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20世纪末出版,风靡全球。作者对传统魔幻小说的创新不仅仅不在于题材和语言革新,更多的是在于对真实情感的回归,对文学多元性的吸收和应用。读者能够深刻地感觉到《哈利·波特》既亲切又新奇,有怀旧味道的同时又不乏时代的气息。总之,《哈利·波特》受到市场与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哈利·波特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理论来分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研究结论得出:由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人物塑造及故事情节不仅达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更因为不断地突破读者的预设而维系着读者阅读兴趣的弹性和张力,才创造了这样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雷宇 《文教资料》2011,(31):25-26
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写的《哈利·波特》系列一经出版就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魔法风潮。主人公哈利·波特作为魔法世界的拯救者。被命运推动着完成惩治邪恶.保护弱小的神圣任务。这与神话原型批评代表之一C.G.荣格所总结的英雄原型不谋而合。而乔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对英雄历险的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反映在《哈利·波特》主人公的创作中,符合了人类的英雄崇拜心理和对英雄历险的期待和预设,使主人公形象得到升华.赢得各阶层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哈迷”们对哈利·波特的荧屏初吻期待已久。《哈利·波特5》现已进入拍摄尾声,并将于明年上映,哈迷们的期待很快就要实现。  相似文献   

5.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出版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波特风”,形成“哈利·波特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哈利·波特现象”经历了“文学经典/文化幼稚病”之争后进入了回归文本、走向多元的学术研究时期。十年问《哈利·波特》研究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学者们已经从文本内外对《哈利·波特》做了较深入的剖析,下一步在往纵深继续发展的时候,也应注重联系,走向多层次的互文研究。  相似文献   

6.
《海外英语》2010,(12):4-5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已经全部发售完,现在第七部的电影海报也与广大Fans见面。究竟哈利的命运会如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电影化最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哈利·波特》系列每一部电影都吸引了青少年影迷.里面各色各样的鲜明角色也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来期待第七部的上映吧!  相似文献   

7.
英国畅销书作家、"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日前宣布,其首部为成年读者创作的长篇小说《临时空缺》将于9月27日全球发售。脱下了奇幻的魔法外套,新书将以黑色幽默的基调来讲述平静英国田园小镇背后暗藏的种种冲突。  相似文献   

8.
从《黑奴吁天录》看林纾翻译的文化改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但他“不谙西文”,从作品的选择到原文的理解都取决于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他的翻译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增补删减现象。本文拟对林译本《黑奴吁天录》进行细读,以寻求隐含在其改写背后的中西文体差异的显现、读者阅读期待的要求和译者我身份的多重等三方面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景、哥特式情节和主题出发,透析哥特手法在《哈利·波特》中展现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无极》引发的文化界巨大波动这一文化现象为思考对象,通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理论,来分析这一文化现象的实质,并对此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2.
《魔戒》是英美文坛最成功、影响最广、在全世界销量最大的一本文学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不同语言,全球拥有两亿多读者,销售量达9000万册以上!耗资两亿七千万美元,《魔戒三部曲》震撼影坛,累积票房已达1.1716亿,直逼“哈利·波特”!奇幻文学是西方文学中一个独特的门类,一直以来就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史诗式的奇幻巨著《魔戒三部曲》多次被读者投票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  相似文献   

13.
充满魔幻色彩的《哈利·波特》系列无疑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迹,其影响远远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形成旷日持久的“哈利波特热”和令人瞩目的“哈利波特现象”。是什么成就了这一文坛神话?它蕴涵着现代人怎样的阅读期待和娱乐心态?通过梳理和故事的解读,从情节的离奇曲折、英雄的现代阐释、隐含悲剧意识的凸显等方面入手,对此作理性评析和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6月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首发到2010年11月第七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在全世界的热映,读者和观众对其热情持续十几年不减。同样,英国作家J.R.R.托尔金的文学巨著《魔戒》被改编成《指环王》三  相似文献   

15.
<正> 读者心理学,是小说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两代的长篇通俗传奇小说中,含有大量的读者心理学精华,其中,尤以《水浒》最为杰出。施耐庵对广泛的读者欣赏心理的准确把握,对读者“期待视界”的准确预见,是《水浒》问世至今,畅行不衰,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 本文略述管见,谨就教于前辈和方家们。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中的期待视野与期待遇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是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住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图式是一个人用于同化新信息和引起信息回忆的现有知识,作者注)。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以主人公哈利为代表的勇者形象最为核心。小说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经典化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风靡全球,人们对其中的勇者形象无比钦佩和感慨。通过对这种魅力和勇者形象进行分析,希望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成功塑造的正义形象进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对不起,我们长大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当《哈利·波特3》上映时,就有不少家长担心: “有些阴沉呀!”当然,这种怀疑瞬间就被《哈利·波特》席卷全球的风暴吹得无影无踪。可是等到《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登陆银幕,更多人坐不住了: “太过分了,这越来越不像小孩看的电影了!”  相似文献   

19.
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受到了读者的广泛青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有很多新词,这些新词以及新词翻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片新天地。既要翻译得原汁原味,又要能重现词汇的意境。文章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专有名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提到的“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