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菩萨蛮·大柏地》是第十二册第二组新增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下阕联想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整首词歌颂了祖国壮美的河山,歌颂了革命战争,充满豪情,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写法上看,词...  相似文献   

2.
《菩萨蛮大柏地》是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词 ,词中主要描写了雨后大柏地的壮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分辨词中的事物和联想 ;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是 :体会“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简介时代背景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全套小学语文教材中只选编了一首词 ,这就是毛泽东写的《菩萨蛮大柏地》。学生对“词”的文体特点十分陌生 ,讲读前要以本课为例作简单介绍。“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  相似文献   

3.
《菩萨蛮·大柏地》一词,是毛主席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第四次大"围剿"胜利之后,于1933年夏天重游当年大柏地战场而写下的名篇.词云: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相似文献   

4.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它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是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菩萨蛮·大柏地》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意蕴隽永的词作。这篇作品被编排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二单元中。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与联想”,编排这篇讲读课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事物与联想”这一读写技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授新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前提条件进行测评。如:回忆我们曾经在第十册和第十一册中学过的两个重点训练项目———“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的词《菩萨蛮·大柏地》被选入小语教材第十二册二单元,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辨事物和联想”。教参在对这课的分析中指出“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是写过去激烈的战斗之后留下的残迹,是实在的事物。“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由上句引发的联想。笔者认为这样分析和理解不妥当。我  相似文献   

6.
《菩萨蛮 大柏地》是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词。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这首词是歌颂革命战争的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词义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歌颂革命战争、抒发革命豪情的 ,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其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   一、弄清背景 了解内容教师在介绍有关词的基本知识后 ,着重让学生了解该词的写作背景。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学生来说 ,讲清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尤为重要。新课伊始 ,教师就应在解题时结合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在 1933年夏写的…  相似文献   

7.
我校高年级“学导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能阅读为目标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积极向上、民主和谐、主动乐学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和重组旧知能力 ,发展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 ,促进学生自能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创造意识的培养。下面结合《菩萨蛮 大柏地》一文的教学 ,粗浅地介绍高年级“学导式”模式的几点尝试操作方法。一、相关知识切入 ,导情导标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 ,通过外部手段激趣已非“导情”重点 ,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 ,才是导情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观察·理解·想象——《晨读》教学设计□湖南欧阳镇原新选课文《晨读》(义务教育六年制和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朴实生动的描写,丰富而恰当的想象,充分揭示了“山区儿童渴求知识,珍惜美好的时光,刻苦好学”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相似文献   

10.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它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是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菩萨蛮·大柏地》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意蕴隽永的词作。  相似文献   

11.
①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  相似文献   

12.
夕阳西下的风景,牵动了多少游子思归的离情别绪,而中国古代诗人们到处飘泊,最熟谙这种痛苦的滋味,所以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就留下了许多以黄昏为背景的诗作,李白的《菩萨蛮》即是其例,请看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开首两句即勾勒出了黄昏秋山的一派迷蒙景象。展现在游子眼前的是一排平展展的树林,在傍晚  相似文献   

13.
曹萌 《教育》2021,(23):90-91
联章体是指以并列的方式扩张词的内容的一种体式,就是两首或两首以上的一组词写相关的事,此体式常见于五代词.韦庄的《菩萨蛮》共有五首,也属联章形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本》(后文称教材)中选择了《菩萨蛮(其二)》一词,为了打破孤篇赏析的禁锢感受生命的完整进程,体会首尾圆融之妙,课程安排展示完整的五首词,并由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温暖》(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是由情景逼真的单幅图和带抒情色彩的记叙文组成,描绘了周总理在工作了整整一夜之后,不顾辛苦,亲切问候一名普通清洁工人的感人情景。教学时拟以图为依托,融观察、思维、想象为一体,缘图会文,学文识图,文情画意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看图学文《师生情》是由情景逼真的单幅图和带抒情色彩的记叙文组成。文章通过描写同学们冒雨去医院看望老师的情景,抒发了浓厚的师生情谊。教学这篇看图学文,根据新纲精神和文体特点,拟以图为依托,融观察、思维、想象为一体,以国会文,学文识图,文情画意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正>“菩萨”和“蛮”搭配,一边是柔肠悲悯,一边是刁蛮任性,好像少女才兼而有之。我这是乱解一气。据说唐宣宗时,女蛮国来唐朝进贡,其国人梳高高的发髻,戴金冠,璎珞遍身,袅袅婷婷,远远望去如神仙菩萨。这才有了伶官制曲、文士填词的《菩萨蛮》。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 ,培养爱美的情趣。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1 读中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2 读中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激发兴趣。1 同学们 ,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读题)2 今天 ,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浏览桂林山水 ,去领略它独特的美。二、整体…  相似文献   

18.
《琥珀》是一篇科常性课文,编入“抓住要点,考虑周到”这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一般常识,同时学习这篇文章细致观察,缜密思考,丰富想象的写作方法。文章写了一万年前发生的事,这些事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文章结尾明确告诉我们,是推测的。可以设想是作者面对一颗琥珀进行观察、思考、想象而成。首先经观察、辨认,是一颗琥珀。而琥珀的生成是远古时代松脂凝结的化石。因而想象那是在一万年前的某一个夏天的某一天中最热的时刻,太阳烤得松柏渗出了树脂,而且一大滴一大滴地直往下淌,终于凝成一个个松脂球。  相似文献   

19.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作词,罗斌同志于1959年谱曲创作完成的一首诗词艺术歌曲.该词是毛泽东在途径黄鹤楼时,以描写山河来抒发对国家兴衰的热切期待和沉郁感慨.词意大气磅礴,将当时年代国家面临的严峻势态及个人对祖国的沉郁抱负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合这首歌曲所呈现的曲式特点,对毛泽东的作词风格进行粗浅的探究,并以自身演唱感受,对该曲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原文:菩萨蛮①·敦煌曲子词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②。水面上秤(金垂)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③,北斗回南面④,休即未能休⑤,且待三更见日头。[注释]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②休:罢休,双方断绝关系。③参辰:星宿名。参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东方,晚间此出彼灭,不能并见;白天一同隐没,更难觅得。④北斗:星座名,以位置在北、形状如斗而得名。⑤即:同"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