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总则,精选外国高校在设计方面的范例,说明以学习产出为主线的专业培养计划的基本内容;提出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知识、能力、人格教育的新型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专业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专业监控的总则、监控的目的和任务、监控的内容和程序,以及监控报告等;精选外国高校在专业监控方面的范例,供国内高校质量保证工作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专业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国外高等学校和外部质量保证机构在专业评估方面的理念、原则和做法,论述专业评估的目的、意义、内容、过程等,供国内高校和质量保证机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人数的激增,使人才培养数量的问题退居其次,而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应采取何种方法和途径去推动实施素质教育 ,仍然是一个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学生干部的关系入手 ,提出了以学生干部素质的提高带动学生群体素质提高的思路 ,并对提高学生干部素质应注意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被看成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过程。该教学活动所培养的学生素质主要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个性思想品德,这三种素质是21世纪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同时,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因素比较丰富而全面的教学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进行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十分必要,又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能够充分体现现代英语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吴更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25-27
智力技能是借助言语,在大脑内部以一定程序组织起来,并顺利完成某种认知活动的复杂的智力动作系统.它不像弹钢琴、电脑输入那样需要肢体动作系统的高度有序化(娴熟),而是清晰的关于操作使用的思路(智力动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根据我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从而根据专业特点整合各种资源,创造不同的平台,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和素质拓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同样承载着职业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成功的高职教育应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举.在高职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调整专业设置 修订培养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所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专业设置的调整,是学校不断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过程。在本科专业“通用性”日渐增强的今天,必须对学校专业的总体设置框架、对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位,才能在“通用”前提下办出特色,才能赢得人才市场。一、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我校的专业调整工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1.院系调整和专业调整。自1993年起,学校认真考察、分析了学科专业的现状,做出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组建学院的重…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ngagement theory of program quality ( Haworth & Conrad, 1997 ), which highlights positi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hat result from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in program evaluation within master's‐level graduate programs. A total of 481 master's‐level counseling students and 63 faculty members, representing 68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Counseling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Programs (CACREP)–accredited counselor education program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Findings reveal that engagement theory is a potentially useful quality assessment resource for CACREP‐accredited programs in their efforts at enhancing and sustaining program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是美国高等教育评价由关注资源输入到全面注重受教育者学习结果的一次转变。它侧重评价学生学习后所获得的各方面知识、能力和品质。该评价成为一场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培养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政府问责的加强以及认证组织的推动。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实施在政府、高校以及专业、课堂等众多层面展开,并表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评价参与者广泛以及评价方法灵活多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Tatiana Melguizo Gema Zamarro Tatiana Velasco Fabio J. Sanchez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2017,10(2):424-448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mpirically test a number of theory-based models (i.e., fixed effects [FE], random effects [RE], and aggregated residuals [AR]) to measure the generic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degree attainment rates and early labor outcomes gained by students in different programs and institu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student selection into programs and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selection bias, and they provide suggestive evidence in favor of using FE models. Our findings also confirm our hypotheses that rankings of specific college-program combinations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and labor outcome measures considered. This finding emphasizes the need to use complementary indicators related to the mission of the specific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that are being ranked. Give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dels to different model specifications,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y should be used to make any high-stakes decis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y could, however, serve as part of a broader set of indicators to support programs and colleges as part of a formativ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造教育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学生创造教育与高等教育质量关系"的独特视角,围绕何谓高等教育质量的一般定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才能"让人民满意"、大学生创造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和贡献等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思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40-46
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分化为高低不同的层次,要有适合不同层次教育的质量标准,不能以精英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或某一种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全部高等教育。处于不同层次的、适合不同质量观和质量评价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教育目标不同,教育要求不同,在教育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甚至学生质量等方面,都不存在可比性。无论处于高等教育的哪一个层次,只要教学活动能体现其教育价值观,实现其教育目的,就是高水平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学和高质量的学生。当前我国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学生整体质量相对于精英阶段明显下降,而是要根据适合自己学生实际需求的质量观制定有别于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方宇通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1):62-6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服务逐渐被理论和实务界所接受,教育市场化观念在WTO框架下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文回顾近30多年来国外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以期给国内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
1980年代评估运动以来,随着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开展,学界对这一质量保障方式的理论研究也日益丰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相关概念的界定、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历史演进、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运行机制、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理念之争等四个方面。美国现有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研究的成果可谓卷帙浩繁,但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依旧在路上。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正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对改进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了一套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评价定量化。还对评价结果应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