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设计应有统整意识。小学数学单元作业的统整设计,要聚焦学科统整,构建知识网络。一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在学科内部统整;另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在学科之间统整。还要基于学生统整,凸显育人目标。具体做法是:尊重学生差异,设计“自助餐”式作业;关注学生兴趣,引申“自发式”作业;激发学生创造,鼓励“自定义”式作业。  相似文献   

2.
以“A市素养指向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比赛”中20份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基于已有相关文献构建单元作业分析框架,揭示一线教师单元作业设计特征.研究发现:教师对单元知识结构及作业目标的素养导向性认识较浅;单元作业内容综合性与结构性较好,但作业难度较低;作业形式与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且以短周期作业为主.研究建议:加强教师专业支持与实践研习,以帮助教师把握数学核心素养本质及要求;基于CPFS理论提炼学科大概念统整单元作业,并在作业内容上增设真实情境下的结构不良问题,提升作业层次性.  相似文献   

3.
张佳妮  张军 《四川教育》2023,(10):28-29
基于单元统整的视角,依托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师要以知识单元为单位进行作业整体设计,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结构化思维。单元作业结构化设计与实施要求教师秉承系统整合、学为中心、评价反馈的原则,遵循“确定作业目标——设置作业内容——激发作业功能——深化作业反思”的路径,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4.
卢熙  林颖 《福建教育》2023,(1):40-42
单元作业设计应基于语文要素,统整单元作业目标,变革作业形式,从而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此外,单元作业设计还应尊重个体差异,体现分层要求,提高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李新喜 《亚太教育》2023,(13):108-111
单元作业设计不是简单地将碎片化课时作业相加,而是教师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一定的学习目的,选择重组、改编或自主开发的多次形式形成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渠道。基于此,立足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以“寻文化之源,探纹样之美”单元主题为例,从作业知识概念图的联结、作业目标的定位、课时作业的统整三个方面论述初中美术作业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硫与环境保护”为例,基于数字化平台辅立码课构建单元作业目标体系和单元作业评价体系,开展单元作业设计活动;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统整学生作业的相关数据,进一步优化单元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实施精准教学,促使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作业设计,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对素养立意的语文作业的实践探究。基于大概念,建立单元视角;锚定真实问题,创设作业情境;聚焦关键能力,设计单元作业链;依据学生思维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以三份作业设计为例探寻将单元教学、作业评价、学习资源等进行有机整合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学科的作业设计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话题,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化、结构化的作业设计是有效的、必要的和迫切的,其主要流程包括:单元视角、目标导向、系统设计和诊断改进。具有系统性、结构性、递进性、实践性和评价性等特征。设计进阶性作业、理解大概念;设计实践类作业、促进做中学;设计项目化作业、实现用中学是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亚松 《教育》2024,(10):60-62
<正>教育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数学评价策略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偏重记忆与应试、过于碎片化等。因此,本文旨在借鉴大单元统整视角和进阶式评价理念,探讨基于任务的综合性评估、学生自我评价和互助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和学习提升等新型数学评价策略实施的可行性及效果。通过研究,为小学数学教育评价方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一、大单元统整视角下小学进阶式数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一)大单元统整的概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期“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优化作业管理和设计,实现减负、增效、提质,提升作业设计整体质量,促进教育教学高水平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对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进行探索。一、依标据本,整体梳理单元教学思路在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课标精神以及教材“双线”编排的特点,笔者将本单元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调整课文及栏目的教学顺序,形成单元统整的主题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质量与学生作业结果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在传统教学实践中,作业形式、内容等往往与教学设计脱节,导致教学缺乏整体统筹。文章从单元教学视角出发,探索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衔接,从作业任务与单元教学的衔接、作业设计意图、内容指向等方面,探讨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时逢“双减”,作业优化成了减负提效的必经之路,如何以“优化”为桨,驱舟渡洋,直抵“减负提效”的彼岸。文章结合语文学科单元作业设计实例从“统整设计,多重联结;融合设计,任务驱动;情境设计,激活体验”三方面试探寻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着力提升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语文教师应重新定位作业与教学、单篇与单元、支架与评价的内在关联:作业设计应嵌入教学设计;单元统整,兼顾单篇;提供支架,支架亦为评价,评价即是学习。破而后立,作业设计,拥有变革教学评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有效策略是以单元为路径,结合教材主题设定学习主题,确定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借助丰富的教学模式、新颖的作业类型、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手段,在统整、融合、具化中实现单元体例中任务群的有效落实,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单元统整教学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以终为始,分解任务,采用嵌入式结构和项目化学习,设计长程作业,以任务驱动催生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预测策略教学是一类符合新教育学理念的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预测意识及预测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提高其阅读水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重点讲述了“预测”这一阅读策略,教师应立足单元整体视角,科学设计单元教学方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预测方法并能在语文阅读学习时灵活运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因此,文章分别阐述了单元统整、预测策略的内涵与价值,探讨了单元统整视角下阅读预测的基本路径,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单元统整视域下小学语文预测策略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概念是具有迁移价值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用大概念统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有利于理顺单元主题下的各篇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达成对知识的本质理解,提升学科素养。在此理念下,文章结合教学案例,谈大概念统整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步骤:一是从孤立到系统,精准定位大概念统整的教学目标,让设计以终为始;二是从测验到表现,精准设计大概念统整的教学评价,有效地评估学生概念性理解的成效;三是从散点到结构化,精准布局大概念统整的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有规划和有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指向减负增效的单元作业设计,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的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通过解读教材体系,把握作业设计导向;关注核心素养,制订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明晰作业设计意图。这样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更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语文单元统整教学的实施策略是:精简目标,聚焦关键能力;突围单篇,着眼单元统整;拓展延伸,旨在实践与综合.具体而言,关注表达,从读的能力到写的训练;关注文体,从这一篇到这一群;聚焦主题,从这一个到这一类;关注思维品质,从语言训练到思维培养;融合课堂内外,从一篇到整本.  相似文献   

20.
谢瑜 《辽宁教育》2022,(19):88-93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单元主题和单元学习内容,设定整体作业目标。在设定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围绕单元大主题,在一定的语境中设计指向夯实基础的巩固性作业、指向思维提升的应用类作业、指向完成真实任务的实践类作业。通过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整体评价学生的本单元学习情况,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