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迎接十七大的报道中,重大主题报道再次成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头戏".结合《江西日报》和《江西日报》旗下的两张都市类报纸--《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谈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宋若虹  陈颖 《今传媒》2007,(7):13-14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是都市类报纸的长项,而思想性强,报道角度高屋建瓴,报道形式较严肃的重大主题报道是日报所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都市类报纸较少涉足重大主题报道,或即使涉足往往也是蜻蜓点水、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3.
尹长东 《新闻窗》2006,(5):34-35
当前都市类报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其中对时政新闻的报道已经成为各家报纸的必争之地。然而,时政新闻大多属同一新闻源,得到的原料一样,想要做出各具特色的报道并非易事。而且,时政报道不比社会新闻,稍稍把握不当,就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想让时政报道既出彩,又不出格,这对大都还年轻的都市类报纸记者而言,可算是个难题。不过,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善用一些方法,都市类报纸的记者其实也能把时政新闻做漂亮。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在京召开的政协全国十届一次会议和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因此,聚集“两会”、报道“两会”,自然成为新闻传媒3月份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纵观省内外十余家报纸的“两会”报道,笔者认为:《华商报》在“两会”报道中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给我们研究都市类报纸如何处理政治新闻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都市类报纸向主流报纸的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在转型进程中,影响力大的重大时政新闻更成为许多都市类报纸的重点。但是由于稿件来源、采编力量的限制,都市类报纸对时政新闻的报道,往往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反而体现不出报纸的竞争优势。因此,每当遇到这种报道,都市报人往往感到不知所措,陷入了“创新焦虑”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因其通俗性、可读性、娱乐性强,在媒体竞争激烈的眼下,越来越成为一些都市类报纸取悦读者、吸引读者的"卖点".如何在党报上经营好社会新闻,在严肃有余、轻松不足的情况下做成出彩的新闻,是目前许多党报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上的高度 "喜迎十八大"的宣传报道,与其他主题宣传不同,其要求更高、分量更重,因此,内容策划、报道形式应出新出彩、不同凡响. 如何出新出彩、不同凡响?2012年初,《江南都市报》在总结2011年度工作、部署2012年度工作时,就将"走转改"与"喜迎十八大"的主题宣传进行组合,列入计划开始谋划,总体要求是要有高度.《江南都市报》集思广益之后,形成一个初步方案,借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平台和自身影响力,借鉴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宣传的模式,与湖南、湖北两省都市报合作,策划"赣湘鄂老区行".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都市类报纸都将社会新闻、文娱新闻和体育新闻定位为三大件。这种做法,导致都市报“贴近”有余,“权威”不足,不利于抢占高端市场。因此,如何在参与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已成了都市类报纸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9.
柳璐 《新闻窗》2008,(1):54-56
2006年,北京市科协在对北京部分都市类报纸的科学报道状况进行调查后公布了一组数据:《北京晚报》科技新闻所占比例为4.1%;《北京晨报》为3.11%;《北京娱乐信报》为2.92%;《北京青年报》为3.52%;《京华时报》为2.74%;设有每天一块科学报道版面的《竞报》比例稍高,为5.76%;《华夏时报》则为2.81%。综合下来,参加统计的各报平均值维持在3%-4%。这些数据说明,北京地区都市类媒体,其科技新闻比例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令人堪忧的是,不仅仅是北京,全国的都市类报纸都存在压缩科技新闻版面的现象,有些报纸科技新闻版形同虚设,常常被一些貌似科技新闻的卫生、健康等服务类新闻占据;有的报纸设科教新闻版,实则教育新闻唱主角;有的报纸则干脆不设科技新闻版。  相似文献   

10.
吕冰 《青年记者》2010,(2):52-53
对全国性时政话题独立采写报道,对《南方都市报》等地方媒体来说已渐渐成为一种常态。有效处理高端时政新闻“重大性”和都市报“贴近性”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强化高端时政新闻报道有助于提升都市类报纸的品质,有助于提高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留意当下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构成,我们不难发现,暴力、流血、灾祸、偷盗、恐吓之类的事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黑色事件"往往很悚动、很猎奇、很有看点,但是,这能不能成为它们长期盘踞报纸大量版面的理由呢?  相似文献   

12.
《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推出后受到听众的好评。业界也认为,这一纪实报道突破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原有形态,创新了广播主题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回顾这一探索和实践,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一、主题报道创新首先要突破既定观念,以出新出彩的原创抢占制高点主题报道是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时代,如何在同质化报道中出新出彩、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必须独辟蹊径寻找独家新闻,打造独家看点,最大限度地凸显和张扬新闻所蕴含的特性。具体地讲,就是要精心搞好4个“自选动作”。  相似文献   

14.
对全国性时政话题独立采写报道,对<南方都市报>等地方媒体来说已渐渐成为一种常态.有效处理高端时政新闻"重大性"和都市报"贴近性"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强化高端时政新闻报道有助于提升都市类报纸的品质,有助于提高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李琦 《新闻前哨》2012,(10):84-85
四年一届的欧洲杯是世界杯的“浓缩版”,也是今夏全球球迷的狂欢节。2012年欧洲杯由波兰和乌克兰两国共同举办,从当地时问6月8日开幕到7月1日闭幕,为期24天,共有16支劲旅参加,最终西班牙获得冠军。随着国际重大足球赛事欧洲杯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随着中国报业实力的增强,各个报业集团都派出了记者前往国外报道欧洲杯。而制作精美、好看又好玩的欧洲杯特刊,则成为各家报纸在这个炎热夏天为读者奉上的一道佳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非体育专业类报纸在体育领域报道的竞争实力。也是我国报业在体育报道上日臻进步的缩影。从2012年欧洲杯特刊的制作看,不论是都市类报纸,如《南方都市报》、昆明《都市时报》,还是财经类报纸,如《东方早报》,还有本地主流报纸,如《武汉晚报》,都体现出不少亮点和看点。本文撷取部分报纸欧洲杯特刊为例。分析这场全民共享的“欧洲盛宴”。  相似文献   

16.
朱建林 《新闻世界》2013,(10):130-131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一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重点。本文以《铜陵日报‘铜都晨刊》为例,从贴近性、服务性和本地性入手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电视媒体,主题报道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大致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级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课题,另一类是大的节日庆典,尤其是党和国家重大的纪念、节庆活动。如何因时而变,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和知晓度,让重大主题报道引起最广泛的社会共鸣,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一、转换视角,增强内容贴近性如何让主题报道出新,出彩,关键还是要按照新闻规  相似文献   

18.
6月9日至11日,由台州晚报社承办的全省都市报总编辑研讨会在仙居召开。全省近20家都市类报纸的总编辑、副总编汇聚一起,就“都市类报纸如何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这一主题,进行认真探讨。提高权威性的重要一环与会代表认为,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都市报提高自身权威性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伊犁日报社对重大主题报道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全社动员,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而每一次重大报道战役都取得了良好的战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党的十八大期间,《伊犁日报》的整体宣传报道工作主题突出、引导有力、出新出彩、亮点纷呈,不仅出色地  相似文献   

20.
都市类报纸之成为一个群体是最近几年的事,到现在,光是省报办的都市类报纸的日发行总量就超过了1500万份,并且出现了《扬子晚报》、《楚天都市报》等超百万份发行量的报纸。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时代,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将以怎样的战略设计赢得新的竞争?他们几乎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经济新闻,用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报纸的话语解释经济。因此,本期视点聚焦于“经济报道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