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评选三好学生时,虽然有学生民主推荐。这一环节,但在评价内容上更多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只注重语、数成绩。这种狭隘的评价方式,随意把学生选择分类(“聪明”或“愚笨”),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非理性因素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不协调。更有人认为“三好学生”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参与调查的672名学生中,有174人认为“不公平”,占了25.9%。由此看出三好学生评选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非改不可。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三好学生“申报制”,收效不错。  相似文献   

2.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三好学生"评选去留的问题,多有争议.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公开提出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在社会引起广泛争议.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也发起提案,称"三好学生"评选会在学生中间产生不正当竞争,侵蚀儿童心理,建议中小学停止评选"三好学生". 这些新闻的出现,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网友赞成停选,表示早该停止把学生分等;有网友建议保留,认为激励成长的传统没什么不妥;还有人认为……"三好学生"评选何去何从,一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了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前约一年半时间取得的卡特尔16PF测验结果,对普通大学生(1731人)、三好学生(47人)、优秀学生干部(44人)的人格特点进行了比较,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1、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三好学生的人格特点具有多重协调与平衡的特征(或优势),这使得三好学生取得了更好的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效果。2、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优秀学生干部具有更为出色的社交公关素质。3、与优秀学生干部相比。三好学生更象扎实做事、懂事听话的“好孩子”。4、人格特点在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大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为了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选.自此,揭开了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讨论.为什么对青少年学生进步起到过非常积极作用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如今会受到如此沸沸扬扬、轰轰烈烈的争论与质疑?"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出了什么问题?"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究竟该"存"或"废"?对待这些问题的讨论应持积极与慎重的态度.本人对于"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作了一些浅显的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据去年《南方日报》报道,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三好学生"评选。顾会长认为,这样会"过早给我们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消息传出,顾会长的这番言论立刻引发了人们对"三好学生"评奖制度的关注和争论。媒体评论纷纷指出,对于"三好学生"不应单纯地讨论其存废,而应改革其评选内容,保证评选的机制和程序的公正、公平,克服在加分、保送等利益驱动下的"评选腐败",回归"三好学生"本身的激励意义。"三好学生"评选是废还是改?请大家踊跃发言,说说你们的看法,亮亮你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何勇 《教育》2012,(7):5
"三好学生"称号本是表扬、鼓励先进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原则上人数不能过多。一个班级人人都有奖,人人都是三好学生,出现三好学生泛滥现象,显然背离了评选三好学生的本质和目的,失去了三好学生应有的激励意义和作用,形同虚设,与取消三好学生评选没有本质上区别,引起家长的强烈反响也就不足为怪。不过,三好学生现象其实既非个例,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怪相,而是在很多中小学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早在几年  相似文献   

7.
纯洁的童心     
“六一”到了,又要评选“三好学生”。我们班只有4个名额,真是愁死了!我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勤于锻炼,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所以,我班在学校的各项评比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三好学生标准的何止4个,恐怕给10个也不够。而且,这些优秀的学生真的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低,一时间让我难以取舍。于是,下午的队会课上,班里进行了民主选举,用投票的方法选出4名三好学生。选举之前,我对同学们说:“一会儿我们要评选出4名三好学生,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同学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比较好,选出你心目中最合格的…  相似文献   

8.
正"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检验着教师的管理智慧和人文素养,评选活动断不可成为一台"政治秀"或"小部分人的舞台"。于是乎,在评选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让结果"名副其实",而非"形同虚设"?综观眼下的"三好学生"评选,有的只以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定,导致学生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有的以教师的"胃口"为导向,滋生一部分学生"阿谀奉承""拉帮结派"的不良习气;更有甚者,在社会外力的介入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偏重于智育,看重分数,评选中限制名额,三好学生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则置身于争创三好之外。因此,争创三好活动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作用。为发挥评三好学生的导向功能,使之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我校进行了改革三好生评选办法的探索。1995年,我校参加市区跳绳和踢比赛的学生几乎囊括了集体和单项奖项的前3名。对这些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怎么奖励,是给物质奖励还是作为条件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呢?我们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他们一致选择了参评三好学生。可见,三好学生在学生心…  相似文献   

10.
【原创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对于“三好学生”评选去留的问题,多有争议。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公开提出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在社会引起广泛争议。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也发起提案,称“三好学生”评选会在学生中间产生不正当竞争,侵蚀儿童心理,建议中小学停...  相似文献   

11.
为使每学年—次的“三好学生”评比活动真正地成为推动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力.我们针对当前改革的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以往“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根据本系统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办法进行了改革.一年多  相似文献   

12.
形成创造性思维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能将知识由此转化为能力。不注意或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使费尽心力仍难以使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实际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因而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极其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正"谁是全国最有名的学生?""三好学生。"看到这样的对话,你有没有会心一笑?三好学生的确是校园里响当当的存在。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三好学生的评选。虽然评选没有统一标准,但大体要遵循"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方面的标准。可是,已"年过五旬"的三好学生评选,后续之路并不顺畅。【新闻】三好学生称号废止引发一地鸡毛2013年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宣布:从2014年起,中小学将不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基层教育部门是否评选"三好学生"由其自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时常有关于取消评选“三好学生”的议论。尤其是2004年5月,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后,关于存废“三好学生”评选的议论再次热烈起来。为了让人们对“三好学生”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本文专门考察了“三好学生”的由来及其带来的问题。由于“三好”问题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密切相关,这里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5.
2要点剖析2.1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注意:性质(2)是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没提到同一个整式.  相似文献   

16.
Unit13 1.keepout(使)不进入 2.prosandcons赞成与反对 3.aimat瞄准.对准 4.forinstance例如.  相似文献   

17.
观察能力是其它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客观事物的属性,积累足够多的表象,就无法(或不能很好地)进行抽象概括、想象、逻辑思维。放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是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第一步。我们的做法是:1尽可能多地将观察材料引进课堂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必须有观察材料,否则观察活动无法进行,观察能力也无法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可不必进行观察,其实不然。日常经验固然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理性认识的基础.但这仍代替不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三好学生"评选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问题,在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这种评选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公,家长就会不满。通常来说,"三好学生"的评选都比较注重一段时间的终结行为,而不是过程性的评价,所以,家长和学生自然会有不同意见,实属众口难调。为规避这些,我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中,采取的就是过程性评价,让"三好学生"自动生成。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一、"三好学生"的品质设定通常的"三好学生"其实是"一好学生",成绩一项通常会成为评判的终极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师专教育学教材现状总体上,师专教育学教材经过改革和建设获得了不小进步,但现状仍不能使人满意。(一)层次不明。对师范公共教育学教材的普遍看法是,中师教育学教材比较好,师专教育学教材比较差。这是因为:(1)中师有全国统编教材,很好地把握了中师的层次规格,适合了中师师生的教学需要,体现了中师的培养目标,师专则没有。(2)师专单独或联合编写的教材,由于编者水平高低不同,所在学校实际不同,编写动机不同,甚至有人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而去编一部教材,所编教材中就难免东拼西凑的现象。这不但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体层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大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为了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选。自此,揭开了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讨论。为什么对青少年学生进步起到过非常积极作用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如今会受到如此沸沸扬扬、轰轰烈烈的争论与质疑?“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出了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