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宾四(穆)先生早年著《清儒学案》,因稿沉长江而失传,所幸有《清儒学案序目》将其大要先期刊出,因此,原稿虽失,精义尚存。研读《清儒学案序目》可知,钱先生以为,以学案体记清儒学术,有唐镜海(鉴)、徐菊人(世昌)二家在先,但一嫌陋狭,一嫌泛滥,均无法与《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相提并论。清代学术有两个特点最宜注意。第一,“理学本包孕经学为再生”,清代并非“理学之衰世”。第二,清代理学“无主峰可指,难寻其脉络筋节”。故仍主张用学案体。他的《清儒学案》即围绕64位案主,分四阶段述一代理学之演进。第一阶段晚明诸遗老之精深笃实,远迈宋明;第二阶段顺康雍时理学成为压束社会之利器;第三阶段乾嘉诸儒沉浸经籍,“理学本包孕经学为再生”,与晚明诸遗老异曲同工;第四阶段为晚清70年,道成同光四朝,理学俨若复兴,然而,倏尔之间便成陈迹,其成就尚不及顺康雍时期,问题之症结乃在不能因应世变,转而益进。  相似文献   

2.
《訄书·清儒》是章太炎对于清代学术史的全面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清儒》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奠基地位、古文经学与太炎对清代学术精神的总结、太炎对清代学术的思想突破,以及从《訄书》到《检论》的学术发展四个角度,可以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展现太炎对清代学术的历史总结与思想突破。具体而言,《清儒》在学术史的分期、脉络、派别、视角、体例等方面奠定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框架。《清儒》将清代学术精神总结为"求是观化",深刻把握了清代学术的总体特点,体现出章太炎立足清代学术,建立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化的思想追求。在这一点上,清代学术对于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具有本质意义。在《检论》中,太炎进一步修订增删《清儒》,体现出学术史研究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代小学家在“假借”问题上有很多争议,众说纷纭。江声同意许慎的说法,段玉裁和朱骏声则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反映出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侧面不同,都有一定的道理。到了晚清.章太炎先生对“假借”问题的争议进行了研究,从现代语言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说明了汉语词汇和文字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这一问题的争论给予总结。  相似文献   

4.
晋代杜预所作的《春秋经传集解》 (后人简称之为“杜解”或“杜注”) ,是现存唯一完整的《左传》古注。清代学者们从义理和考证两个方面对《左传》杜注进行了臧否 ,其作品数量之多、涉及方面之广与考语分量之重 ,都超过了前代。清儒对于杜注既有所舍又有所取 ,在取舍中把注释《左传》的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尽管他们对杜注的某些批评今天已经被证伪。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清儒不仅是杜注的批评者 ,而且是杜注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总之 ,在清儒的臧否中 ,《左传》杜注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显示了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不可动摇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5.
由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记录的《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是了解章太炎早年国学讲学的重要资料。从新近刊布的钱玄同和朱希祖日记及《笔记》相关史料来看,章太炎的两次《说文》课程,分别以大成中学、民报社为主要授课地点,在时间和地点上始终错开,第二次课程约结束于1909年3月。就笔记而言,朱希祖的笔记是三次不同授课的课堂记录,钱玄同的两套笔记则均据第一次讲课,并作了整理、校勘。"钱一"的整理来源,是朱宗莱汇录后的五人笔记,"钱二"则直接据朱希祖第一次笔记整理。还原章太炎国学讲课的史实、梳理笔记的源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章太炎早年的国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著有学术价值巨大的《尚书》研究著作和文章。他的著述大多在当时就被整理出版,并刊载在各期刊上。其中,《太炎先生尚书说》为诸祖耿整理章太炎治《尚书》的文献汇编,《古文尚书拾遗定本》是章太炎探究《尚书》的代表性著作。章太炎《尚书》研究,在论述《尚书序》、解《尚书》和探析《尚书》学术史等方面做出超越前人的贡献。总结和梳理其治《尚书》的成果,既有助于我们寻绎其《尚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晚年的经学思想,又能推进中国《尚书》学和对中国经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余艳红 《政治思想史》2015,(1):23-37,197,198
章太炎的《齐物论释》通过以佛证庄的方式,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平等的新世界,一个彻底消灭了文野之偏、是非之见、物我之殊、有无之分、善恶之异的世界,这是章太炎的乌托邦,一个反抗西方现代性,并试图与之进行对话,一争高下的新乌托邦。它具有前现代的思想资源,因解构现代性而兴起,却又因现代性的强势而流露出后现代性的虚无与无奈。诠释这部"可谓一字千金"、"千六百年来未有等匹"的经典,对于理解章太炎以及清季民初中国的思想世界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深刻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全集》出版十余年来,学界幸飨。近来偶得太炎《全集》佚文《桂之华轩诗文序》,此文价值有:一是可以看出太炎对清代文坛的一些评介;二是可以纠正《清史稿》记载上的一些错误与不当之处。本文作者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简称“笔记”)是一部珍贵的学术资料.笔者依据章太炎先生在《笔记》中的表述语,从章太炎先生的学术视角出发,将其同源词实践归纳为:声训系源、转语系源、谐声系源、音义结合系源和孳乳系源五种类型,对其进行具体探析,旨在客观、真实地呈现章太炎先生的同源词实践成果与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朱乐川 《文教资料》2009,(36):27-28
2008年末,中华书局出版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其中“玉部”中所涉及的有关“圆”义的字,太炎先生讲解颇精。今把此类字集结在一起,试从同源字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舜徽是现代著名文献学家。本文介绍其24部著作,重点介绍《清代扬州学记》所论述的扬州学派的“通核”之学,可供大家参考。张舜徽70—80岁倍加勤奋撰著的精神,也值得大家效法。  相似文献   

12.
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清代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他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学者"言必有证"、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时又"深病乾嘉诸儒能为考证之学,多不能为考证之文"之弊,因此既重视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更注重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言。从《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到《清儒学记》、《文史通义平议》等,无不反映出先生扎实的考据功底和善于融会贯通、能自成一家之言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13.
同伯居士左右: 岁余不通问讯,曼殊来,略审近状。末底近专以经训教授,佛学则自知冷暖耳。顷已请得一梵文师,名密尸逻,来寓教授。初约曼殊、伯华同学。曼殊志近流散,驰情风景,亦喜丝竹,遂忘正业。伯华向最热心此事,以其弟发狂,心绪颠到(倒),亦几不复问此。已所志止在字母发音,趋以持(?)(咒),非真欲寻求文理者也。末底近偕一人同学,亦甚孤寂。印度人非人人皆知梵文,在此者三十余人,独密尸逻一人知之。以其近留日本,且以大义相许,故每月祗索四十银圆,若由印度聘请来此者,则岁须二、三千金矣。末底初约十人并习,顷竟不果。月支薪水四十圆,非一人所能任,贵处年少沙门甚众,亦必有白衣喜学  相似文献   

14.
论清季驻藏大臣张荫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荫棠乃清一代驻藏大臣中之出类拔萃者,也是百余位驻藏大臣中仅有的两位汉族大臣之一.清季在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藏族人民遭受蹂躏、祖国领土面临被割占的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张荫棠挺身而出,对外积极维护国家主权,与英人据理力争,修订不合理的条约;对内他励精图治,积极整饬藏政,弹劾贪官污吏,推行实施了一系列安边治藏的政策,赢得了广大黎民百姓的赞扬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百熙作为清末教育改革的主持者,设想勾画了近代教育的蓝图,实践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使高等教育由此发端,系统教育自此时始。本文通过追述其历史贡献,探讨其教育思想,追溯其言行的渊源,说明了张百熙与清末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宋至清,对于曾巩文学创作和地位评骘不一。宋代文坛上,北宋六家及其弟子认为他是文德兼备的贤者,南宋理学家接受其思想的理学特质并造就其后世理学家的形象。元代总体上对于曾巩创作给予客观肯定。明代重“道”派推重其儒家正统之风,将其推至“圣人”地位;重“法”派追求曾文谨严法度;“反对派”反对曾文“说理”。清代“桐城派”承继和发展其“义法说”,也有批判曾文内容、形式、体制等的反对论调。通过梳理各时期对曾巩的接受评价,以期还原曾巩接受史之貌。  相似文献   

17.
古今学者和通行的文学史及其他文献典籍对张船山在清诗史上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清代一流诗人和诗学理论家,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在昆明学院昆师路校园内发现国学大师章太炎书碑一块,碑文内容为云南民国时期将军金汉鼎家传。经查阅史料和多方查证,章太炎曾于1917年(民国六年)受孙中山委派到云南说服唐继尧出兵护法,在那个时代,章太炎、李根源、朱德、金汉鼎等先辈们之间交谊深厚,都曾为革命呼号奔走、艰难奋斗。  相似文献   

19.
张泰交是康熙晚期名著一时的能吏,由于洁己清廉、务实勤政,深受皇帝赏识,被破格提拔为浙江巡抚。任职期间,他采取各种措施,严厉打击各种官场陋规积习,对浙江官风进行了整肃与变易,实为康熙晚期官箴之典范。其作为,对当前我国“四风”建设具有积极的导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国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王朝,满、汉两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例如,在清代流行的语汇中,不少源于汉语语汇,而音译为满语,再对应以汉字的,“章京”便是其中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