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客家民俗舞蹈形式丰富多样,舞蹈道具的种类也非常多,几乎生活中的所用物品客家人都能巧妙的应用到舞蹈表演中,如竹竿、斗笠等等。本文结合客家民俗舞蹈的特点,对舞蹈道具应用种类、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舞蹈道具与舞蹈表演的关系及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与作用。结合以上分析对客家民俗舞蹈道具进行了整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舞蹈道具应用的看法,以促进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6,(7):31-34
客家民俗舞蹈起源于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过程,其植根于客家人聚居生存的独特环境,既保持了中原汉民族温婉博爱的传统,又融合了客家人的勤劳朴素的品质,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舞姿情韵和艺术特质。早期客家民俗舞蹈的仪式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后来则发展成为表演性、审美性极强的欣赏艺术,具有娱乐、审美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应该是从客家民俗舞蹈最初始、最早存在的仪式性特征中渐渐衍化来的。找出舞蹈表演与客家仪式之间互相通融与相互支撑之处,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解客家仪式性舞蹈并提出更好的保护传承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客家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从客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与评价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到沿途迁徙地的影响,又与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交往中形成的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民俗文化经典.宁化牌子锣鼓是客家民俗文化重要的代表之一,又是客家民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社会基层,渗透于宗教信仰、寿庆习俗和民间游艺等客家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挖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对本区域文化身份的确认和民族地域音乐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是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将客家民俗转化为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及民俗文化相关产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集合。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可划分为物质层面的民俗消费、行为层面的民俗表达和精神层面的民俗建构三个层次。当前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业态较为单一。发展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应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资源观、跳出民俗主义的窠臼、处理好主位与客位的关系、在符合民俗文化发展规律的范围内对民俗进行"发明";针对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具体对策建议:一是提炼客家民俗符号,以民俗传播促产业发展;二是文化+科技,提升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挖客家民俗文化内涵,经营客家民俗文化IP。  相似文献   

6.
宁化客家祖地的世界级品质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家祖地福建宁化石壁有"客家摇篮"、"客家的发祥地"之称,是世界客家人朝圣的中心,具有世界级的地位,其文化影响波及世界各地.但由于对赍源品质和产品特征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来寻根的海外华人华侨的数量在减少,因此.加快开发祖地寻根旅游产品对于福建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应该立足客家祖地的文化现实.研究现代客家人的旅游兴趣、大手笔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还应以文化为载体,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资源开发,弘扬客家精神.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展示与体验客家文化,通过构建客家文化体系,保护、传承、光大客家文化,促进其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拓展客家旅游新的形式、内容与空间,进而实现客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客家围屋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具有知名度高、可观赏性强、文化内涵深厚等待点,是各种客家民俗展演的最佳场地,应该大力开发围屋旅游.  相似文献   

9.
"落地金钱"舞是广东梅州平远县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客家村民在传统节日自发排演的一种舞蹈形式,表演者身着客家花边彩衣,双手各握一只金钱棒,舞动金钱棒使金钱发出悦耳响声,节奏明快,深受人们群众喜欢。探究"落地金钱"舞的特点、源流及其文化内涵,对客家民俗舞蹈的迁徙、风格的形成研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客家民俗作为一种特色资源的民间文化,它承载了厚重的客家历史。民俗文化是乡间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创造的,它深刻地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的内在实质。客家山歌、哭嫁歌、宗法意识等民俗视阈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客家民俗与客家女性生存地位有着重要的深层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从区域音乐文化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近年来民族音乐教学中客家音乐文化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使丰富多彩的江西客家音乐文化艺术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与传统美术、音乐、礼仪、节日庆典等民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客家方言被冷落,客家民俗被淡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挑战。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作为学校教育基础阶段的幼儿园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幼儿园的教改活动,搭建家园合作平台,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等措施,形成多种路径共同保护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在传承和延续大量中原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土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依据目的和形式不同大体分为节庆祭祀仪式和节庆娱乐舞蹈表演两类.具有多元共存与兼容并蓄、山区农耕、节庆与宗教祭祀、宗族、地域、竞争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系,保持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化是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客家民俗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虽有借鉴吸收南方土著的山地文化,但更多的是继承传统的中原文化。探析客家民俗舞蹈艺术,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渊源,让中原文化的精髓世代流传下去,既是当代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也是华夏子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各地区的专业音乐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东嘉应学院将客家山歌引进了课堂,在客家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以高校课程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被喻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在客家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在历史的进程中,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梅州客家民俗舞蹈。以风俗道具为主要特色的两大类舞蹈——喜庆舞和宗教舞,体现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更折射出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献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地方文献,它能够完整地反映客家人的历史及文化传承。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客家文献,无论对客家研究还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客家文献的定义、类型及如何建设客家文献资源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民间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靠民间艺人个人创新开发出文化创意产品,则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粤东北兴宁市与连平县对客家花灯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开发实践,表明客家宗族文化复兴带动"响丁"民俗活动产生的"竞争性消费",使得客家花灯这一民间技艺呈现活态传承的趋势,各级政府主办的"花灯节"增强民间艺人开发花灯文化创意产品的意愿。田野调查案例表明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利用民间社团的力量开展传统的地方民俗活动,并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发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9.
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客家音乐文化应用于地方音乐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为弘扬民族音乐精神,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做出有力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南康"鲤鱼灯"是一项极富赣南客家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它融音乐舞蹈、灯光造型、剪纸刻字等为一体,包含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促进客家民间工艺发展、发扬光大民间表演艺术、营造安定、祥和氛围,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