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一批“以能诗齐名”的诗人,时人称之为“大历十才子”。但是,他们到底指哪十位诗人,亦即“大历十才子”的主名问题,历来有种种不同说法,有必要进行一番讨论。“大历十才子”之称,最早见于中唐人姚合的唐诗选本《极玄集》,该书李端小传云: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  相似文献   

2.
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766—779)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其诗歌内容和风格相近,形成了一个有影响的流派,人称“大历十才子”。但“十才子”实指哪十个人,是否包括李益等,早有争论,因试为“别解”。 “大历十才子”的称号及人名,最早见于《极玄集》。这是稍后于“十才子”的姚合所编的一个唐诗选本。姚合在李端名下注云:“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集中选了李端、耿(氵韦)、卢纶、  相似文献   

3.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破敌的诗,选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原诗共六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才华横溢的卢纶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见《新唐书·卢纶传》,他曾在浑瑊河(长城外,今内蒙中南部)元帅府任判官,这六首诗想必就是当时之作。不料有位已故的著名数学家生前对此诗发过异议,这位数学家曾用一首唐诗与“四人帮”在川的黑爪牙作斗争。那位女爪牙不通数学。他只得跟她耍弄文学  相似文献   

4.
唐朝中期有一个诗人群体,文学史上传统称为"大历十才子".首见于<旧唐书>卷163(李虞仲传):李端"大历中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但未全举十人之名.这十个人是谁,古书上的说法不尽相同.<新唐书>卷203(文艺下)云:"[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相似文献   

5.
卢纶与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诗歌唱酬殷勤.《送李端》一诗又列严维名下,据考当属误入.又,卢纶籍里亦有歧说,据考应以河东蒲人为准.诗中异文不少,均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6.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梦中得佳句     
唐朝诗人钱起,字仲文,天宝进士。他同卢纶、吉中孚、韩翊、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沛、夏侯审、李端,号称大历十才子。他在天宝十年,省试登进士第一,省试诗题为《湘灵鼓瑟》:  相似文献   

8.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了由盛而衰的剧变,也给唐代诗歌划出了前后不同的变化轨迹。严羽据此把这一阶段的唐诗分为“盛唐体”和“大历体”,并注明“大历体”即“大历十才子之诗”。本文根据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实践,并结合代表大历年间诗歌风尚的《中兴间气集》的选录标准,具体考察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倾向,为进一步探讨大历诗风的演变提供逻辑性、实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了由盛而衰的剧变,也给唐代诗歌划出了前后不同的变化轨迹。严羽据此把这一阶段的唐诗分为“盛唐体”和“大历体”,并注明“大历体”即“大历十才子之诗”。本文根据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实践,并结合代表大历年间诗歌风尚的《中兴间气集》的选录标准,具体考察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倾向,为进一步探讨大历诗风的演变提供逻辑性、实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重要概念。中唐前期“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清”理念的文笔实践。他们的山水诗体现了清静、清冷之美,田园诗显示了清淡、清纯之美,现实生活诗蕴含着清闲、清苦之美,心境感悟诗表达了清空、清虚之美。十才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其诗歌中塑造出这种美。这些诗作中的“清”之美,不仅继承了前人诗歌中“清”方面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后世对“清”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历十才子”诗歌中“清”之美在古代文论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唐的边塞诗自有其独特成就与审美价值,以“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为例,其诗作中虽多应酬之作而失之于“浮”,但其边塞诗却能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由此亦足证中唐的边塞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今天写一首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宣传途径得以发表。那么唐代诗人的浩瀚诗篇,在当时是如何发表的呢?1.即席赋咏大历年间卢纶、李瑞等所谓的“十才子”,经常奔走于豪门权贵、王公贵族的宴席,当场赋咏、朗诵自己的酬答附和之作,因而名声大振。2.呈示寄赠这是当时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赠”“寄”为题,但也是赠送别人的。有些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如杜甫的诗友苏涣,就曾到杜甫的船上,当面把自己的诗吟给杜甫听。3.投诸名流唐代许多举子文士为了获取声誉,…  相似文献   

14.
今天资讯发达,一首好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宣传途径得以发表。唐代那么多诗人的浩瀚诗篇,是如何发表的呢?即席赋咏:大历年间卢纶、韩翃、李端等所谓的“十才子”,经常奔走于豪门权贵王公贵戚的宴席赋咏、朗诵自己的酬答附和之作,因此而声名大振。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亦是即席赋咏之作。呈示寄赠:是当时唐代最普遍、最通俗的方式。如诗仙李太白的《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赠”“寄”为题,但也是赠送别人的。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杜甫的诗友苏涣,就曾到杜甫的船上,当面把自己…  相似文献   

15.
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以诗赠之》中“李评事”有职无名,不知为何人。文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年龄、任职、诗文成就等三方面论述了“李评事”可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  相似文献   

16.
司空曙是“大历十才子”中的重要一员,其现存诗歌中有41首涉及寺庙、僧侣、佛学术语等佛教因素。司空曙所受佛教影响,一方面源于唐朝崇佛风尚的浸润,一方面源于诗人对前人“吏隐”思想的沿袭。司空曙的涉佛诗,从题材上可分为赠别类、游历访遇类、题咏类。司空曙的涉佛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用语浅近、意境超妙,闲淡清静、真切感人,天然浑成、不饰雕琢。研究司空曙的涉佛诗,可从细部了解大历诗歌的艺术风貌,并深入了解大历时期佛教对文学作品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小读者》2010,(3):51-51
我们今天写一首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宣传途径得以发表,那么唐代诗人的浩瀚诗篇,在当时是如何发表的呢? 1.即席赋咏 大历年间卢纶、李瑞等所谓的“十才子”,经常奔走于豪门权贵王公贵族的宴席,当场赋咏、朗诵自己的酬答附和之作,因而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18.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中叶(唐代宗大历、建中直至贞元前期,亦即文学史上所称的“中唐”前期)一个诗派的总称,包括钱起、韩翃、卢纶、李端、耿(氵韦)、司空曙、崔峒、吉中孚、苗发、夏侯审等十位诗人。①他们的诗歌较少反映社会现实,大都抒写个人生活的种种感受,缺少思想深度,艺术上也不及初盛唐诗歌,但却能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清人吴乔曰:“初盛大雅之音,固为可贵,如康庄大道,无奈被李、杜诸公塞满,无处下足,大历人不得不凿山开道,开成人抑又甚焉。②精当地指出大历时的诗歌具有与初盛唐诗不同的艺术风貌。十才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一,他们抒写感情,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抒发,而是偏重于作较为精细的心态描  相似文献   

19.
卢纶的生平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纶,字允言。中唐著名诗人,清王士禛称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话》卷四)。 卢纶一生,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其生平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玄宗、肃宗时期(二十三岁前):读书避乱,“行旅诗”引人注目。(二)代宗时期(二十四至四十一岁):宦海浮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三)德宗时期(四十二岁  相似文献   

20.
郑谷卒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达津认为郑谷卒于梁开平五年(911)春,赵昌平定为“910年或年后”,然考察郑谷诗友齐己诸作,上二说,有不妥之处。 齐己《宋高僧传》卷三十有传:“姓胡,益阳人,秉节高亮,气貌陋劣,幼儿捐俗于大沩山寺,聪敏逸伦,纳圆品法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爱乐山水,懒谒王侯,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卒有《白莲集》行于世。”《白莲集》中现存题赠、伤悼郑谷作品十七首:《和郑谷郎中看棋》(《白莲集》卷一。以下凡引《白莲集》只标卷数)、《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卷一)、《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卷一)、《永夜感怀寄郑谷郎中》(卷一)《寄郑谷郎中》(“高名喧省闼……”卷二)、《伤郑谷郎中》(卷二)、《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卷二)、次韵呈郑谷郎中》(卷二)、《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卷三)、《寄郑谷郎中》(“诗心何以传……”卷三)、《寄孙呈郑谷郎中》卷四、《寄西山郑谷神》(卷四)、《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卷六)、《寄郑谷郎中》(“上国谁传消息过……”卷八)《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卷八)、《寄郑谷郎中》(“人间近遇风骚匠……”卷十)另有《题郑郎中谷仰山居》(《全唐诗》卷八四四),《白莲集》未收,因与《江上望远山呈郑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