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有一节实验课:"测平均速度",实验方法是: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路程,计算出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版本的高中物理新课标课本都在必修1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一节安排并解读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即双斜面实验,小球从一个下降的斜面滚下并滚上一个上升的斜面;而初中物理新课标课本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一节安排的则是一个单斜面理想实验,即小球从一个下降的斜面滚下并运动到粗糙不同的平面上,高中教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伽利略当年为什么要做较复杂的双斜面  相似文献   

3.
在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学生按教材的做法进行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学生由于没有调好斜面坡度,小车在下滑到平面上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八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这样一个问题(见教材第74面):第五章第三节‘问题与练习’第3题描述了一个实验,实际做一做这个实验,用你当时得到的计算式计算钢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然后再测量钢球在斜面上开始滚下的位置相对桌面的高度,按照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对比这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速度值,并尝试解释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1中学教材中的“伽利略斜面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表述如下. (1)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50面在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时写了这样一段旁白:后人在用伽利略的器材重复他的实验时发现:铜球沿斜面滚下,如果斜面倾角超过5°就很难准确计时.伽利略把他的结论外推至90°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后来,他的外推被实验证实了.学习到这里,学生都很想知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设计了一个“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容易得出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角间的关系,但对这一仅仅从探究中得出的直接结论在理论上想不明白.为了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8.
"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是高一新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教材(人教版)第15页[例2]中只用图示表示重力的两个分力随倾角变化的关系,还用到了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学生难以掌握.为了让学生能够按力产生的效果对斜面上重力进行分解,并且直观地根据看到产生的效果来透彻理解斜面上重力的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斜面重力分解演示器".  相似文献   

9.
自动计时器     
现行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第二章的《实验:测平均速度》一书中,用钟表或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或中间的运动时间要预先练习测量几次,这样做既费时费力又很难确保小车起动时与钟表或秒表同步,也很难确保小车撞击到弹簧片时与钟表或秒表工作同步。为克服上述缺点,我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自动计时器,这个自动计时器的创意点是通过小车的运动状态去改变串联起来的保险丝开关和弹簧片开关的闭合或断开的状态而实现小闹钟的自动计时,代替了人工操作钟表或秒表。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受到压力.这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并使物体紧压斜面.因此,重力G应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例1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用刻度尺测得SAB=42cm.斜面上方的秒表内一格代表1s,实验过程中,指针的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下面的实验表格内填好应填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一、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教师做对比实验:小车两次从同一斜面滑下,一次滑到光滑的桌面上,另一次滑到铺在桌面的地毯上。 )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 ?两次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  生:我看到老师一松手,小车就从斜面上滑了下来,在桌面上滑得很远,在地毯上却滑不动。   师:你们看到这个实验,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  生 (综合 ):小车为什么会从斜面上滑下来 ?为什么滑的距离不一样 ?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 ?  师:噢,有这么多问题要提,想得好。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小车为…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123页有演示物体的动能跟物体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的实验,其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至少需要4次实验才能得到结果,花费时间较长;二是滑块A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的运动快慢不同及不同质量滑块从同一高度下滑到底面处速度相同均不能直接看出,而须借助其他理论来推导说明.  相似文献   

14.
例1如图1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则将同一木块分别从两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时,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W乙;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F甲——F乙;将木块分别从两光滑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则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u甲——u乙.  相似文献   

15.
平抛运动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一直颇受命题者青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从斜面上某点抛出或落在斜面上的情况.往往对此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不会寻找斜面的长度、高度、倾角等参量与平抛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斜面的平抛运动问题进行分类解析,从而帮助同学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在,重点中学正在逐步配备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数器,这对于力学实验的质量将能大为提高.然而,在没有配备这套装置或装置发生了故障而未能及时复修的情况下,采用下述的简易装置,也会比使用传统装置(斜面与小车)做牛顿第二定律准确得多.下述的装置既保持用斜面做实验的直观性,又使计时较为准确.一、实验装置及器  相似文献   

17.
一、结论的导出如图1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图1顶端A处运动到底端B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斜面长为l,斜面在水平方向上投影BO长为s,则摩擦力做功为Wf1=-f1l=-μGcosθ·l=-μGs,同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自由滑到顶端时,摩擦力所做的功也为-μGs.如果斜面倾角为θ=0°,即斜面变为水平面,当此物体由B点沿此水平面自由滑到O点,摩擦力做功为Wf2 =-f2 s=-μGs.结论 物体沿某一斜面自由滑动(运动方向不变)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沿着这段位移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自由运动时摩擦力所做的功,皆为Wf=-μG…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  相似文献   

19.
对人教版“酶的催化效率”实验的不足做了分析,从实验装置、实验试剂、实验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实验更加科学合理,直观有趣.适当的实验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使教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20.
·典型演示实验题例析· 例1 如图1所示,一钢球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h1、h2处滚下,小木块分别被推至1和2处,这现象表明,同一钢球,位置越高,到达斜面下端时的_也越大,把本块推得越远,对木块做的功越多,钢球的_能也越大.(2000年福建省中考题) 分析 钢球沿斜面滚下时,其速度越来越大.同一钢球,从位置越高的斜面上滚下,到达斜面下端时,它的速度越大.滚到水平面上的钢球,由于它运动能把木块推动一段距离,对木块做了功.即钢球由于运动具有了做功的能力,我们就说钢球具有了动能.钢球推动木块做功越多,它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