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夸饰恒存 夸张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即夸张, 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古时又叫夸饰、扬厉、增语、激昂之语等。早先人们多半把这种修辞手法理解为夸大,往大处说。随着语言和艺术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故意缩小事实也属言过其实,在诗歌创作中同样可以我到许多生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从"增"、"增语"、"增其言"、"增其文"到"夸饰"、"甚言",再到"激昂之语"、"激昂之言"、"情至之语",再到"形容"、"扬厉格",最后到"夸张",人们对夸张的认识从古代简单朴素的创作手法发展到现代纯粹的修辞格。纵观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将"夸张"这一称谓的形成过程梳理为发轫、发展、成熟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以期更加具体明晰地了解夸张辞格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3.
初唐诗人杜审言狂傲不拘,好“大言”,主要表现在言辞矜诞虚妄,对雄伟壮美意象的追求,夸张艺术手法在诗中的大量运用等方面。杜审言好“大言”是对其狂放不羁之文人心态的反映。其好“大言”对杜甫人格和诗风的奠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白好大言,在诗中常常表现为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以及爱用艺术变形的手法,还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意象的追求,因而形成其诗豪放飘逸的风格和瑰奇宏阔的美学特征。李白喜好大言主要跟他粗犷豪爽的个性和浪漫的气质密切相关,跟唐人豪迈自信、说话夸饰的社会风气紧密相关,还跟传为宋玉所作《大言赋》、《小言赋》和南朝至唐流行创作《大言诗》、《细言(小言)诗》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太白诗豪放飘逸,承屈骚传统,咏之有飘扬欲仙感。飘扬所在为气奇、气逸和气壮。气奇,夸张浪漫,用数字夸饰语言,营造天真浪漫的意象;气逸,超脱淡泊,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然;气壮,乐观自由,体现其豪迈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2,(12):36-37
夸张,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有哪几种类型?它要遵循哪些规律?且让乐燎原老师为你娓娓道来——诗法指津所谓"夸张",又称"夸饰""饰言""铺张"等,是指诗词作者借助于艺术想象,有意"言过其实",即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合情合理的扩大或缩小,借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传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夸张的艺术手法在古典诗词作品中的运用,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扩大夸张即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的描述。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尽量把事物往高、大、多、快、强、长等处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新解释闻一多"诗言志"三义回忆、记录、怀抱.指出诗乃"止于心上"即记录,与拍拉图"诗言回忆"同一命题;诗即"誌",是诗人以记忆为源,用语言记录审美意象,使诗美摇曳生姿;诗即"志",乃"心之所之",诗人的心态是诗的内在形式.呼唤把蕴藏在人民群众生活矿藏的诗美挖掘出来,记忆诗美、记录诗美、弘扬高尚诗美,表现崇高理想,显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8.
李白诗歌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夸张手法的运用。夸张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并借助想象 ,抓住对象的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 ,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增强艺术效果。一、视觉上找相似点。即将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事物与想象中的描写对象加以对比 ,找出它们彼此相似的地方。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李白把看到的瀑布“疑是银河”是因为(1)它们形态相似。银河和瀑布都是“河” ,都是“水” ,在夜空和阳光下都会形成条状的光带 ;(2)它们颜色相似。银河与瀑布均为白色 ;(…  相似文献   

9.
我看刘兰芝     
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诗总是给人一种清新空灵之感。其诗手法新颖洒脱.主要表现一种感觉和情绪。孤独就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感觉。但诗人笔下的孤独却新颖别致.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另外,诗人也通过这首小诗告诉人们: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把心态放平.它可以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0.
漂泊的身世与超越的情怀--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认为沧桑之感、超越情怀、纯诗意向和边缘处境为其创作心态四要素,是漂泊的身世,塑造了他们的时空意识,超越的情怀,则表现了他们的化精神,因而高扬的诗意转化为诗人们对家园的诗思、对生存的诗情、对贯通的诗想,诗人们为了超越生命中的悲剧而去追求纯诗,以意象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伊甸园情结;他们那种充满了沧桑之感的边缘处境,便成就了创世纪诗社颇具重构意味的史册蕴涵。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世纪诗社推出“大中国诗观”的化整合意向,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他们力主对中国诗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艺术使命感,便不难发现这一诗人群体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尊题,是唐诗中的炼句之法。诗人为了强化自己的个性色彩,追求情感抒写之真挚感人的艺术勉力,往往会别具匠心地营造一组具有映衬关系的诗句,并以大大贬抑某事物的方式,达到极力褒扬主体事物的目的,这种“弱彼以强此”的句法,即诗家所说的‘等题”。尊题手法,属于一种特殊的夸张。其特殊性,表现为它是以对生活真实作变形夸大处理的技巧来获得艺术真实的。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切不可将诗歌的艺术真实机械地对应为作者的生活真实;否则,将会闹出缘木求鱼反失其旨的笑话。譬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有这样两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  相似文献   

12.
尊题,是唐诗中的炼句之法。诗人为了强化自己的个性色彩,追求情感抒写之真挚感人的艺术魅力,往往会别具匠心地营造一组具有映衬关系的诗句,并以大大贬抑某事物的方式,达到极力褒扬主体事物的目的,这种“弱彼以强此”的句法,即诗家所说的“尊题”。尊题手法,属于一种特殊的夸张。其特殊性,表现为它是以对生活真实作变形夸大处理的技巧来获得艺术真实的。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切不可将诗歌的艺术真实机械地对应为作者的生活真实;否则,将会闹出缘木求鱼反失其旨的笑话。譬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有这样两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  相似文献   

13.
王国友 《现代语文》2006,(9):112-112
《再别康桥》是现代名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诗也使诗人获得了巨人的声誉。纵观这首诗的思想,并无特别之处,它只是表达了诗人一种极平常义极普通的离别之情。但这首诗之所以蜚声坛,经久不衰,却在于它把这种离别之情表现得至深、至爱、至美,体现了极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肖体仁 《中学文科》2006,(11):18-19
诗是抒情的艺术。但感情本身并不是诗,喜怒哀乐,如果没有具体体验的内容,这种抽象的感情是苍白无力的,不能为人感知,自然更无从使人感动。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用语言文字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外化的过程。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里说的“形象”,实即意象。意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体色彩、包含着某种意蕴而能为人所感知的艺术形象。那么何如获取意象呢?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夸饰》是刘勰论修辞手法的一篇重要文章。后世论者多把夸饰当成夸张来论述。但是,夸饰绝不能直接等同于现代修辞学意义上的夸张。二者之间的微妙差别直接决定着刘勰对这种修辞手法的概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从词源辨析入手,在古今对比中具体论述刘勰的夸饰观,并通过这种修辞手法发展的历史得出本文的结论:夸饰比夸张具有更强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16.
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是他的诗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更多出于诗人的个性和爱好,正如诗人写月,在诗人的上千首诗中,吟咏明月的就多达三百多首,因为诗人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于是月就成了诗人最亲密的朋友。而其诗中的月,各具情态,令人遐想不已。下面就粗略选些咏月诗句,看看诗人是怎样情系明月的。诗人就要离开巴蜀远游了,难免产生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最后当然是摄下了此时此刻之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中的这两句诗把秋月写活了:皎洁…  相似文献   

17.
陈家生 《学语文》2003,(2):46-46
凭借扩音器,歌手的声音可以变得更为宏亮动听;借助放大镜,人们可以看清物件的一丝一毫。在诗歌创作中,夸饰手法犹如扩音器与放大镜,诗人常常运用它来更本质地反映现实生活,更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夸饰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它是浪漫主义诗人常用的法宝。夸饰,指通过夸于词、悖于事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8.
沈德潜、法式善、张维屏等评高其倬诗歌艺术特点为"和平中正、温雅敦厚"。然高其倬以大量的北方风物入诗,即使描写南方风物,也无绮靡香软语,而是呈雄健之气。且诗人常以至大至刚、气骨强劲意象入诗,加之以夸张、想象等手法,营造雄壮劲健之境,抒雄放之气,使其诗呈雄健方刚的艺术特点。另,诗人不管是思乡行役、赠别等诗,其情感抒发多有真挚古厚的特点。而且其诗歌文辞质朴无华,非纤巧矫饰。即使诗人用典,也多为常见典故,非佶屈聱牙、晦涩难明、标新立异之典,这使其诗呈朴实浑厚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王昌龄进士及第后又中博学宏词科,被朝廷授予校书郎一职,任校书郎的王昌龄刚刚走上仕途,其诗文创作一方面体现了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方面作于此时期的宫怨诗也暗藏了诗人惆怅郁闷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作品,他早年留学法国,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追求一种朦胧飘忽的诗风,意象朦胧、含蓄.此诗写于1927年的夏天,正是"四·一二"政变后不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五四"运动中激昂飞腾的理想同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诗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飘忽朦胧的,悠长寂寞的雨巷,颓圮的篱墙,一切都是那样"凄婉迷茫".诗人把大革命失败时的那份忧郁浪漫化,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意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