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背景下的隐私安全问题异常重要。大数据带来了快捷和便利,也带来了隐私安全的问题,包括个人信息泄露、个别企业或组织的数据垄断和国家的大数据伦理困境。笔者认为,通过治理大数据应用主体、确立安全技术保护模式、建立大数据时代通用的道德标准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能有效防止隐私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整合与开新——黄老政治伦理衍进的理论向度与学术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周以来百家交融的历史语境下,黄老学派吸纳诸子精华,对各家政治伦理系统作初步整合.这集中表现为:黄老学者以道德兼采仁义的伦理大整合;重释道家传统的无为政道,并将道家术数思想改造为君主固权用贤的价值原则;倡导重文德、抑事功的治道伦理和崇俭、贵柔的君道观.从思想递嬗角度看,黄老政治伦理的建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秦汉之际百家传统交汇融合的文化趋势;在历史实践层面,则为汉前期政治运作提供了伦理准则和施治规范,最终促成黄老政治局面问世,并且对汉政向伦理政治转型也有推助之功.  相似文献   

3.
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阿甘正传》是电影爱好者以及电影学术研究者不可错过的经典影片之一,影片受欢迎的原因与其所传递出的伦理主张和道德愿景分不开。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影片的伦理主张和道德愿景:忠诚、善良、诚实的传统保守主义道德;旧道德的回归是救赎和解决问题之道;美国梦的奇迹——傻瓜也可以成功;家庭道德观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冉臻  李方海 《职业圈》2007,(3X):26-27
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设计伦理性赋予设计艺术与人之间的和谐性关系。使设计艺术有了时代性的设计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侧重于对整个时代性设计艺术的指导实践意义。以包装设计中的过度包装为例,探讨挖掘设计伦理的重要涵义,还设计艺术一个理性发展的方向,重新建构和谐有序的设计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诚信缺失、网络恶俗泛滥、网络暴力涌现、网络冷漠严重四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网络自身属性缺陷、网络主体心理困境、传统道德精神流失、网络监管力度不足等。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表征,亦是解决当下问题的精神宝藏,对治理网络道德失范、建设网络道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文章从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对于大学生的危害性入手,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影响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强调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管理,趋利避害,使网络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9.
刘沅(1768-1855)是生活于清中后期四川成都的一位大儒。他著述极丰,其思想被称作槐轩学说,博大精深,代表性著作为《十三经恒解》,《诗经恒解》《周易恒解》是其中两部。《周易恒解》中刘沅通过《易经》义理和六十四卦中相关卦爻——《坤》《家人》《姤》《归妹》的内外含义建构了其关于先天女性道德观。《诗经恒解》则是在其先天道德伦理范畴下具体阐释的女性道德观。刘沅关于女性道德伦理的阐释,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儒家知识分子对全社会女性道德的总体评价和认识。刘沅从周代王公贵族的后妃妇德、夫妇之德、晚辈女性之德,以及《诗经》中女性失德的反面事例阐释了他对女性道德的看法。这在当时思想文化环境下是一种认识上的突破,无疑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自利化趋势严重的社会,"德"作为东西方公认的思想价值被社会高度重视。道德判断有功利主义、利他主义等标准,道德行为的动机也多种多样。在社会原子化个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依靠契约维持,然而,不能否认一种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精神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本文从情感出发解释"道德人"存在、道德社会形成的可能性。孟子从人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的情感出发解释人之道德本性,这可以证明道德意识为人本身固有,当代公共伦理精神由于人本身之道德性而有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张滟 《职业圈》2007,(9S):193-194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文章从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对于大学生的危害性入手,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影响下的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强调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管理,趋利避害,使网络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设计需求表现在:要具备个性化、国际化与多元化、时空化、地域本土化、人性化与绿色设计。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未来将着眼于与其相关环境的设计上。未来平面设计的职责就是维护伦理性和道德性,好的设计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 所谓公平,从经济意义上讲,即它应该是制度、规则和习惯上的公正、合理和有效。它的核心内容应包括:第一,产权是否充分明晰界定,每个人的财产占有关系是否平等;第二,资源配置机制是否有效.激励和决策机制是否均衡、公正和有效;第三,由伦理、道德、文化模式形成的习惯是否有助于提高公平。所谓效率,从经济意义上讲是指资源配置上实现了最大价值。这里一般是指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即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产出最大,在产出既定的前提下投入最小。  相似文献   

14.
城市伦理为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道德指引,公民与城市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城市伦理的形成。以往的城市伦理理论虽然比较系统,但缺乏一种灵活的观点以应对当今复杂的城市境况,更没有一种现成的理论可以直接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建设对接。当今的城市建设,因为高新技术的整合和运用,远远放大了技术的不确定性;城市人工物建设,频现弊端;城市中的人,道德感渐趋迷失。从伦理视角审视,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快的隐忧,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的建设提供文化支撑、高技术支撑、制度支撑和大众支持,以便推动这一国家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行彦  潘静  李志广 《职业圈》2007,(11):102-103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设计需求表现在要具备个性化、国际化与多元化、时空化、地域本土化、人性化与绿色设计.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未来将着眼于与其相关环境的设计上.未来平面设计的职责就是维护伦理性和道德性,好的设计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并非法哲学的局部问题,而是贯穿整个法哲学的全局问题。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与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建构了宏大的以交往理性为核心的商谈理论,为法律研究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明确了法律与道德的互补交错关系。从商谈理论视域来看,基于知识系统的道德只有借助法律建制方可有效发挥功效;而法律作为一种兼具社会整合与行为建制的知识系统与行动体系,需要借助民主原则的支持保障其合法性。法律与道德不仅互补,而且互为交错,道德论辩常被作为公开程序而建制化,法律需要从制度上保护道德论辩程序,方可实现法律自主。  相似文献   

17.
史菲 《文化学刊》2008,(6):64-67
本文就当今网络文化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探讨,揭示出网络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的不同,并确立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以期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当今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市场经济。双重效应”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但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其固有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思想信念淡化,道德失范、极端利己主义滋长。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先进与落后、进步与退化、观念更新与沉渣泛起等现象的相互并存。特别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在党内蔓延,引起了群众不满。  相似文献   

19.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话筒,人人都是麦克风,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学习、娱乐和生活的方式。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开放性,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模糊、网络道德建设的滞后、网络法制建设的不健全等原因,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到处可见。这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社会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和网络监督机制,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学生也要"慎独",共同抵制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