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超 《林区教学》2010,(6):120-121
以黑龙江省唯一的锡伯族学校——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校为调查点,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借鉴他省的成功经验,研究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阐述构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的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情歌是歌谣中的精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咏唱方式。锡伯族情歌以自然而优美的语言表达男女之间的倾慕之情,以质朴而细腻的描写方式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缠绵优美的歌声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器乐文化、饮食文化、因艺文化、习俗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其中锡伯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将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入手,并深度分析目前锡伯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进而体会锡伯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英锦 《教育评论》2014,(5):132-134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单纯的家庭语言环境已被打破,传统家居环境日益改变。通过广设各种文化传播中心与机构及培训班等社会途径,积极开展学校锡汉双语教育,是各层级教育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构建多元和谐社会,积极面对问题与困难,不断展望未来,是新时期锡伯族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来自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冲击日趋加剧的时代,如何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当今重要课题。锡伯族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独特鲜明的民族性、非营利公益性、广泛的联系性,通过著书立说、发行报刊、创立网站、创作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协助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方式,积极展开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抢救和保护的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民族文化急速消失的势头。成为一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清代新疆锡伯族屯垦有着独特的组织方式和原则,这使得锡伯族官兵的屯垦戍边使命并未随朝代更替而立即废止。这不仅得益于清代"携眷驻防"特殊兵种制度的建立,也有赖于"披甲"选兵制度的有效发挥。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官员任命形式的变化,对锡伯族屯垦组织最后解体的潜在影响,也不可忽视。梳理清代锡伯族屯垦组织运行的内在机理,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代新疆兵团屯垦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四千余军民西迁至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此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各地的锡伯族人民都要举行活动纪念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锡伯族人民世代纪念的西迁精神逐渐渗透到锡伯族民间故事中,使得西迁历史以及西迁精神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广为流传。锡伯族民间故事当中,也体现出西迁精神世代相传所产生的文化积淀,即团结向上精神,体现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锡伯族因为人口较少,且其重要部分偏居西部边疆,加上性格上内敛、不喜好张扬,所以社会各界对之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上,锡伯族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贡献、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诚挚热情的待人处事风格,都给曾接触过锡伯族的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美好记忆。故此,诸凡从事边疆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实际上多少都了解一些锡伯族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谈及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时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特殊感觉。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文章分别就锡伯族的生产生活、社会公德、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文体活动、宗教节日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锡伯族文化和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以至于世界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神话、民间传说颇有民族特色。锡伯族的神话主要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相比较而言,自然神话的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而且往往与民间传说交织在一起;而锡伯族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  相似文献   

11.
刘超建 《华章》2007,(11):57
通过对锡伯族西迁的时代、客观及主观原因的分析,论述了锡伯族在清朝统治时期,被迫进行了本族历史上的第三次迁徙.勤劳、勇敢的锡伯族人民,承担起了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重任,并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同时也反映了清统治者对锡伯族的民族压迫.  相似文献   

12.
新疆锡伯族分布相对集中,民族特色突出,锡伯族新闻事业起步时间不长,但媒介种类齐全,发展相对较快。针对新疆锡伯族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锡伯族民歌在锡伯族人的一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从出生到离开人世,我们都能找到民歌的影子,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锡伯族信仰原始的萨满教,萨满歌作为萨满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伊犁锡伯族民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流传。在锡伯族萨满歌中发现了大量的程式存在,这为我们解开锡伯族萨满如何记忆和传唱萨满歌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5.
新疆锡伯族舞蹈是锡伯族发展的结晶,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奇葩,我们应该大力挖掘研究和保护它。面对民间舞蹈大量消失的现状,民间舞蹈的挖掘和记录的目的除了是要记录一种文化形态和一种情感之美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记载和见证一种珍贵的历史精神,以保持民间舞蹈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新疆察布查尔县对锡伯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本民族文化断代问题,并由此造成语言和文字的断裂等。从调研中发现其面临的问题,剖析其根源,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为锡伯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近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中,司甫希贤以“才具明敏,办事练达”而功勋卓著,他的功绩是多方面的,尤其在锡伯族文化教育建设方面,是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是锡伯族近代教育的奠基者,锡伯族教育集中进行双语教学开始于司甫希贤,发展于司甫希贤,他的善举不仅为锡伯族的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更为整个伊犁河谷各民族的教育培养了师资力量,同时多批外派留学生回国后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宝贵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锡伯族是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其部分西迁伊犁后曾为祖国的屯垦戍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清代伊犁锡伯营藏传佛教寺院和卡伦寺庙为主要考察对象,用较翔实的资料论述了靖远寺的历史、建置、藏经、主要经济来源、宗教活动以及卡伦寺庙的相关情况,表明藏传佛教在锡伯族社会中的功能及其对锡伯族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锡伯族双语教育发展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锡伯族学校的锡伯语文教学比较薄弱。一方面,在大环境下受语言“功利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师资水平、教材、教学方法、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新疆锡伯族学校的基础教育一定要走锡、汉双语教育的道路,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锡、汉双语教学的道路,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22,(1):61-68
当代锡伯族文学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体现在自然家园、生活家园和文化家园等多层次的家园书写中,并凝聚为牛录和察布查尔大渠两个富有锡伯族文化特色的家园意象。在现代性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锡伯族文学的家园意识中潜藏着作家们对返乡的渴望、对离乡的恐慌和对民族认同危机的反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锡伯族因现代性危机产生的离家焦虑,促使当代锡伯族获得真正的在家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