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品德教学改革的需要,主要通过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因此,本文就品德教学从源于生活、指导生活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品德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明友 《知识窗》2013,(10):57-57
怎样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魅力.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就如何准确定位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摒弃无效行为、提升品德课程魅力指数谈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蒋晓勤 《内江科技》2011,32(8):204-204
本文论述了在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只有尊重儿童们的天性,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放飞他们,让他们在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成长,才能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探究、去感悟。  相似文献   

4.
黄丽娜 《内江科技》2011,32(3):201-201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表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扶持,社会和学校也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职业教育的硬件上。然而,一切硬件设施都只是我们教学的手段,硬件设施当然是必要的,并且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一堂课更加生动活泼、饱满并富有创造力,让师乐于教,生乐于学。  相似文献   

5.
吴飞 《科教文汇》2007,(5S):150-150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从实施至今的情况有喜有忧,为了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了今后能顺利的实施该门课程,笔者在本文中谈谈目前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解决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困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际操作活动是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的关键模块,同时亦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对小学教育的准则与需求。为了符合北师大版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中的课程状态以及教学特点,我们必需把小学品德与社会发展的教学经验有机地综合起来,如此才能符合当代教学方式的需求。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分析了小学品德在社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从实施至今的情况有喜有忧,为了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了今后能顺利的实施该门课程,笔者在本文中谈谈目前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解决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困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七世纪西方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快乐体育中“快乐”,决不是笑和让学生随心所欲,更不是“放羊”,体育运动中的“快乐”,主要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社会一体感;运动后的轻松愉悦感,所有这些引起“快乐”,都是在教师的细心指导和良好的组织下得以实现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愿望,有利于自我体育能力的培养,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居法元 《知识窗》2015,(2):67-68
古代思想家苟况说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他认为学习在于强调身体各器官的参与,入耳、动心,强调了学习要"活动",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出来。确实,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也强调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外在的显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加强了思想品德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那么,怎样将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结合对课改的认识,我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简单的看法。一、认识教材,明确教材中儿童生活在教学中的作用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  相似文献   

11.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注重的就是品德和社会的重要联系.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环境中让学生进一步地对社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并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积极有效她应对社会的发展是开展这门学科的重大教学意义.如何开好、上好这门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叶国胜 《科教文汇》2009,(17):59-59,91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活起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网络资源、利用电视视频几方面,介绍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到作文课孩子们就怕,其实老师又何尝不怕?面对学生挤牙膏才挤上来的作文,批阅老师可谓味同嚼蜡。这种情形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才会想写,老师也才会想改。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学习的"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主要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认识,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西藏高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培养的人才专业化水平低,入职后无法满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需求的现实背景,提出教学改革设想:强化专业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习督导,抓好巩固强化,改革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赵桂霞 《科教文汇》2009,(9):170-17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课程,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创造由学生自主参与并和生活患息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课本为基础,升华生活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汉云 《科教文汇》2009,(27):127-127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尝试。如何应对改革与发展,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心理与游戏过程来进行分析 ,肯定了中学体育教学就应该是快乐体育。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来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课程,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创造由学生自主参与并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对小学生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课本为基础,升华生活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尝试。如何应对改革与发展,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