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草的希望     
环保意识,已愈来愈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以"小草的希望"为题,运用比拟手法,通过小草们对话,表达了新的一年人们关注环境、渴望文明、渴望绿色的愿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行文活泼、生动。  相似文献   

2.
亚历山大大帝曾给希腊和东方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至今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他在出发远征波斯之际,为什么要分掉自己的所有财产而只带上“希望”上路呢?希望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是我国“五四”以来的著名诗人臧克家所写的一首优美的短诗,自1949年发表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不久,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人民群众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自己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诗人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隆重纪念鲁迅的盛况。他百感交集,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深切地追忆了鲁迅为人民战斗的一生。在诗中,作者热情赞颂了鲁迅先生甘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伟大精神,有力地鞭笞了“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4.
1.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咒语、插图等资源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在导读进程中相机渗透图文结合、边读边思、比较阅读、联系生活经验等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5.
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藏克家写的。请认真阅读课文和注释,想一想,这首诗主要歌颂谁?为什么要以“有的人”为诗的正题?前一个问题你一定能正确地回答,从诗的副题“纪念鲁迅有感”,以及诗中有些从鲁迅的名句脱出的句子,可以看出它要歌颂的是鲁迅先生。这是诗人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当年10月1日,人们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诞生。不久,又在首都隆重地召开纪念鲁迅的大会。诗人在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后,写下了这首热情赞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诗  相似文献   

6.
美点赏析济慈(1795~1821),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他25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  相似文献   

7.
何英 《黑河教育》2011,(7):49-49
教材分析:《小草》是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借"小草"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们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因此本节课我以读书训练为"经线",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线"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进程中感受言语形象——读出形;感受言语情感,读出情;感受言语智慧——读出理;感受言语蕴涵——读出神;让学生感于目,会于心,动于情,发于声。  相似文献   

8.
《人与猴》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式小说。读第一遍时也许只觉得挺好笑,可几乎就在同时,脸上的笑便被深深的思考取代了,随后便急切地再读一遍,恨不得将眼前这些字句挨个儿把玩琢磨,直到有所领悟才长舒一口气。文中的“人”以为自己聪明,以为“猴”是供己取乐的;而“猴”照样以为自己聪明,以为“人”上当了。的确,若完全站在各自的角度观察、思考,他们都应当自豪——“人”之所以抛花生,目的是看“猴”如何以嘴接以爪剥食;“猴”上蹿下跳,意在赚取花生吃,得到了,便以为赚了,耍了可怜的“人”。其实,人在耍猴的同时,猴也耍了人;二者一律地自以…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鉴赏》2006,(7):76-77
《人与猴》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式小说。读第一遍时也许只觉得挺好笑,可几乎就在同时.脸上的笑便被深深的思考取代了,随后便急切地再读一遍,恨不得将眼前这些字句挨个儿把玩琢磨,直到有所领悟才长舒一口气。文中的“人”以为自己聪明,以为“猴”是供己取乐的;而“猴”照样以为自己聪明,以为“人”上当了。的确,若完全站在各自的角度观察、思考,他们都应当自豪——“人”之所以抛花生,目的是看“猴”如何以嘴接以爪剥食;“猴”上蹿下跳,意在赚取花生吃,得到了,便以为赚了,耍了可怜的“人”。  相似文献   

10.
美点赏析《人与时》是鲁迅的一首诫勉类的哲理小诗。初读这首诗,觉得语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人与时》可以从三方面来赏读它的美学意蕴。第一从语言层面上看,诗歌炼字、炼句精雕细刻,极其简约。“一人”不说“一个人”,“时道”不说“时间道”,用语非常简省。“从前好的,自己回去”,短短的八个字,讽刺了那种沉溺过去,仅仅满足于过去辉煌的人生态度。我们读出了简约的韵味,还要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鲁迅性情刚直,疾恶如仇,直面现实,从不妥协。这首诗用语短促有力,节奏急促,掷地有声,当我们读到最…  相似文献   

11.
《五人墓碑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五义士的英勇行为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论证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掌握本文中所体现的古汉语语法规律。 (一)提供资料,引导自学。学好本文的前提,是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在  相似文献   

12.
13.
[总体阅读思考] 一、为什么“普通”和“伟大”这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品格可以表现在同一杰出人物身上?“普通的人、伟大的心”这个主题深刻在什么地方?二、文章是用哪几件事情来表现彭德怀元帅“普通”的,也即平易近人的生活风范和伟大的精神品德的?三、文章所写的三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四、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何?  相似文献   

14.
一、讲读要求1、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意义。2、了解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3、学习通过肖象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二、步骤及要点第一步反复阅读熟悉课文1、课前阅读《契诃夫小说集》中《装在套子里的人》全文,与教材对照,了解所删部分的内容。2、以教材“思考和练习”一、二、三题为纲认真阅读课文,并进一步提出疑难问题。第二步认真钻研掌握精神  相似文献   

15.
16.
这是一篇报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的通讯。本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初期的情况:中朝军队把美帝侵略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汉江南岸,敌人纠集二十三万余人,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大举反扑。中朝军队于四月二十四日,在中部战线上发动反击。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初期,装备较差,海空优势掌握在美帝手中,志愿军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这篇通讯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概括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第一段作者讲述了在朝鲜战场思想感情上的重要变化,倾吐了对战士们的热爱和崇敬,指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段先用设问方  相似文献   

17.
在战火中创刊的《七月》、《希望》是现代文学异彩纷呈的文学期刊中卓具个性的两支奇葩。两份刊物贯穿始终的编辑思想之一就是"同人"性质的定位。这种定位在当时的文学、文化环境之下显得不合时宜,同时又恰恰塑造了《七月》、《希望》的文学及思想的成就,却也为其刊物"同人"埋下了其后命运的伏笔。  相似文献   

18.
19.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作者档案] 塞万提斯(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中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他一生经历丰富,参加过保卫祖国的战斗,身负重伤;曾遭受海盗俘虏,10年后才得以返回祖国;曾被诬告入狱, 生活窘困。但他用天才的笔,创作了被世人传颂的文学佳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此外,他的悲剧《努曼西亚》和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以及长诗《帕尔纳索山游记》也很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