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汉武帝即位之初,儒家学者同以窦太后为代表的黄老学派开了针锋相对的,以方由学术之争发展为对政权的争夺,建元元年冬十月,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文学之士,结果所举之被丞相卫绾全部黜退,这是窦太后对儒学改革人士的第一次打击,六月,汉武帝任命窦婴为丞相,田Fen为太慰,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打击朝中保守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建元二年冬十月,窦太后突然发动政变,将改革派人物全部黜退,政权重归保守派之手,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汉武帝又罢免了全部保守派人士,正式开如了内改制度、外兴功业的有为政治,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上了汉代统治思想的宝座。  相似文献   

2.
汉初统治者采用黄老学说作为治国之圭皋。集中体现黄老思想的《黄帝四经》是研究黄老学说的重要典籍,其中的《经法》篇对于法制的具体阐述集中体现了黄老学说的法律思想。其余各篇中也有法律思想的具体表述。《黄帝四经》的法律思想同儒家法律传统之间存在诸多契合点,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后世的发展中,黄老思想已融入以儒家为主流的帝制政治法律思想体系之中,并成为后世一些具体法律制度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史记》记载太公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是司马迁依据黄老思想对吕尚倾商活动的总结。阴谋思想出于黄老学,司马迁深受黄老学思想影响,他认为吕尚修德和等待时机等行为符合黄老阴谋之说。吕尚行阴谋的说法出自深受黄老思想影响的《六韬》,司马迁熔铸自己对历史的理解,重新塑造了太公形象。  相似文献   

4.
黄老思想指导了西汉前期的主要政治活动,汉高祖及其后继者所采取的"与民休息"政策,其实质就是黄老"无为"政治的集中体现.由于"无为"政治的持续推行,以至于在景帝末武帝初年出现了百姓丰衣足食,国家府库余财的繁荣富足局面.黄老"无为"政治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都能从消极处世的黄老思想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5.
黄老思想的产生、发展、兴盛集中于战国中期到两汉初二百多年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黄老思想作为两汉官方思想虽然为儒家思想所替代,其影响却并未消失。特别是黄老思想在两汉之交和东汉末的再度复燃,更对两汉间人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点常常被人们忽视。汉乐府诗歌除却一些来自庙堂之外,均来自民间,因而它具有极大的思想包容性。如果仔细分析汉乐府诗歌的题材内容和美学艺术,就可发现黄老思想在其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道家黄老之学在东汉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的明确提倡,但经过西汉二百余年的影响,黄老之学非但远远没有消绝,在东汉初年动乱初平之际,实际上得到了统治者的格外青睐,黄老思想提倡的为政原则得到运用,黄老学者受到尊崇,由此造就了东汉初年的稳定和繁荣,在以后的政治中也始终可以看到它的踪影。黄老思想作为一股潜流,已深深渗透到东汉政治之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佛教艺术萌发于东汉晚期,西晋八王之乱,南北分裂,传统的汉文化中心南移,于是佛教艺术分为两系。南朝佛教艺术继承汉代和三国吴地文化传统,东晋时即初具规模,宋、齐间得到发展,梁时最为繁荣。常见佛像与神仙、儒圣合壁。这反映了中国佛徒的黄老神仙和尊儒思想奉祀佛陀的观念。造像的魏晋玄学为艺术美的准则。以“秀骨清像”、潇洒超脱为佛陀之“好相”,技法承袭汉画之传统,造型线条笔力顿挫,一点一拂,  相似文献   

8.
汉代“无为”思想承先秦“无为”思想而来,但有它新的特点。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高祖到景帝末,“无为”思想被付诸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武帝建元、无光间《淮南子》和《论六家之要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先秦以来的“无为”思想作出了总结和发展;儒家独尊、黄老失势后,“无为”思想在政治方面巳无突破性进展,但在宇宙观和人生观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兹略述如下。一、黄老派实施“无为”后的成效及局限汉高祖初定天下,儒生陆贾就从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从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  相似文献   

9.
无为思想作为战国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共同“母题”,并非专属黄老道家,除黄老学派外,尤以儒家。无为思想最为突出。在汉初政治中,首先提出无为的陆贾不仅继承了儒家无为思想,而且在这一思想的时代改造中,将周公拉到了无为范畴中,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儒家的礼乐教化。由于刘邦的离世,吕后对陆贾加以排挤,这一思想逐渐转为黄老无为,其中完成转化最为重要的人物是曹参,在治齐的过程中,他抛弃了儒家无为,而采纳黄老无为,并最终推至全国。黄老的上台既是当时具体政治环境的综合后果,其思想特点也决定了它左政治峰活巾的暂时牲.  相似文献   

10.
“黄老”是黄帝、老子的简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因此,《史记》是研究黄老历史的文本依据。对黄帝、老子的尊崇孕育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运用于政治形成黄老道德之术。“黄老”是道家思想发展的产物,其特征在于学术与政治的联姻。  相似文献   

11.
汉初的黄老思想属于什么性质,这本来是史学界可以讨论的学术问题。但“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大搞影射史学,把黄老思想也纳入他们所谓“儒法斗争”的框框里,胡说什么汉初黄老思想是“道表法里”,其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西汉社会还存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等等,进而影射我们党的老干部都是复辟派。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炮制过不少黑文章,对历史进行了无耻的篡改,现在必须加以揭露和批判。为了澄清历史事实,我们试就汉初曹参作个大概的分析,看看当时的黄老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它反映了什么问题,奉行黄老思想后,汉代的政治思想又有哪些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黄老学术兴盛于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的近二百年间,出现过许多学者与相应的学术著作,但到今天能看到的却已经不多了。从司马迁父子共同写作的《史记》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带有某些黄老苗头的先期人物和黄老标本人物。因此,《史记》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黄老思想、黄老人物的载体。司马迁根据自己对历史、对社会的理解,有选择地接受了黄老思想的若干方面,并有所发展:在政治上赞赏清静无为;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农商虞四者并重,以及"善者因之"的宏观管理理论;在法律上主张公平执法,权不逾法;在军事上重视战争的正义性与奇计诈谋相结合;在生死观与处世哲学方面对黄老思想有重要突破。因此,司马迁以及《史记》应该在黄老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黄绾对阳明心学既有本体论上的继承发展,又有工夫论上的批评修正。他的本体论思想仍以心学为基础,在以心为本体的前提下,以艮止存心;在工夫论方面,黄绾以强调功效、学与思、天性人情之真来修正王学。黄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学内部一种新的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14.
史学界认为,西汉伊始,黄老思想就与社会现实结合;汉初“与民休息”政策,产生于黄老思想的指导,而黄老“无为而治”理论,则来源于陆贾的主张。本文以新的视角,具体分析了陆贾思想的倾向、影响及黄老思想在汉初的实际流行,对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产生,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谶纬河洛说是汉代颇有影响的学术思想。首先,它以河洛地区为帝王受命的神坛中心,从而突出了三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它又跻孔子于河洛圣王受命之列,因之使三代文化传统通过儒学主导而被理想化。其次,谶纬河洛说是对汉武尊儒在文化思想上的总结推毂,它为武帝尊儒之后的中国文化定位,从思想理论上提供了论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16.
刘向的黄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是道、法结合,兼采百家,用道家的哲理论证法家的政治主张。西汉后期名的思想家刘向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他的德主刑辅的教化思想、清静无为的为政策略,是对黄老思想的演绎和深化。这些思想有宝贵的现代价值,可以为我们的社会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汉朝最初的百年之间,统治者所采纳的统治思想大体上是从黄老思想转向阳儒阴法。这种变化既与黄老、儒家和法家三家思想各自的特点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统治者个人的特点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西汉初期,统治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实行了名的黄老政治。史学界对于黄老政治研究尤其在黄老政治的解释,实行的起始时间等可谓聚讼纷纭。本通过对黄老思想的主旨,汉初黄老政治的具体分析等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黄老政治起始于汉高祖时期,从而修正了其源于汉惠帝时期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9.
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是赵宋政权确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是把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的。然而,从宋初对儒佛道的政策,儒家政治思想在宋初的地位及儒家政治思想在宋初的实践等方面来看,宋初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而非黄老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为主。他常年精心研读儒家经典,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他的基本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儒忠君思想、忧患意识、经邦治国思想、"经世致用"的创作思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