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理科》2006,(7):24-25,46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1,在Rt△ABC中,∠C=90&;#176;,锐角A的对边a、邻边b和斜边c之间的比值叫做∠A的三角函数。其中,正弦sinA=________;余弦cosA=________;正切tanA=________。  相似文献   

2.
一、用于图形形状的判定 例1 已知:在A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a=n^2-1,b=2n,c=n^2+1,判定A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n〉1)  相似文献   

3.
董蔚 《时代数学学习》2005,(4):27-32,50
[知识要点]1 在Rt△ABC 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那么(1)三边之间的关系: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 A=   ,cos A=   ,tan A=   ;(4) 面积S=     或S=12ch(h是斜边上的高) 2 解直角三角形的四种类型: (∠C=90°)(1) 已知两直角边a、b,则c=  ,tanB=  ,∠A=   (2) 已知一直角边和一锐角(a,∠B),则∠A=   , b=   ,c=     (3) 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c, a),则 b=   ,sin A=   ,∠B=      (4) 已知斜边和一锐角( c,∠A),则∠B=   , b…  相似文献   

4.
例1 已知△ABC中,∠BAC:120°,∠ABC=15°,∠A、∠B、∠C的对边分别为n、b、c,求a:b:c.(1996年淮阴市中考题)  相似文献   

5.
在2000年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预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设a,b,c分别是△ABC的三边的长且a/b=a+b/a+b+c,则它的内角∠A、∠B的关系是( )  相似文献   

6.
文(1)给出了如下命题1. 命题1 已知a、b、c分别为△ABC中∠A、∠B、∠C的对边,G是△ABC的重心,a·GA+b·GB+c·GC=0,则△ABC为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勾股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国外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它主要揭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度量关系,其主要内容是:在△ABC中,若∠C=90°,则a2+b2=c2;反之,若a2+b2=c2,则∠C=90°.  相似文献   

8.
题目(2011年北约13校自主招生试题)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2c,求证:LC≤60°.  相似文献   

9.
设△ABC的三边长a、b、c都是正整数.当∠C=90°时,c^2=a^2+b^2.如果(a,b,c)=1,那么,称此三角形为“本原勾股三角形”.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60°角的整边三角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ABC的三边长a、b、c都是正整数.当∠C=90°时,c^2=a^2+b^2.如果(a,b,c)=1,那么,称此三角形为“本原勾股三角形”.  相似文献   

11.
错在哪里     
1.广西贺县黄田松树冈中学黄健有来稿(邮编;542807)题 在△ABC中,a、b、c分别为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C=2∠B,试证:C~2=b(a b).证明∵∠C=2∠B,∴∠A ∠B ∠C=∠A 3∠B=180°,∠A=∠180°-3∠B,∴sin∠=sin(180°-3∠B)=sin3∠B,从而有,∠A=3∠B.由此可得∠A=90°,∠B=30°,∠C=60“,∴a=2b.由勾股定理得 c~2=a~2-b~2=(a b)(a-b))=(a b)(2b—b)=b(a b).  相似文献   

12.
用勾股定理解有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一、要注意定理的正确运用例1 在△ABC中,∠A=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a=4,b=3.求c.  相似文献   

13.
本期问题 初77.已知a、b、c都是[0,1]中的实数.求证:(a b c)(1-abc)≤2.(张善立 浙江省岱山县岱山中学,316200) 初78.在△ABC中,∠A:∠B:∠C=1:2:4,∠A、∠B、∠C的对边的长分别为a、b、c.求证:  相似文献   

14.
题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D为BC边上的高,且AD=BC,求b/c+b/c的最大值.解法1由AD=BC,可得S△ABC=1/2a2=1/2bcsinA,从而得a2/bc=sinA①  相似文献   

15.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斜三角和判定三角类型的重要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或边的关系.在近年高考中主要有以下五大命题热点:一、求解斜三角形中的基本元素是指已知两边一角(或二角一边或三边),求其他三个元素问题.【例1】在△ABC中,a、b、c分别是∠A、∠B、∠C所对的边.若∠A=105°,∠B=45,b=22,则c=.解:由正弦定理,得sinbB=sincC,即si2n425°=sinc30°,解得c=2.【例2】在△ABC中,sinA∶sinB∶sinC=2∶3∶4,则∠ABC=(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解: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a∶b∶c=2∶3∶4,则a=2k,b…  相似文献   

16.
文[1]证明了 定理1 在不等边ΔABC中,∠A、∠A外角平分线相等的充要条件是:p_c/c是p_a/a和p_b/b的比例中项(其中a、b、c分别为ΔABC中∠A、∠B、∠C的对边,p为半周长,p_a=p-a,p_b=p-b,p_c=p-c).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如果∠A=35°,那么∠A的余角等于;补角等于.2.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即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已知a∥b,若∠1=120°,则∠2的度数=;若∠1=3∠2,则∠1的度数=.3.如图2中,已知a∥b,且∠1 2∠2=150°,则∠1 ∠2=.4.如图3,根据图形填空:∵∠B=,∴AB∥CD().∵∠DGF=,∴CD∥EF().∵AB∥EF,∴∠B =180°().5.如图4,是由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FDE拼成的,则图与∠A相等的角有个,分别是;∠1与∠A关系是;2与∠1的关系是.6.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个角的余角…  相似文献   

18.
每期一题     
题:△ABC是⊙○内接锐角三角形,射线AO、BO、CO各交⊙○于A′、B′、C′。记BC=a、CA=b、AB=C,BC′=B′C=a′CA′=C′A=b′、AB′=A′B=c′。求证:abc=ab′c′+a′bc′+a′b′c。分析:本题结论可以改写成: b′c′/bc+c′a′/ca+a′b′/ab=1; 由于∠BA′C与∠BAC互补、∠CB′A与∠CBA互补、∠AC′B与∠ACB互补,  相似文献   

19.
定理 在△ABC中 ,∠A =n∠B ,a、b、c分别为∠A、∠B、∠C的对边 ,a、b、c的关系记为 fn=fn(a ,b,c) =0 ,则有 (记N =14( 2n + ( -1 ) n +1+ 1 )fn=∑nk =1( -1 ) k- 1C2k - 1n b[4a2 c2 -(a2 -b2 +c2 ) 2 ]k - 1(a2 +c2 -b2 ) n- 2k+1-a( 2ac) n - 1.证明 :由 (cosB +isinB ) n =∑nk=0 Ckncosn -kB·(isinB) k=cosnB +isinnB ,得 sinnB =∑Nk=1C2k- 1n ( -1 ) k- 1sin2k- 1B ·cosn - 2k+1B .①又由sinAsinB=sinnBsinB =ab ,sinnB =absinB ,代入①即得∑Nk=1( -1 ) k - 1C2k- 1n sin2k- 2 B·cosn - 2k+1B -a =0 .②由余…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在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本文拟对相关错解作出分析 ,以提高同学们对这两个互逆定理的认识与运用 .  一、未注意确定斜边    例 1 在△ABC中 ,∠A =90°,a ,b,c是∠A、∠B、∠C的对边 ,且a=8,b=6,求c.错解 由勾股定理 ,得c2 =a2 +b2 =82 + 62 =1 0 0 ,故c=1 0 .剖析 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时 ,首先应弄清哪个角是直角 ,从而判断哪条边是斜边 .上述错解错在死搬硬套勾股定理表达式“c2 =a2 +b2 ”上 .其实 ,由∠A=90°可知a应是斜边 ,由勾股定理应得a2 =b2 +c2 ,故c2 =a2 -b2 =82 -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