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主流媒体同场竞技、同题答卷,突出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将全国两会报道作为传播重要思想、展示民主成果的平台,使出“十八般兵器”、用足“十八般武艺”,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打造体现融合创新成果的融媒体产品。本文通过梳理盘点2021-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融媒体产品创新的亮点、特点,总结提炼了融媒体产品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管远祚 《新闻窗》2005,(3):57-58
新闻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贵阳日报副总编辑贺微同志的《新闻美学探索》就是这方面的一部新著。该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变——审美的视野观察新闻传播现象,探讨新闻美学的本质、功能、价值,新闻美的创造以及受众审美心理活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一年。全国两会,举世瞩目。人民日报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科技赋能,精心策划选题,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多语种AI主播登场,智能AI产品亮相,动漫AI视频开讲,平台集聚优势引流,实现会场内外互动,形成网上网下联动。以“步伐”为核心意象,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宣传片《中国步伐》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3亿次;通过动画、访谈、数据可视化元素打造的网络IP“小经跑两会”产品累计传播量超3亿次;  相似文献   

4.
<正>在两会报道中,工人日报突出主题、紧跟议程、直击热点,回应读者关切,“硬”新闻实现“软”着陆;明确定位、突出特色,聚焦职工权益发声,体现专业性、建设性;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坚持移动优先、技术赋能,突出可视化表达,实现了全技术应用、立体化传播。  相似文献   

5.
今年,《杭州日报》在派出记者报道全国“两会”时,与新华社浙江分社“联动合作”,使“两会”报道更具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影响力。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通过网络在线谈版,确定主题, 与读者互动,使“两会”报道内容与杭州本地挂起钩来。后期“组合式”版块包装,吸引读者眼球,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联动合作”:报道机制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7.
8.
<正>3月12日0时29分,随着最后一条两会稿件发出,新华社国内部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收官。国内部两会发稿中心共播发文字通稿270条、各类融媒体报道303条。不少报道实现了镇版刷屏、破壁出圈的效果,纪录片《倾听》总浏览量达2.3亿,“两会中国经济问答”系列报道开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总采用量达3581家。在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织指挥下,国内部参与两会报道前后方近200名采编人员共同谱写的“春之声圆舞曲”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9.
2022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重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大媒体锐意进取,创新技术与报道方式。本文以2022年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国内首个“天地跨屏”访谈、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两会故事·民主的样子”栏目、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等报道实践和展示。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突出高质量发展,彰显高起点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当红墙两旁白玉兰的芳香在和煦的春风中飘满北京长安街时。人民大会堂就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关注的视点。成为全世界众多媒体的聚焦之地。一年一度于3月召开的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节日。也是媒体新闻大战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年年“两会”,如何在报道上不断创新,确是一个难题。《浙江日报》在今年的省“两会”报道中,立足于“在互动中创新”,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报道对象的互动——从代表、委员到普通百姓就“两会”而言,它既是代表、委员行使职责、参政议政的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如以往的新闻拼抢。每年两会召开期间。各大报纸便又展开一轮同台竞技的比拼,投入大量人力和版面资源,打响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役性报道。  相似文献   

13.
规定动作:保稳求准为全力保证程序性报道正确无误,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金昌日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两会报道中成功杜绝了政治性错误的发生。一是确定专职记者驻会防漏报。两会前夕,报社编辑部和记者部都会进行沟通协商,指定两名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记者专门驻会,加强与两会秘书处的联系,一人一会,采访报道程序性会议活动。从2004年开始,《金昌日报》的程序性报道一直平稳运行,实现了应报尽报。二是骨干记者盯人抓重点。两会上,党委、政府领导一方面要作为代表、委员履职,另一方面还要以领导身份就施政纲要征  相似文献   

14.
郭静 《中国广播》2010,(5):17-20
《做客中央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推出、仅在全国两会期间播出的系列高端访谈节目,访谈对象主要为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中的省部级高官及全国知名的商界精英,访谈内容主要是聚焦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15.
张笑秋 《新闻知识》2006,(5):30-32,15
全国“两会”年年开,“两会”报道年年搞。对媒体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如何才能出新,如何才能做到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话”不同?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依托央媒资源优势,充分运用"智能、智汇、智造"三大智媒成果,推出2021全国两会专题;以"AI+大数据"为驱动,以"采集—编辑—审核"为路径,打造了独有的人机协同内容生产机制;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智能推荐为主要模式,构建一体多元的分发路径;融合云直播、3D建模、VR、H5等多种报道形态,带来了超乎预期的受众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受众黏性,为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的两会报道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坚持移动优先、强化融合传播,进一步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生产了一批融媒体报道精品,提高了主流舆论到达率,唱响了两会主旋律.其中,时政类脱口秀短视频节目——《两会TALKS》便是代表作之一. 截至全国两会闭幕,《两会TALKS》四集节目的全网点击量突破5000万次.其中,在"南方+"客户端的点击量超400万次;在秒拍、新浪微博的点击量超过400万次;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超过860万次,《南方日报》打造全国两会时政类脱口秀节目创新了全国两会报道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美食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味蕾、舌尖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已经由吃饱穿暖等生存需求上升到“美”与“好”的高品质新阶段。美食对于人们来说意味着的并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还蕴含着美食制作过程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文化情怀。《周六做好菜》秉承“让每个食材都有意义,解决普通群众不会处理食材、做不出好味道等烹饪难题”的初衷,与观众分享美食烹饪的乐趣,传递认真生活的乐观态度。其出发点恰是期望唤起大众对烟火气的感知并将其转化为对美好生活向往。  相似文献   

19.
徐涟  王连文 《传媒》2018,(9):30-32
2018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大会议.做好2018全国两会报道工作,见证和宣传报道走进新时代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面深入报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新时代文化发展成就,全面报道2018全国两会的各项重大议程,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经济日报》首创“两会”特刊这一新闻样式。此后,各报纷起效尤,到今年已有七八种特刊上会,竞争十分激烈,极大地丰富了代表委员的阅读渠道。 但是,“两会”特刊数量上的繁荣,掩盖不了其整体制作水平的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