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对东北亚地区的武力冲击下,满清政府与德川幕府先后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近代中日两国遂结束”锁国时代”,被动地打开国门,直面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1862年,幕府当局首次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国家以外交、武力手段对中日认同的传统世界秩序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冲击。中日对此分别做出了回应:清朝中央政府固守朝贡体制,广东地方政府作了初步变通,而日本幕府则摇摆不定;中国知识阶层开始重新关注西方世界,但日本知识阶层认识西方世界的著作更多、水平更高,并抨击幕府的锁国政策。中日对西方的不同态度影响了此后两国历史的发展,并预示了19世纪中叶两国开国之后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日本面临严重的海上危机,德川幕府统治者却难以实施相应有效的对策,这种环境下海军现代化思想产生萌芽。在日益丰富的海军思想和严峻的国家危机下,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军事现代化,这种学习为建设明治海军创造了条件。明治维新后,日本海军才开始进入真正地创建和发展时期,在"耀皇威于海外"的国家思想指导下,明治政府进行了建立现代海军兵制,创办现代海军教育、培养现代海军人才,组建舰队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扶持海军现代化建设,并取得相当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浅论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6 0年代 ,东亚两个大国先后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兴起洋务运动 ,日本出现明治维新。这不是偶然现象 ,它们都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的。19世纪 40、5 0年代 ,西方诸大国英、法、美 ,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继续发展 ,需要不断地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种需要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海外殖民地 ,而这时的中国和日本 ,却日益闭关自守 ,越来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正是这种情况下 ,中日两国先后遭到了西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英语教育制度耗费了学生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束缚了太多聪明的年轻人的发展。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对西方先进文明,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不会讲英语的日本物理学家益川敏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事实,标志着日本长期坚持不懈地将世界各领域的顶尖文献译成日文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日语,客观上实现了日语的现代化,进而促成了日本国的现代化,提升了日本国民的创新能力。这是值得中国人重视和借鉴的事实。我国应该通过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促使汉语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首先在亚洲燃起,日本帝国主义是点燃战火的元凶。 日本曾是由武士阶级掌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9世纪中叶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先后用武力打开日本的门户,封建统治开始动摇。1868年,日本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明治维新”。其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日本逐步变成一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幕府末期,长期的闭关锁国致使德川幕府在政治和经济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严重削弱了日本的海防实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式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频频叩关,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正式开国。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代,长期锁国,西方国家多次叩关,都未取得成功,除荷兰及中国的商人可在长崎通商外,其它一概拒绝。直至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M.C.Perry)率舰来到江户湾(今东京湾),第二年迫使签订《亲善条约》,持续二百多年的闭关政策开始被打破。此后两年间,日本先后同英、俄、荷分别订约,实行开放。1858年日本又在美国压力下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继之荷、俄、英、法等国,也各以日美条约为蓝本签订了修好通商条约。在这些缔约国中,美国是最先冲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美、俄、英等西方列强驾驶军舰来到日本,凭借武力逼迫日本改变以往的锁国政策而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并且进行通商。面对这场来自西洋强国的挑战,横井小楠在考察当时的世界形势以及日本国内状况的基础上,以以民为本的"仁"的理念为媒介,认同了西洋国家提出的交易通商的正当性,从而主张开国通商。  相似文献   

10.
对德国教师教育的思考——德国教师教育考察见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世纪下半叶各主要工业国家工业总产值由高到低排名是:60年代:英、法、美、德;70年代;英、美、法、德;80年代:英、美、德、法;90年代:美、德、英、法。从中可看出,德国从19世纪下半叶经济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曾处于崩溃的边缘,1946年工业总产值只有战前最高水平的22.6%,到了1950年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且长期持续地发展并跃居世界工业国的前列。德国人认为,德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振兴(19世纪下半叶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均归功于教育为各领域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科隆大学、莱比锡大学、洪堡大学…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最先现代化的领域是语言,在20世纪初就基本形成。而近代中国新词汇的形成发展,受到日本翻译西方书籍创译的汉字词汇的影响。日本语言在明末清初也受到中国翻译西学词汇的影响。从17世纪开始,中日都开始与西方接触,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特别是进入19世纪后,日本向西方学习优于中国,造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日学生大量翻译日本书籍,日本制的专业术语大量进入中国。这些术语,主要促进了汉语言双音节、三音节及四音节词空前增长,前缀、后缀的词缀化构词法大大发展,动补结构的新词大量出现,动词的名词化现象突出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使汉语成功地适应了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日本历史上的"江户(今东京)幕府"(也称德川幕府)成立之前,中国与日本曾签订过特许贸易条约,规定持有中国发给的称为"勘合符"特许证的,才能允许通商贸易.这种贸易虽然中断,但两国的民间仍有贸易往来.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德川幕府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实行锁国,禁止天主教的传播及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西方国家船只在日本港口贸易,也不准本国商人远航海外.但是,幕府唯独允许中国、荷兰商船来日贸易,集中在日本长崎,一带进行,幕府把长崎定为直辖领地,设置长崎奉行(即地方行政长官),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中国船运往日本的,除有生丝、丝织品、药品、糖类、矿物、染料等货物外,还运去大量中文书籍,这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幕府在长  相似文献   

13.
一、阶段特征日本各岛很早就住有居民,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646年,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到10世纪中期,出现了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六百多年的幕府封建军事专政时期。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出现明治维新,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德川幕府及其所维护统治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兴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处在…  相似文献   

14.
岩濑忠震(1818—1861)是德川幕府末期的中层官吏,也是近代日本政治舞台上最初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幕府末期三杰之一;他活跃在幕府末期开国的大变动时期,参加了影响日本历史进程的《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暨"安政五国条约"的谈判、签订活动,在日本从锁国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岩濑忠震对当时日本局势的判断及建言对日本早期现代化进程亦产生了不可轻视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纵观日本近代外交及其政策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它自始至终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所谓的“脱亚入欧”意识,一方面要从价值观念上摆脱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陈旧模式,在时间上由中世纪跃入近代,赶上西方社会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它要求日本跨入欧洲国家的国际体制,以欧洲国家同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等亚洲国家,并以此与列强争雄。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循着这一思路对日本近代外交中的所谓“脱亚入欧”意识略陈管见。一 19世纪中叶,曾经坚持了200多年锁国式外交政策的日本也象当时鸦片战争失败后的中国一样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当时执政的幕府在列强入侵的威胁之下,不得已采取了开国政策。由于幕府与西方列强签订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都出现了新局面,其中一共同之处即都开始派员赴海外留学。说起来中国人到欧美学习并不晚于日本,早在1847年,被称为华夏第一留西学人容闳即赴美,并在以后著成《西学东渐记》,而日本幕府正式派遣留学人员则是在1862年(此前某些强藩也曾派人赴海外学习)。当然,当时容闳之留学尚属私人性质,并非“公派”,但已开启近代中国人到西方求学之风。1866年,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西欧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著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19世纪上半期在亚洲地区唯一摆脱西方列强侵略,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在日本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共经历过三次明显的教育转型。通过对日本三次教育转型及其特点的考察,可以得出对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1869年)结束为止,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即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能够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进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政府。第二阶段(从1869年开始)是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段改革的阶段,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学习和追赶西方,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把日本建成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19世纪下半叶推翻幕府统治,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二者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是:一、变革前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二、中国封建旧制度对变革的阻力大于日本。三、从中国统治阶层营垒中很难分化出像日本那样的一支革新势力。  相似文献   

20.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势力的消长过程及原因。英、法、俄、美、德、日等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在华势力最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在华势力急剧扩大;一战后至20世纪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