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三首同题的《望岳》诗,分别咏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时间各不相同,登泰山之作是青年时期所写,而西岳诗是杜甫四十多岁时的作品,南岳诗则是诗人晚年漂泊荆湘时完成的。三首望岳诗,虽然写的都是登临名山的感受,但由于诗人生话经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重读杜甫诗《望岳》,感叹之:历代咏颂泰山的诗篇都无法与这首《望岳》诗相比拟,仇兆鳌"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本文从诗篇各部分分析入手,感知"气骨峥嵘体势雄浑"之气魄。  相似文献   

3.
刘珊 《语文知识》2002,(1):44-44,41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杜甫赴洛阳应进士举落第后漫游齐赵一带,游泰山时作了这首诗。全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教出版社1994年版国家教委中等专业学校八五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对这首诗的注释有两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到洛阳举进士不第而归。于是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过起“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途中写下了这首《望岳》诗。此诗题目虽为《望岳》,但全诗无一“望”字。细读精思,句句是写向岳而望,追随着时空的变化,沿着心理的轨迹,由现在望岳而遐想将来的登岳,从而描绘出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勾画出泰山磅礴的气势,苍翠葱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全诗用一个设问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相似文献   

5.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有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一首,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中“三十”,一般注者多持“三十”为“十三”之说。如林庚、冯沅君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注为:“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潜自太元十八年(393)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次年作这诗,正好十三年。”课本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7.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唐·杜甫《望岳》 [赏读]诗题中的“岳”即指五岳之尊的泰山。《望岳》是一首五言律诗。这两句是诗的尾联。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诗意是,只有登上泰山的顶峰,你才看得见群山在它脚下显得多么矮小!诗句流露出不怕困难、藐视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有所作为的雄心和气概。现在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非凡的抱负,立志要超越众人,领导群伦。  相似文献   

8.
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人们说话写作常常引用古人语句。例如: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首段在叙述作者登泰山的宿愿时引用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个诗文句子。前者出自《孟子·尽心上》,后者出自杜甫《望岳》诗,都是说  相似文献   

9.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10.
《雨中登泰山》一文,给杜诗《望岳》中“齐鲁青未了”一句的注释是:向南北两边看,都看不尽泰山的青色,形容泰山的高大。笔者认为注释尚须商榷。 “向南北两边看”的立足点很模糊,照字面理解,其立足点当为“泰山”,如登临泰山向南北两边看“都看不尽泰山的青色”,并不能形容泰山的高大,而只能形容其范围广,占地面积大。如果立足点在齐、鲁,向南北两边看,方向交代不清楚,意义模糊,实在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1.
七、《泰山刻石》拓刻的流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曾先后刻石七处。及二世立,又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现大都湮没无存,唯存《秦琅琊石》(见图版3)86字和《泰山刻石》10残字,为历代学者视为珍宝。因此  相似文献   

12.
<正>在登临泰山的过程中,一路观赏众多古今摩崖刻石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和《纪泰山铭》两处巨型摩崖刻石,气势恢宏,令人震撼。《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简称《泰山金刚经》(图1),北朝时期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经石峪山谷的花岗岩溪床,明代隆庆年间万恭在旁刻有"曝经石",故此摩崖又有"晒经石"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其没有题记、刊刻年月和经主、书丹者姓名,后经金石专家考证,书者有可能是北齐书家僧安道一。尽管书刻者无定论,但并不影响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后人的关注喜爱。  相似文献   

13.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疏证》颇有误漏。对"晋平原相陆机"、"其源出于陈思"二句的《疏证》补正如后:1.《疏证》所引"曹旭《诗品集注》校云"以下文字,不是曹旭校文,而是张锡瑜《钟记室诗平三卷》之校语。2.陆机任职有作"平原相"者,有作"平原太守"者,有作"平原内史"者,《疏证》谓"不能确定何者为是"。按三者是互称,可通作。3.《疏证》谓"陆机诗今存104首,其中五言诗60余首"。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陆机诗120余首(含残句),其中五言诗80余首(含残句)。但逯氏还漏辑《答潘尼诗》(四言)一首。4.《疏证》赞同曹道衡说:陆机是"吴郡吴(县)人(即今苏州人)"。按陆机是华亭人,但未见历代《地理志》说华亭属吴县。5.《疏证》述陆机诗之体源节,还有两处"硬伤";同时,此节可补者尚有不少。  相似文献   

14.
徐北文先生博学多识 ,文史兼通 ,在许多学术领域都有所建树。现在请允许我就先生在历史文化领域泰山文化、大舜文化、齐鲁文化和济南文化的研究作一评介。《诗》云 :“泰山岩岩 ,鲁邦所瞻。”先生祖居泰安 ,又是位服膺人文主义的学者 ,对泰山仿佛有着一种异乎常人的深深的情结 ,故而命其书斋曰“望岳楼” ,曰“海岱居” ,晚年又腾出部分精力研治泰山历史文化。其实 ,先生研治泰山历史文化也是有深厚的家学渊源的。先生外祖王公建屏先生终身致力于收藏整理乡邦文献 ,辑有《泰山丛书》4 4种 ;父亲芝房先生曾主持整理泰山文献征集室 ,刊印泰安…  相似文献   

15.
登上山顶     
学了杜甫的《望岳》一诗之后,我对泰山有了更多的了解。它是五岳之首,它的雄浑壮丽让我着迷,我真  相似文献   

16.
文友姜丰荣先生,多年精研杜甫《望岳》诗,别有会心,另创新解,撰成《对杜甫〈望岳〉诗注释的几点异议》一文,曾于去年质诸笔者.我之复函虽粗陈异意,却仍建议请勿轻弃己见,并促其发表.此文已刊于《岱宗学刊》1998年第1期(哲社版).诗文鉴赏为主观性极强的精神活动,所谓“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姜斋诗话》),见仁见智,自不能免.所以,便有“诗无达诂”的古训.罗大经则主张,读诗要“胸次玲珑活络”(《鹤林玉露》).有道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而诗人已逝,古意难追,知音其难哉!因此之故,我在奉函中,曾特意提请姜先生慎言“杜诗本意”.无论如何,人们只能无限切近“本意”,而决不可能完全重合.  相似文献   

17.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诗题“望岳”,是未登上泰山时望山而咏,这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全诗洋溢着诗人的青春气息,表现出诗人的远大胸怀。诗魂是一“望”字。诗贵含蓄,此诗句句写“望”,而句句未出现一个“望”字。望岳由远而近,从朝到暮。首句中“岱”是泰山的别名。“宗”,长也,  相似文献   

18.
徐芸菁 《作文》2023,(16):31-32
<正>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诗题可作为鉴赏古诗的突破口,巧用诗题了解诗词信息,感受诗词情怀。一、诗题的作用首先,诗题能揭示诗歌叙述的主要对象或内容。如《观沧海》《望岳》这两首诗,诗题直接明了地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前者以作者“观沧海”的所见所闻来写自己的所感;后者抓住杜甫“望”泰山,多角度描绘所看到的泰山,最后同样表述自己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教师博览》2010,(4):61-61
孔子曾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从这个典故中诞生了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06年4月在美国白宫的晚餐宴席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吟咏了这句诗。  相似文献   

2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朋友,你听过这句诗吗?这句诗来自杜甫的《望岳》,因为生动地体现了五岳之首——泰山的大气磅礴(pang bo),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内,山体雄伟,景色秀丽。春秋时期,孔子曾登上泰山,发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足见泰山的豪迈、雄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