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的作品创新根植于他超乎寻常的思维方式。郑板桥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睹物思人、思前想后是他思维的首要特征。他提出了乱丑为妙、宜少宜短、兰不排棘等观念,倡导开放思维、动态思维、多维思维等系统思维方式,并运用于文学与艺术的创作实践。郑板桥的成就不仅归结于他的文化艺术水平,更归结于他的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术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关注郑板桥人文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同时,要关注其文化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不仅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也是重要的的思想家。郑板桥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大力赞颂田园之美。他不与人同流合污,主张洁身自好、安享隐闲之乐。他欣赏桃花源式的生活,主张心思旷远,常怀止足之欲,控制名利和欲望。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不仅书画艺术高超,学术思想丰富,其佛道之缘以及禅学思想也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当然,郑板桥的禅是一种乱禅。他喜游禅林,广泛结交佛道高人,但他并不入佛道;他讲佛理,讲道学又讲儒家之道,所以他既想出世又想入世;他特别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但又想经世泽民,常怀干一番大事业的英雄之志。当然,郑板桥三禅虽乱,而儒禅在他的禅学体系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郑板桥身上充分体现了自信、自豪、自强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体现出郑板桥尊重他人,敬重他人、爱护他人的仁者之风。特别是郑板桥瘦己谦退,不与人争的美德,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清官。在读书问题上他强调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特别是他强调读书要精选精读,要寻找贯穿串,读有特识,自竖旗帜等重要的读书观,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颇受百姓赞誉的好官。他强调去浇存厚,以善为政,主张为官者既要心存正义,公正廉明,又要有中和之宽,处事少下狠手。他坚持以民为本与为政为民的做官理念,关心民瘼,关注民生,爱民情结较重。他重视务实为民,并采取切实措施真心实意地为民兴利除弊,救民于火海,解民之急难。他还具有较强的田耕情结。他认为,"四民"之中,农夫第一,因为农夫肩负着养天下之人的责任,且农夫最为劳苦,所以为官者应当更加宽厚地对待农民。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主张人人平等。他认为"人本同根",贫富贵贱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所以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郑板桥还提出了"天道循环"的理论,认为人的贵贱都是可以轮回的。此外,郑板桥还认为,看戏要看曲终头,他由旧戏因果报应的情节安排得出"剧终之平"的结论,强调人在处于"不平"的情况下,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会实现人生之"大平"。  相似文献   

9.
郑日奎是清代初年江西文坛上一位比较有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主张是注重资料积累和对资料的分析取舍,沟通资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避实击虚,继承创新.他把散文分为经世之文、名世之文和应世之文三大类.他的经世之文如<漕运揭>、<荆关榷事记>、<西山寺记>等都关注国计民生,"鳃鳃然悯时忧民";<梅墩谈剩>是为人处世、修己治人之道的格言,亦可列入经世之文.其文风质朴平正,雅洁畅达.  相似文献   

10.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的艺术家,还是很有个性的思想家。他倡导人的主体精神,注重人的个性,追求人的自由,提出了各适其性,各全率性之天;随由性情,处事自有主张;定心定志,不惧任何打击等一系列具有启蒙意义的观念,很有见地,值得今人认真的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开启了学习自觉之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了学习领域的拨乱反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往开来中把党的学习自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我党学习自觉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90年学习自觉的历史给人以诸多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气”字,在我们中国人的话语中几乎无处不在,比如说一个人生气了,叫“怒气冲天”;高兴了叫“喜气洋洋”;如果萎靡不振,叫“泄气了”;如果精神抖擞,叫“神气十足”,等等。最典型的是,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人就是有了这个“气”才活着的。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著名平民哲学家和教育家王襞继承其父亲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主张易简,并把良知看着是至易至简之道。他要求人们在百姓日用中学习,在即事和实践中获得学问,求得真理。研究王襞的易简之道与他的日用之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理论学习的要求,掌握好理论联系实际和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襞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和泰州学派关于修身养性的理论传统,强调养心的悠然自在性。他认为养心必须保持人本有的、纯粹至精的人性与良知,防止外界的污染;他既主张满足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又反对人饱食终日而枉负一生;他要求人们襟怀洒落,率性而为,不为见闻情识所乱。  相似文献   

16.
王襞在王守仁、王艮以及历史上王充和玄学家们的思想影响下,大力倡导自然人性论。他认为天命之性就是自然之性,主张自然之谓道,提倡顺应自然天性;认为良知当下现成,不假工夫,所以不犯妙药手,提倡无为之学:他综合了王守仁、王艮等人的观念,认为良知刚健中正,纯粹至精,反对用智之私,倡导不杂纤毫意。  相似文献   

17.
正《姥姥的剪纸》一课,出自苏教版教材。笑源的文字如此清新,如此温暖,让人心醉。读第一遍,想笑,笑笑源小时候刁难姥姥的手段;读第二遍,想到自己小时候,想到自己的外婆,还有那次我不慎落水时外婆只身搭救的惊险;读第三遍,想喊,喊一声我早已去世的外婆,她和笑源的外婆何等相似,只是没有一手的剪纸技艺;读第四遍,想哭,真想哭,淡淡的幽思,淡淡的感伤,淡淡地糊在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根基深厚,到了明代最为典盛。王艮生活在明代中晚期,作为一个关心天下的平民思想家,受到道教盛行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王艮也受到了王阳明、朱熹等心学和理学的影响。加之王艮是"东西南北之人",其杂学特征使他吸收了道教的"无为"思想。他从自然人性论出发,以自然为宗,不死抱道教教义,着重吸取和强化道教思辨方式。他把"中"看成是一种辨证的"道"。所以,在王艮看来,修道关键是修"中道"。通过修"中道"而致中和。这也是王艮道学思想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以唐律为镜,以现行刑法作为观察对象,集中探讨两个时期的法律在惩治官贪和民盗方面的差别.通过比较发现,现行刑法在罪名、刑罚、立法技术、立法意图等方面均有逊于唐律的地方.唐律至今值得借鉴,现行刑法则有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凌叔华戏剧《她们的他》是小说《女人》改写后的作品,两者在故事情节和戏剧特征上相似,但在人物身份、结构布局、语言等方面皆存在差异,作品主旨也随之更改。改写后的《她们的他》在艺术上的布局更加精巧细致,更富有戏剧化的色彩,但同时也失去了《女人》原有的丰富意蕴,未能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婚姻与爱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