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使大量农民实现向城市的转移就业、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因其"全员、全程、全方位"等特征,在新市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赋予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功能上以新的使命。目前,社区教育自身的发展还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加剧了城市社区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观念认识、加强实体建设、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梯级资源共享,这是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作出了分析,重点对目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农民收入提高的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基层民主的完善等瓶颈问题,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科学技术优势、教育服务优势、信息咨询优势,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文化经历了一百年发展的历程,形成了思想性艺术传统。新文化先驱者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新文化的设计与发动,往往首先聚焦于思想方面。为了表达和凸显思想及其意义,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便常常避免聚焦于讲故事、写人物的原初重心,而通向思想的探寻。思想的炫张常使中国现代小说体现出寓言的体态。思想的维度成为中国新文化百年的重要内涵和重要构成部分。任何时代的戏剧、音乐、美术和艺术设计都不会像这一百年这么重视思想的元素。思想的魅力在这些艺术类型中像在文学中一样,都常常以炫张的格调和方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速换档的叠加期,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文章先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发展内涵进行阐述,继而论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关系,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新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省情、农情,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眼下似乎正处于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时期,从幼儿园近年来所发出的“读经”声到著名高等学府新创立的国学院,从越来越隆重的孔子诞辰纪念庆典到纪念黄帝的隆重仪式,无不显示出当代国人对于光辉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无限追忆和眷恋。这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打倒孔家店”、70年代的“批林批孔”和80年代开始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迫使我们进一步追问:传统是什么?它是我们前进的思想包袱还是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中国要想走向现代和富强,是应该抛弃传统拥抱西方,还是固守传统拒斥西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目前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资本积累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但在发展小城镇时,要克服追求数量增加的盲目性,注重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中国,缓解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着人多地少、保粮任务重的压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模式选择、资金来源、制度保障等问题。河南省应该出台新农村社区省级顶层规划设计,各地市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特色的建设模式,积极筹措资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健全农村社区体制,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反思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要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作为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舆论界的权威和旗帜,是边区抗战新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渠道,在充分发挥党报作为"集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大力推动边区大众的文化运动,发展和繁荣边区文艺,建立、发展边区的出版发行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粗放式城镇化严重影响了城镇本身的质量和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也严重影响了湖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继中央政府提出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促进绿色城镇化建设以来,湖南各地积极响应,长沙、株洲、邵阳等地在城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英美等先发国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城镇化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给湖南的城镇化建设以启示。实现湖南绿色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配套绿色城镇化的相关法规,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面对沧州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的现状,应做好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好产业聚集区,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保障新型农村、城镇以及中小城市的统筹协调,进而实现生态化、集约化的城乡和谐发展模式。本文对基于生态问题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不是一个人为造城的过程,而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集聚人口、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实现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内在动力,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观念制约、体制制约、环境制约和产业制约。产业支撑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促进三产融合,推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国家最主要的建设方向,目标是为缩减国家的城乡差距,教育领域亦不例外,当前的职业教育,对于城镇化建设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能够让更多乡镇人才接受到专业性教育,无论是选择留在乡镇,或步入城市都能有好的发展。因此在文章分析过程中,当前城镇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最主要的课题,望能够为缩减城市与乡镇教学差距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金融作为宏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杠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其关键在人才。针对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需求状况、农村人口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人才培养,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大而不强的国情下,在农村人口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年减小的经济社会走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高等院校则以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解读新农村内涵,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高等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五大历史使命,即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生产转型;拓展农村产业,促进经济转轨;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人口转移;塑造乡村文化,促进风貌转变;引导村治民主,促进体制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新一轮改革逐渐拉开了序幕。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在下一步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重点部署。各地也纷纷出台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然而,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如何防范农地入股抵押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的教材建设研究工作,应聚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教材中的创新性呈现与创造性转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与大中小学教材体系中的青少年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体系中的涵养与彰显,课程教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课题展开,以此推进课程教材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充分发挥教材铸魂育人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