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底,52岁的北岛回到阔别13年的北京,他发现:"北京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我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北岛.城门开[M].北京:三联书店,2010.1.)故乡,通常承载着人深挚而美好的记忆。但是,当回到故乡,发现人非物也非,记忆与现实无法对接,甚至发生剧烈冲突时,那种失落和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大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100多年前,韦庄就告诫我们:"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相似文献   

2.
走过黯然     
花开的声音要侧耳聆听,美丽的细节要用心感受。 --题记 我真的喜欢上他了,一个与 我只有一面之缘的小男孩。我也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就这样喜欢 上他。让他不曾从我的记忆中离 开,就好像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 东西,舍不得放手。 长大后,就很少与父母在一 起,即使在家里,也只是一个人而  相似文献   

3.
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曾经说过:"归根结底,生活是各种机遇的总和。每个机遇都应运而生并且影响深远。"他本人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感情上,只要有个舞台,他就会力争表演得最好,这也使得他在少年时的"大话"——"迟早有一天,我会入主爱丽舍宫"变为了现实。尽管如此,密特朗却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他看来,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机遇并不比其他人多,不  相似文献   

4.
"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我喜欢有老虎的那个,因为那个故事更精彩。"不知你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会倾向于选择哪个故事,但是少年派让自己选择了他所创造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对那段地狱般的经历他拥有两段记忆,少年派用自己的记忆创作了一个救赎心灵的美丽故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我们自己的记忆也在不断地创造故事甚至是说谎。  相似文献   

5.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6.
霍建伟 《甘肃教育》2014,(16):68-68
正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体会:化学符号、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可见,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记忆效率一是加强实验,激发兴趣,增强记忆。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进行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教师这时提出问  相似文献   

7.
寓言的马甲     
头悬梁,锥刺股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叫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害怕影响自己的读书效果,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只要一低头,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他自然就不打瞌睡了。这就是"头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常常读书到深夜。他每次想睡觉时,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这样,他就可以继续读书了。这就是"锥刺股"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喜欢与尊重     
<正>记忆中,村里有个懒汉,春夏秋冬对他来说,只是蹲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天凉了,哪里有太阳他就蹲哪里;天热了,哪里有阴凉他就去哪里。"好吃懒做怕动弹",这是村里人对他唯一的评价,说时脸上写满鄙夷,似乎提一下他都会玷污自己。小孩子们更是取笑、戏耍、捉弄他。可不管受了怎样的捉弄,他也只是咧嘴笑笑,从不动怒。没骨气的人自然没脾气。一天,我家门口站着几个叔叔伯伯,他们在跟父亲商量着今年种啥庄稼。父亲掏出香  相似文献   

9.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会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这是儿童文学作品《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的一句话。拥有另一个自己,是多少像我这样的独生子的梦想啊!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世界上会不会也有另外一个我?如果有,他又在哪里呢?另一个我,似曾相识,在记忆的深处慢慢向我走来。两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是个笨  相似文献   

11.
邻居王伯,记忆中在我孩提时,他就下岗了,迫于生计,他骑上自行车,开始了他东奔西跑的"二轮"生活。后来,他又买了一辆三轮车。我们那里离镇上远,老幼病残的上街搭个车也方便,王伯的生意还算兴隆。  相似文献   

12.
主题词:回首     
<正>"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总是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拿来激励自己,勉励别人。而但我们心存记忆蓦然回首之时,除了意气风发外,或许还多了一些妥协的智慧、感恩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4,(12):1-1
<正>假如孩子们从我的生活中经过,可是无论在记忆中还是在心坎上都没有留下痕迹,那么这就是对我的最大惩罚。假如孩子离开你时是灰色的、无个性的,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东西。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恐怕没有比这种结局更令人痛心的了。因为,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上看,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比他自己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一个人自己认为是怎样一个人,他就能表现成怎样一个人,一个人的行为、情感,甚至才华几乎永远和自己的看法相吻合。而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即我们所说的"自我意识"却是透过周围的人物,特别是"重要他人"(如老师、家长、专家)对"我"的看法和反应逐步形成的。"重要他人"认为"我"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就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反之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做为学生,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好学生,一个能学习的人,他会做…  相似文献   

15.
<正>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记忆对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国心理学家杨治良在《记忆心理学》中写道:"有了记忆,人才能有间接知识,没有记忆,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记忆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记忆研究中的突破对教学与学习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记忆研究中,遗忘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们进行记忆最大的敌人。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说要记住某个东西时,往往真正的含义是要避免遗忘它。遗忘在记忆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而记忆的研究就是从遗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人就他的主体意识来说,人生或人生的经验是返回式开始的——当他长大追溯自己记忆的源头。只是这种回溯总是到达不了生命的原点,不能到达的那一段就成了父母等人传给我们的一个关于自己的真实传说。也就是说,对一条河流而言,它的源头并不在河流的源头。我人生最初的记忆,和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18.
<正>他已经一筹莫展了。连续5年报考重点大学,结果都落第了。因此,他对那份突如其来的、离奇古怪的广告单极感兴趣:"特别向您出售最新开发的划时代的新旧记忆相互交换记忆器。"倾囊买来的机器就像在邮购广告上常看到的睡眠学习器。说明书这样写道:"人的  相似文献   

19.
人生历程中有一些艰苦的时光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忆和回味的.对我来说,考研就是最值得记忆的一部分.我常常用那段时光来对比自己现在的生活,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也常常用来"指导"那些正走在考研道路上的人.  相似文献   

20.
陈一斌 《留学生》2014,(7):45-45
正斯马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既是天文物理学家,同时也是计算机科学家。不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还是"量化自我"这场运动的先锋——也正是他,通过身体力行的实验,证实了"量化自我"在医疗上的巨大价值。大约十二三年前,斯马开始利用自己深厚的计算机开发功力,以及传感器检测自己的生理特征的变化,将身体生理变化的数据化为图形,投射在一块极为巨大的屏幕上。屏幕上,每隔一分钟,数值就会变化一次。上面的内容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