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分配方式的改革要从以按劳分配为主转向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本探讨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在今后的改革中,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正确运行的基本保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具体是通过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两方面得到贯彻的。在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同时 ,必须采取相应改革措施 ,注重解决好由此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配,曾经点燃了中国经济改革之火,十余年来,几乎经济领域中的每一项改革都是以分配的变革所启动的,它在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社会主义分配格局中按劳分配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不可否认,“按劳分配”所奉行的分配原则较之“按要素分配”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时代的进步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按劳分配又屡受挫折,四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实行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变成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同义词.而在改革的进程中,一切分配的改革又都是打着按劳分配的旗帜进行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统统盖上了按劳分配的印记,按劳分配不断地被曲解和责难,特别是在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4.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的分配原则,它既坚持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特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在存在基础、分配客体、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和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能有效弥补按劳分配的现实不足,有助于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高级中学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与政策指导下,按照尊重历史、兼顾公平,按需设岗、按劳分配,效率优先、优质优酬的原则,落实各类人员的工资标准,同时,还要具备人事制度改革、严格的考核监督和积极的思想引导等条件才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需要端正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的必然性、形式、对象、优越性及过渡性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对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及劳动收入这三个概念经常混淆。按劳分配,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同时又指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新的全面概括,从而为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开拓了宽广的前景.一、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实践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列宁、斯大林发展了“按劳分配”学说,并在苏维埃建立和实践了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萨伊发展了斯密的要素决定价值论,提出了要素分配理论。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上可以建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设想。即把分配分成两个层次,各个层次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采取按要素分配原则,再分配采用按劳分配原则,并使这两种分配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达到最终分配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这一新的分配理论,标志我国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如何正确实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如何正确对待新的分析制度所带来的收入差距相对加大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分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分配问题开始分析,目的是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这种分配制度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差别,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价值分配寻找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新的观点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度还不成熟。因此,在分配领域,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而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就是说除了按劳分配这个主体分配形式外,还有按资分配 (包括按资金和资本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及利息、股息、风险补偿等非按劳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是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关于它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4.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对象不是国民收入,而是个人收入;从市场经济一般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相结合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主次关系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不是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否定,而只是使其具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只能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能用要素贡献论来解释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5.
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它反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它是市场配置劳动力商品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主导,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从属于按劳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又能做到合理分配资源。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企业坚持按劳分配还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一分配原则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讲,是指把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其它经济成分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二是就公有制企业来讲,是指先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利润部分再按劳和资金、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在公有制企业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这第二层含义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现阶段根本不具备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表述的是与马克思不同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即按劳动力贡献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是以产品经济为其实现条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有制企业,因其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普遍采取的是按要素贡献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因此,将按要素贡献分配确立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和基本制度,取代现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既与现实中实际采取的分配方式相吻合,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和客观要求。十六大提出的按要素贡献分配的立论基础,将要素按贡献分配确立为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并不意味着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其所有支付报酬,分配的依据是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对自己的劳动力也具有所有权,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不同于马克思描述的按劳分配,应该把按劳分配纳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范畴,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大致可分为按投入的活劳动分配,按投入的物化劳动或投入的劳动成果分配,按投入的风险分配,按投入的自然垄断性资源分配,按生产经营成果分配五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