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彤 《海外英语》2012,(4):240-241
该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外重要的二语习得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二语交互活动中重铸和提示的研究成果,包括重铸与提示的有效性对比,衡量重铸和提示对二语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重铸与提示的对比研究有待探讨的课题,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量二语研究的成果表明交互可以促进语言习得。在真实语言交互环境缺位的情况下,课堂成为我国外语学习者最主要的语言交互场所,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设计出可使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有效发展的交互任务,促进学习者语言习得。在探讨交互课堂理据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交互性任务设计及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重铸是二语习得领域尤其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反馈形式.本文回顾分析了2005年至2014年近10年来发表于国内学报与核心期刊上有关重铸式反馈的研究成果.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学界在重铸问题上仍存在很大争议.争议主要包括:重铸的定义;影响重铸的有效性因素;重铸是隐性反馈还是显性反馈三大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10年来有关重铸的实证性研究的不足,旨在为今后有关重铸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二语习得中还会出现母语与目的语的交互迁移.语言迁移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关系.在二者因果关系问题上,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自我效能感包含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按照焦虑、认知、行为之间的递归性或循环性关系,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交互的.在教学上,从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入手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明重铸的定义、效果等基本概念,通过研究学习者的修正性输出与焦虑的关系,揭示了语言焦虑在二语习得中对重铸效果的影响,并对我国外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使其在减少焦虑的负面影响下,充分发挥重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语言学习之初,第一语言可以使二语习得变得容易理解和学习。如果第一语言促进二语习得,可以称之为正迁移。然而,随着二语知识的增多,第一语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就称之为负迁移。但是学习者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把负迁移的影响转变为有利于学习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第一语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在使学习者对正迁移与负迁移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使他们在二语习得中正确的利用语言迁移来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十年来在国外重要的二语习得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二语交互活动中重铸式反馈的研究成果,包括重铸式反馈与示范的有效性比较、重铸式反馈与其他负面反馈方式的有效性对比、衡量重铸式反馈有效性的标准和影响重铸式反馈有效性的学习者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重铸式反馈研究领域有待探讨的课题,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它对二语习得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文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分别指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借此整理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上的思路,为二语习得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纠正性反馈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而有争议的话题,研究考察了两种纠正性反馈(元语言反馈和重铸反馈)对于小学生习得现在进行时的影响。采用"前测—后侧—延迟后侧"的研究设计,为期两个月的实验结果显示,元语言反馈能引起小学生注意,并能广泛接受,因而有效促进了进行时习得。  相似文献   

11.
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习得成绩呈负相关关系,而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在教学上,从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入手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普遍认为纠正性反馈对二语习得是有积极作用的。重铸已经被证明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纠正性反馈方法,它的作用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对重铸的特征及其有效性的认识不断扩展,目前普遍认为,重铸的有效性受制于多种变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尝试探究有效重铸的特征并就如何进行有效反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所起的消极作用往往被认为大于其积极作用。由于语言的共性特征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习得进程。要适当、合理地利用母语资源,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充分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包青青 《考试周刊》2013,(30):81-82
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保持的逆向过程,是语言减弱、消退的一种过程。动机,作为决定二语习得者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态度,又是影响语言目标学习的内在力量,在语言习得与保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既然动机能够影响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效果,那么动机在外语磨蚀中会不会产生一定影响呢?本文通过动机与语言磨蚀相关性研究,发现动机在语言磨蚀过程中确实发挥着一定作用,且可以将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促进语言保持的动机,一种是加速语言磨蚀的动机。因此,外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增强学习者动机促进语言保持从而对抗语言磨蚀。  相似文献   

15.
孙莺 《考试周刊》2010,(19):29-29
二语习得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本文立足于二语习得中语言习得受文化要素的制约,结合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要素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并以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寻找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的结合点,以进一步促进二语习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言习得中的范畴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孝煜 《文教资料》2008,(15):46-49
语言习得中的范畴化和作为历史现象的范畴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现象.语言习得中的范畴化可分为一语习得中的范畴化和二语习得中的范畴化.一语习得中的范畴化和二语习得中的范畴化既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语言的共性特征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习得进程,要适当利用母语资源,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在教学中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分为先天派和后天派。研究者提出诸多理论、模型、假说、范式,相互质疑,诸多争议不休的问题迄今仍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解释。浑沌理论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框架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二语习得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的、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浑沌理论可以为其中争议颇多的语言迁移、中介语的可变性、语言僵化、语言损耗等复杂的现象提供解释力,并为"异质有序"的语言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二语习得逐渐成为教学领域被学者关注的话题;在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又都放在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上。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的角色问题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部分。因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存在,同时还有语言学习者个人水平的作用,为二语习得的研究增添了很多活力。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切,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演变,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语言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理念,引发了许多新教学法.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教学应遵循这一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