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带学生去常州中华恐龙园游玩时,看到物美价廉的“恐龙蛋”,便给女儿、外甥各买了一只,临回时又看到了两个孩子向往已久的“打泡枪”,遗憾的是一问价挺贵的,身上的钱只够买一把,无奈就只买了一把。走近家门,看到两个活泼的孩子,挺为难的,怎么跟两个孩子交待呢?我先悄悄找来了6岁的外甥:“能能,阿姨碰到一件为难、后悔的事了,你听听,帮我想想怎么办,好吗?”听我这么尊重他,孩子来劲了,小手一拍胸脯,口出“狂”言:“没问题,阿姨,你说吧!”“是这样的,今天阿姨看见你和姐姐一直想要、能‘吹泡泡’的小手枪了,可是阿姨…  相似文献   

2.
等待的美丽     
最近,看到《山东教育》“创新教育百例”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让孩子把话说完》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口渴的妈妈本想让孩子把两个苹果分给自己一个.儿子却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感到失望的妈妈没有斥责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妈妈听后眼里充满了泪花。  相似文献   

3.
有个孩子与妈妈一起吃饭,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喜欢啃鱼骨头。”把鱼肉都让给孩子吃了。后来,孩子长大,妈妈老了。吃饭时,孩子说:“妈妈,你喜欢啃鱼骨头,就把鱼骨头给你吧。”这个已经忘记从何处看到的故事,却一直印在我  相似文献   

4.
看孩子打架     
一天到楼下散步时,我在小区里看见小明和小强因为抢皮球打起来了,两个三四岁的小家伙你一拳我一脚互不相让。在远一点儿的地方站着他们各自的爷爷,似乎在偷偷地看这两个孩子打架。果然,随着一声稚嫩的哭声,两位老人笑着走上前,“调解委员会”这才开始“工作”。我有些搞不懂,孩子打架时,这两位老人为什么要冷眼旁观呢?转天我又见到这两位老人,通过交谈方知,两位老人看孩子打架却很少介入,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想法:“男孩儿不打架,很难长得大。”老人认为,孩子打架,是一种“竞争”,是一种“锻炼”。后来,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国外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我有两个儿子,原来家庭幸福美满。我和丈夫曾编织过多彩的梦: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圆自己因“文革”而未能上大学的梦。可是正当我欣喜地看到两个儿子聪明活泼、健康成长时,丈夫却移情别恋,一下子把我们母子三人推入痛苦的深渊。望着一个5岁、一个2岁的儿子,我心如刀绞。孩子在有  相似文献   

6.
有两位年轻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宝贝,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  相似文献   

7.
带孩子散步时,孩子们看到易拉罐会好奇地冲上去当足球踢,当孩子们玩累了或者没兴趣了,易拉罐继续躺在地上休息,而无一人把它丢进废物箱;在教室里,孩子们看到地上的纸片,总是视而不见地从上面踩过去继续游戏。看到这些现象,我总是指挥孩子:“×××把易拉罐捡起来。”“××把废纸送入垃圾箱。”“×××不要随地扔果皮。”虽然孩子们照着做了,却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于是,我开展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比比谁的座位最干净。开始几天效果颇佳,再后来就有孩子告状:“老师,宸宸把纸踢到我的位子上。”当我问宸宸时,宸宸却说:“老师,那不是…  相似文献   

8.
纪彦 《教育艺术》2003,(9):16-17
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初中“副科”班主任。当我看到班级60多个孩子的名单时,我年轻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当我看到他们那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激动的心立即和他们融入到了一起。我依稀记得学生们第一次报到时我对他们说,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回今生的擦肩而过,今天我们有幸成为师生那是前生注定的多大的缘分啊!从此,我便把这60多个孩子看作是和我有着缘分相牵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散步时。孩子们看到易拉罐会当足球踢,没兴趣了,也无一人把它丢进垃圾箱;在教室里。孩子们看到地上的纸片,往往从上面踩过去继续游戏,无人理睬。看到这些现象。我总是指挥孩子。“XXX,把易拉罐捡掉”。“XX把废纸扔进垃圾箱”。虽然孩子们做了.但是并没有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开展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比比谁的座位最干净。开始几天效果颇佳,再后来就有孩子告状:“老师,辰辰把纸踢到我的位置上。”我去问辰辰。他却说:“老师,  相似文献   

10.
有两位年轻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宝贝.摔疼了吧?”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淡淡地说:“好孩子.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个孩子兴奋地跑来跟我说:“老师我的风筝放得好高、好高,线都放完了”。当我看到孩子手中所有的风筝线加起来也不足10米时,我应该“推波助澜”或“实话实说”?孩子向我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当我了解实情后,在他再次站到我面前时,我应该“暴风骤雨”还是“和风细雨”?透过办公室的窗,看见两个孩子正在推推搡搡,战争似乎即将爆发,这时我应该“及时出击”或“隔岸观火”?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正是这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建构了我们的教育。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不经意间,你我都已经做出了一次次的选择。不同的答案折射了不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高晶同学在她的日记中讲了一个故事——下午放学时她和同班几个同学推着自行车出校门,突然玉梅大叫起来:“我捡到钱了!”她们几个赶紧围了过去。看到玉梅只拣了一角钱时,同学们大失所望散开了。尽管玉梅提议明天早上交给老师,但很快遭到否决,因为孩子们认为六年级的大同学再做这种事别人会笑话的。结果,玉梅把这一角钱踢飞了。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沸沸扬扬的“一元钱事件”——李先生夫妇带着10岁的儿子在扬州万家福商城门前拾到一枚一元硬币,妈妈鼓励孩子把这枚硬币交给警察叔叔。孩子看到附近有“警察叔叔”在维持交通秩序,就把硬币放在他手…  相似文献   

14.
<正>家长困惑:晚饭后,晓晓和晗晗在玩搭房子游戏时,突然发生了争执:两个孩子用力地争抢一个圆形积木,最终晗晗把晓晓手里的积木一把抢了过来,并举起手往晓晓的脸上划了一条长长的红印……看到妈妈走过来,晗晗理直气壮地说:“哥哥抢了我的玩具!”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妈妈:“瞧你这手,多脏呀!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我的手像你这样脏?”女儿:“没有,妈妈。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两个农家的孩子在聊天,一个突然问:“你家的牛会抽烟吗?”“你疯啦?牛怎么会抽烟?”“哦,那么,也许是你家的牛棚着火了。”●母亲说:“今天能完成的事,不要留到明天。”儿子道:“好吧,把刚才的蛋糕给我,我今天都吃光了吧。”●“爸爸,你可以省钱了!”“省什么钱?孩子。”今年你不用再花钱给我买课本了,我已经留级了。”●父亲在游戏厅门前看到儿子,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学习,光会打游戏,我十回有九回都在这儿…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17.
游艺转盘     
盘漫画名言·想一想·手表的主人某天,一名警察在街上巡逻,忽然听到争吵声。他走过去,看到一个壮汉和一个瘦子正在争夺一只手表。警察将他们分开后,瘦子说:“警察先生,我回家时,他突然冲过来抢走我的手表。”壮汉反驳说:“你不要相信他的话,这只手表很贵,他根本买不起。手表是我的。”警察看一看衣着陈旧的瘦子,然后再拿手表看一看。警察把手表交给瘦子,然后将壮汉拘捕。好奇提问:“警察是怎么知道手表是瘦子的?”·笑一笑·金子和铜有个成年人,看到一个孩子在玩一枚金币,就想把它骗到手。他走近孩子,给孩子看几个铜币,说:“你把你的这个给…  相似文献   

18.
刚看到漫画题目时,我不禁“扑哧儿”一乐——蛙母刺字?哈哈,太可笑了,我只听说过“岳母刺字”,难道蛙母也要像岳母一样,在孩子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吗?可仔细看过后,我笑不出来了。画面上,有两只青蛙,青蛙孩子背对着青蛙母亲,一脸的悲伤与无助。再看青蛙母亲,她费力喘着,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2005,(3):26-26
一个朋友到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的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去看一看,可能家家都是如此。朋友介绍说,每学年结束时参加家长会,总看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状,空手而归的寥寥无几。“老师评奖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是为了表彰某几个人,而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次网球课上,当我跑去捡飞出场外的网球时,发现两个三四岁的孩子争着往落球的地方跑去。男孩子抢先一步赶到抓起球,一脸得意的样子。女孩子则大喊“:球是我的!”并上前去抢男孩子手中的球。男孩子将球护在怀里,把女孩子推倒在地上。女孩子边哭边喊:“球是我先看到的,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