家父母照顾衣食住行,在学校老师耳提面命,手把手地教育,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缺乏自觉意识和责任感。到了大学、住校独立生活;无固定教室;一个年级四、五个班上个辅导员;除了上课,见不着老师,没有人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约束,被管惯了的学生面对这“大撒把”,难免迷失方向:没有进取的目标。放松学习,放纵自己,浪费大好的学习时机和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