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体育是人生命的自由自觉的运动,始终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再造”,是一种弘扬个人主体性与自我实现的人性化的社会活动,是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包含主体意识、关系理念和公正等内容的公民教育,要有人性化手段:要激发个体对公民教育的需要和认同,要有政府提供的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及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作后盾。  相似文献   

3.
基于受青少年问题事件的巨大震撼以及对现实学校教育问题的洞悉和对教育真谛的感悟,在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文章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探索教育的真谛、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路径,教育制度的创新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进一步阐释了现代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该充满着人文的关怀,进行人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上体育课的感受和学习体育管理学课程的心得。对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如何体现人性化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认为在大学教学管理实践中应该关注人性化管理并切实地运用人性化管理,以便对广大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功效。  相似文献   

5.
6.
论学校健康体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不等于健康,但体育能促进健康,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健康教育,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认识片面,忽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等问题的分析,探讨体育教改中突出的核心问题:"健康"的真实内涵,揭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体育教育中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协调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状态,以健康心理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杨琴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3):141-143
针对学校体育功能,分析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须寻求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要快乐体验中获得身心各方面的促进作用。健康教育要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既要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更要使其身心素质得到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正式场所,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学校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关注教职工切身利益,帮助他们化解困难;建立优化的民主管理模式,维护教职工正当权益;尊重理解教师,制定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宽严结合等措施完成管理者的目的,实现最终理想。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培养有用的人才.人性化管理是现在学校管理的重点.只有把激发、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强调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才能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法对闲暇时代的来临及闲暇教育对教育的挑战进行论述,阐明了闲暇教育进入学校体育的价值,并提出以渗透为主要方式的闲暇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学时期是人在生理、心理发育形成的重要时期。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了心理方面的健康培养,从而不能全面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心理卫生学研究指出,人的身体和心理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反之,心理上的长期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又会导致身体上的异常和病态。因此,在体育中必须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健康教育只偏重于生理、心理知识的灌输,学校体育又过于偏重技术的教学,忽视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情感的培养,造成了二者分离的现象。因此,如何将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健康教育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杨俊涛  郭良奎  赵伟 《天中学刊》2003,18(2):109-110
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校应加强体育运动,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周凯 《河南教育》2009,(8):28-29
一、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据调查.中专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中专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中专生大多数是中招考试的“失败者”、普通高中的“淘汰者”.致使有的学生患上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和抑郁症。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中专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在我市6所中专的调查表明.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和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的目的不仅增强体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要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体育和美育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两种教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手段、互为目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而,学校体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仅有它独特的教育方法,而且,有其独特地教育效果,更能唤起学生的美感.为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美的意识、美的修养,自觉做到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它是一门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教育,不仅有育体功能,而且有育德、育智、育美、健脑、健心、文化等多样性功能。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为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满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完满人性的生成有赖于教育。在批判当下教育人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人性化的原则,强调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以人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