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夫妻暴力可分为一般夫妻暴力和男权恐怖暴力两种假设后,一直未见经验数据的检验,国内也是如此.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外相关文献,然后通过1015对夫妻暴力的调查和24项丈夫施暴的个案,讨论这一假设是否成立,两种暴力与男权制的关系如何辨别.研究发现,男权制可细分为物质男权和文化男权两种,后者与男权恐怖暴力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对校园暴力的概念、成因,国内外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对策作了介绍,并提出以心理干预来预防校园暴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区流动人口也迅速增加,流动人口中某些人群由于经济的、社会的、个体特征等原因,产生高危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STD、HIV/AIDS的传播等,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问题应加强研究,构建关联分析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流动人口对高危行为、HIV/AIDS的认识水平,自觉抵制、杜绝高危行为,促进流动人口身心健康;既从“人本主义”出发多给予流动人口以关心、关怀,又要加强政府政法手段,从“软”“硬”两方面遏制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及相关后果,促进旅游业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探析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以及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暴力心理倾向。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与榜样干预、心理训练与修养、心理预防教育与法制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以行政干预净化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等方法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日趋严重的大学生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问题对校园和社会构成了很大威胁。大学生校园暴力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家庭、校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都潜伏着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的心理诱因。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预防教育与法制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净化校园环境等方法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作为一种较为便捷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在为人们提供交流信息和发表意见的平台的同时,也弥漫着各种非理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很容易就演变成网络语言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形或有形的压力,甚至是伤害。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固然与网络监管体系不完善、网民媒介素养等因素有关,但也与网民的社会心理机制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从受众脑海中固有的社会图式、网络的去抑制性及网民的从众心理等因素来探究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人口大规模地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应地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社会化理论,通过结构和过程两个视角,对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家庭内部环境、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外部环境及社会制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社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调查研究艾滋病的发展状况,探讨流动人口与引起艾滋病扩散的关系,说明流动人口是影响艾滋病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并针对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特征提出防控艾滋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包括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法定财产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法律规定方面的不完善;部门法之间存在矛盾等。约定财产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生产力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家事劳动价值的忽视;夫妻对财产的约定缺乏公信力等。要想有一个良好而又可行的夫妻财产制,一方面要不断地完善现有的夫妻财产制,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夫妻财产制的模式,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既有利于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也有利于第三人的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和流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势必需要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来适应和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和文化的变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进程之一,也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拟通过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的因素分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关系找到既积极又稳妥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乡流动人口经历了城乡空间转换后,生活与工作方式及思想观念变化对家庭生活形态产生强烈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城市七成已婚流动人口有过离婚念头,年龄分布相对均衡。小学及以下学历有离婚念头的人比例最高;专业技术人员有离婚念头的人所占比例高,社会资助收入配偶离婚风险最高;夫妻双方均迁出原住地但不在同一地离婚风险最高。应建构制度、社会网络、社会服务机构、网络媒体的调解机制,有效降低城市已婚流动人口的婚姻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民工汇款对于输入地人民生活改善、婚姻、家庭稳定和子女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婚姻状况与农民工汇款相关性研究的实证分析目前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表明,已婚农民工和未婚农民工带回家的钱数具有较大差异性。婚姻状况与农民工汇款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说明已婚农民工承担着更大的家庭责任,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压力大。政府应从促进农民工就业及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制定农民工人力资源发展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3.
婚姻暴力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道德问题。研究我国婚姻暴力应该首先从道德问题入手,即从根深蒂固的传统婚姻道德观念、追求功利的婚姻道德思想、自由泛滥的婚姻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全社会对于婚姻暴力问题的关注,并探讨解决该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构建婚姻暴力领域反压迫实务模式对于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社会科学院、全国妇联以及安徽省潜山县部分老年女性的调查,从国家的政策法律、社会相关机构、全国妇女反压迫危机介入机制等方面,对婚姻暴力领域反压迫实务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随之进入学术界尤其是法学界、社会学界研究的视野。从研究的主题来看,我国家庭暴力研究的核心是婚姻暴力问题的研究。在新婚姻法的修订过程中,家庭暴力尤其是婚姻暴力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涵盖了婚姻暴力概念的理论探讨及其特征与分类、婚姻暴力的成因与表现及其后果、婚姻暴力问题的对策与干预、国内外婚姻暴力问题的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婚姻呈现令人既喜且忧的状况,喜的是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忧的是婚姻质量下降、亚婚姻队伍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试从伦理学这一视角去认识我国婚姻的现状,力图对婚姻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从实地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得出,劳动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以及职业技能和从事的行业都是进城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利用方差分析法研究这些影响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各个因素,初步探讨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民工收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渭南地处陕晋豫三省结合部,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向东开放的战略门户.随着渭南加快从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变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渭南流动人口也在迅速增加.分析渭南流动人口的变化趋势,探讨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及机制设计思路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移民社区同传统社区在形成动力、社区建设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移民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中产生了同传统社区居民不同的行动策略和特点。通过对移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参与内容和参与的制度平台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当前移民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状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社区意识、社会资本、社区产生动力以及社区参与的内容和方式四个维度对影响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善移民社区居民参与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本文针对新《婚姻法》关于家庭暴力的司法解释,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及构成要件进行了讨论,并究其理论原因谈防治措施,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