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话”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的普通话口语能力。虽然“说话”的测试标准力求全面考查应试人的整体普通话口语水平,但在实际操作规程中,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中暴露出不少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现有的测试内容、测试标准、测试方式等都应作适当改变,才能使“说话”测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命题说话”直接关系到测试员对应试者的普通话等级的判断,应试者往往重视语音的训练而忽视语音之外表达方面的要求,在“说话”项测试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表达不自然、不规范、不流畅、内容不适度等,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应试者应试能力和技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作为口语水平测试,语音标准程度是普通话“说话”测试的基本和重要的观测点,许多人因此认为“说话”测试只管语音标准,将“说话”在语流状态中包含的“语音呈现”和“口语表达”两个要素进行了驳离,重“语音呈现”,轻“口语表达”。而笔者从、“口语表达”角度出发,在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中分析“说话”的基本要求及心理语境特点,从实用角度探讨测试“说话”训练的规律性途径,以提高普通话测试“说话”的训练效率,为“说话”训练和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四部分是“说话”,主要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说话”以单向说话为主,必须说够3分钟。与前三项内容相比,“说话”更能有效地考查应试者在自然状态下,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最能体现应试者普通话的真实水平。要做好“说话”测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说话”项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难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个环节。从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实例入手,围绕词汇、语法、语句、内容组织等方面内容,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非语音失误及教学对策加以探析,以提升高职学生说话策略,开拓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导向。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测试的理论意义在于,语言学、思维科学、信息学、心理学是“说话”的理论依托.“说话”测试的特点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人(学生)和测试员(教师)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目前“说话”测试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说话”项目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点 ,本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 ,并就如何做好“说话”项目的应试准备提出一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说话项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考生成绩的最重要的测试项。随着“机辅”测试的不断推进,对考生的要求更高,考生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因此找准应对策略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考生必须自觉辨音正音、备好材料、连贯表达、沉着说话,才能在测试中过好语音关、内容关、流畅关、心理关,从而提高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普测)中的“说话”测试是应试人说普通话能力的综合考评。要使普测中应试人的“说话”与实际说话水平等值,必须加强测试本身的规范化研究,使其更有“效度”和“信度”,从而推动普测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应放在与培养“读、写、听”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大纲》是这样规定的。它既符合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也顺应了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历史要求。从1996年开始,我市有五所学校相继使用了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九义”初中语文课本。重视说话训练是这套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课后的说话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梯级分明,操作性极强,且与读、写、听联系紧密,为我们说话训练提供了非常好的蓝本。为了让说话训练落到实处,更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们开始了对“说”的测试的实践与研  相似文献   

11.
“说话”训练是普通话水平训练的高级阶段。根据我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具体情况,研讨说话训练的原则,探求说话训练的方法,以提高普通话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说话”训练原则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话”训练是普通话水平训练的高级阶段。根据我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具体情况,研讨说话训练的原则,探求说话训练的方法,以提高普通话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试 (简称普测 )中的应试人对“说话”考核有自己的认识和对策。我们应该深化“说话”考核的标准 ,使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更完善 ,达到推普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say,speak,talk,tell1.say意为“说出”,着重说的内容,而tell意为“告诉”。它们后面都可跟直接宾语,但tell后还能接间接宾语,而say后面则不能。例如:H e says goodbye to his teacher after school every day.他每天放学后都向老师说声再见。Please tellus a story.请给我们讲个故事。2.speak意为“说话,讲话”,着重开口发声,不着重说话的内容。用作及物动词时,宾语只能是表示某种语言的名词。“与某人谈话”用“speak to sb”或“speak with sb”表示。例如:The baby can蒺tspeak.这个婴儿不会说话。I speak English and he speaks …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测试项目,由于40个话题的公开和测试方式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准确性。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测试进行分析,指出了“说话”部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增加双向说话,对“说话”内容作出具体要求,语音规范的考察舍弃逐字判断的方法,以系统错误与缺陷作为扣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说话得体”,这是人们谈论作文的时候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应该忽略的,因为它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好文章都没有说话不得体的;而凡是说话不得体的都不会是好文章。那么什么是说话得体呢?简单地说,就是说话恰当。我们平时说某某人很会讲话,也就是说的这个人讲话很得体,话说得很恰当。那么又什么是说话恰当呢?很明显,这个“恰当”是就话的内容而言,而不是指表达形式的花哨,也不是指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它是指话的内容、意思切合于当时的情景,指在特定情况下表达那样的意思是很妥当的。我们举个例…  相似文献   

17.
“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加强听说训练,根据大纲精神,编者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训练”中系统安排了“听话·说话”练习,为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项听说训练提供了条件。教师可凭借“基础训练”中“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一、重视听说兴趣的激发人的听说能力是在听说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某种活动有兴趣,就会产生参与这种活动的的愿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基础训练”教学中依据每次听话、说话…  相似文献   

18.
说话项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说话测试能全面检测说话人的普通话水平。本文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的成绩反馈,总结出传统普通话教学在课程定位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话语训练为中心"和"以测促学"的教学模式,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口语水平测试,语音标准程度是普通话“说话”测试的基本和重要的观测点,许多人因此认为“说话”测试只管语音标准,将“说话”在语流状态中包含的“语音呈现”和“口语表达”两个要素进行了驳离,重“语音呈现”,轻“口语表达”。而笔者从、“口语表达”角度出发,在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中分析“说话”的基本要求及心理语境特点,从实用角度探讨测试“说话”训练的规律性途径,以提高普通话测试“说话”的训练效率,为“说话”训练和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周啸 《考试周刊》2009,(28):74-75
普通话教学中“命题说话”是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依托的情况下实际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是训练和测试中的主要难点。要想提高说话水平,除说话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外,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无论对应试水平还是测试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