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农业多元人才是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本文从农业双创人才培养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培养农业双创人才的必要性,探讨了农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农业双创人才的创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创新思维培养对个体成长、社会繁荣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为学生提供知识融会贯通的真实应用场景,实现多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到问题解决实践学习,再到综合能力多元发展的深度学习。本文论述了无边界学习理念下重构学习环境、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的课堂变革。并以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的准备、酝酿、启发、验证四阶段论为理论依据,构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创新型教育的开展提供解困之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是进行高校旅游素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当前高校旅游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与模式三维定位,构建出基于三四三阶层式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课程设计体系,提出优化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就业日益艰难的今天,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的新思路,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我国高校未来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然而,我国高校在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缺乏配套的创业支持体系,师资力量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以及大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缺乏将创业意识付诸实践的勇气等问题.为此,我国高校应秉承"做中创"理念,与政府、企业通力合作,整合资源、打造有利于"做中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和平台,加大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雍莉莉 《教育与职业》2022,1003(3):48-53
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是加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凸显高职教育发展潜力的首要核心标志,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重大关键举措.针对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度有待提高、专业课程建设融合度有待加强、产教协同融合深入度有待增强、师资引进培育重视度有待提升、质量保障体系覆盖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建议从"重塑教育理念,实施顶层培养设计的综合改革;立足地方需求,推动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构筑'双创'机制,提升创新精英人才的培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多元育人模式的发展格局;加快师资引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高地;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水平"六个方面着手,着力提升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几十年间,我国教学质量、教学规模、教学体系逐渐取得显著的发展,并在不同领域获得卓越的成就。从大众化教育、全面化教育的角度分析,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虽采取扩招政策,在扩大我国国民教育规模同时,却为高校学生的就业活动带来阻碍。为此,我国高校纷纷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着力解决当前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本文结合双创语境下就业指导现状,探析创建高质量就业指导路径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进入精细化管理时代以来,需求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知识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我国西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实现“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转型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的现象,有利于西部转型高校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构建产教融合驱动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既符合行业高校培养支撑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又适应当前行业高校双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产教融合驱动行业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应突出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导向、汇聚多元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全过程协同育人,实现双创教育链与行业产业链融合、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的概念,分析了高校"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的基础在于优化教育生态位,关键在于构建教育泛生态链。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在运用自组织理论探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培养途径、人才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平台等三个角度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外语教育应为国家的发展大局与战略服务,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高素质、国际化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外语教育要切实落实以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正面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向善、向上,运用合适的德育方法,帮助学生塑造高尚品德;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整体目标中强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落细落实。学校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打造国际课程平台,进一步推动热门专业、紧缺专业与外语学科的融合,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优质专业,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应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而采用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策略体系及运行方式。在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的培养理念、教育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的转变。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其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同时也对其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地方高校在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地方特点及需要,对所设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本文从对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现状的研究出发,尝试探索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一般路径,旨在为地方高校整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推进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地方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保障。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研等方式分析地方高校双创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指出双创教育存在师生结构比例不协调、教师专业技能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结合现有高校双创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高校应当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外引、内培"培养机制、"三阶"教师培育体系、"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优化双创教师队伍培养路径,提升双创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助推双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双创"大背景下,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引发了新媒体的革新。新媒体营销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羁绊,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也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杨晓  尹玮  刘颖 《成才之路》2013,(22):49-49
考试是大学和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考试过于注重试题答案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无法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作出评价。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要实现考试方法和形式的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双融合"视角下,以"三教"教育理念和"创意——创新——创业——创客"核心逻辑构建应用型高校双创培养模式,并基于专创融合理论教学体系和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立体互联的实施路径,对双创教育"双融合"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郭继鹏 《现代英语》2023,(18):96-99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是对外经贸发展的纽带,优质翻译人才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一。为更好地提升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OBE理念为理论基础,探析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及思维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对接社会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现代大学英语教育质量,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内涵进行简单分析,清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构建递进化、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地方应用型大学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学科特征、产业发展现状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这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改革的科学方向,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未来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地方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内容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及丰富培养路径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改革变化,为符合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在不同时期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提出不同要求.在新时代的社会教育改革中,教育部提出了协同育人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鼓励高校加强与政府、各行业、各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将产学研充分有机结合,通过对现有的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应用,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文章通过对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下对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探究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模式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更强调专业基础的融通性,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跨界融合理念。新文科背景下编辑出版教育的跨界思维,主要表现为跨文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跨学科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技术界培养学生的“全媒”素质,跨组织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跨思维界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课程思政”,专业课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互补协作,构建文理交融的“全人”教育体系,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构成了跨界融合理念下编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