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对“比、兴”有三种不同的解说 ,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文学的解说最有意义。最具有代表的说法是刘勰的“比显兴隐”说。徐复观在解释刘勰的观点时提出新论 ,认为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 ,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笔者认为 ,还可以把刘勰的“比显兴隐”说的解说推进一步。这里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比”主要是接近认识论的 ,所以“比显” ;“兴”主要是接近存在论的 ,所以“兴隐”。  相似文献   

2.
结构是文章的要素之一,《易》对它最早论及。之后,后代学者多有研究,而以梁代刘勰的研究最为全面与确切。但对文章结构的客观性的研究至今较少,宜需深入探讨。文章的结构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写作主体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其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结构要素及其规律性,文章的结构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性在文章中的反映;构成客观事件的结构不同,决定写作主体选用的文体就不同;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文化人"写文章时所用的结构会不同;读者影响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调查《汉语大字典(缩印本)》中上下结构的"父"部字、"子"部字、"女"部字和"母"部字,可以发现:"父"部字中87.5%的"父"在上;"子"、"女"、"母"与其他构件构成的字中,"子"、"女"、"母"在上的百分比依次是14.6%、2.53%和0%。字义兼指"男"、"女"的,不用"女"部,而用"子"部;字义是贬义的,即使...  相似文献   

4.
唐宋派作为明代众多学术流派之一,在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运动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论观。他们提出"唐宋并举"、"文章千古一脉"的进步主张,不以时代先后论文,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致用。在具体的创作中,遵循"法",但不斤斤于字句,主张神明变化以为"法"。面对当时文坛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的文风,他们以"直抒胸臆"的本色论为创作原则,给明代的文学批评注入新的活力。然而,他们的文论观也存在着局限,未从根本上解决明代文学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克庄"本色"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后期江湖派诗人刘克庄的"本色"诗论是针对当时诗坛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本色"论既有对理学家之诗和江西派末流之诗的针砭,又有对当时诗歌流弊的理论拯救;既有对传统儒家诗教的接受和继承,又对当时的诗歌发展提出了"有情性、尚比兴、益世教、重声律"的规范性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本色"诗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南涧词在风格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其中和之美:思想内容上,借助酒和仙消解悲苦低沉之情感;艺术特征上,"深沉与轻倩相融","悲愤与悠闲相融";韩元吉的美学追求是"和心而近古",遵从儒家诗教传统,同时暗合张炎论词所提出的"雅正"。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主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而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总集。许多学者认为作为萧统通事舍人的刘勰在文学理论方面对《文选》选文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地去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在刘勰之前,用以标示文学艺术创作思维活动的“神思”这一概念,早已产生且为人们所习用。但“神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前人则很少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是刘勰。刘勰用来说明“神思”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形神理论。大家知道,形神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先秦开始,历两汉魏晋直至齐梁,中国思想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极其复杂而激烈的研讨辩论和斗争。从研讨的范围来看,涉及哲学、宗教、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媒介框架理论对英国《卫报》(网络版)南非世界杯报道特征进行了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议程设置上注重客观性和全球化;在报道方式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在表现形式上注重"草根新闻"的应用、球迷互动社区的呈现,凸显"网络性"。从中得到以下启示:"议程设置"框架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专业性不足、边缘性过度;在表现形式框架上"网络性、互动性"严重缺位;报道方式框架上要注重塑造"报格",打造"专业性"。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和2008年,两届篮球管理中心核心成员的观念冲突,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对于CBA联赛在"职业体制"与"举国体制"选取上的思考。通过分析CBA联赛中的赛制、职业与锦标、球员的"走出去"与"请进来"、赞助商、球迷等现实问题。提出:不压缩联赛,而采用"权重加分补偿法"来平衡国家队与俱乐部利益的构想;认为职业是锦标的基础;仿效西班牙与阿根廷,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开放政策;赛制的一贯性才是吸引球迷与赞助商的正确做法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部跨类型小说,精彩的世情描写和高超的写实艺术使《绿野仙踪》在清中期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它在人物塑造和结构技法上深受世情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出众多的"正邪两赋"之人;而"草蛇灰线"法的运用,则让原本庞杂的内容有了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刘勰是我国中古时代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他在《文心雕龙》一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屈原,并有论屈赋的专章。为了加深对屈原和刘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理解《楚辞》和《文心雕龙》这两部宏篇巨制,我们有必要就刘勰对屈原及其辞赋的态度作一认真地探讨。一、刘勰对屈原是褒还是贬? 刘勰在《知音》篇中说过:“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  相似文献   

13.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经多次使用“体”字进行论文。“体”字的含义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成普通含义和文学批评术语两类。而作为文学批评的“体”字,在《文心雕龙》中主要有“体式”和“风格”两种含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这两种含义的使用也体现了其论文、作文的思想:文章的体式决定文章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以刘勰的《明诗》篇为核心,就诗歌生成而言,从"感物吟志"的辩证关系探讨诗之生成;就诗体而言,刘勰坚持"诗有恒裁"同时,看到了诗歌体裁的进化;就诗之体貌而言,提出了"随性适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机关党员干部能否保持先进性,事关社会风气和国家民族大业.方志敏同志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光辉典范,机关党员干部树立先进形象,应当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在政治立场上体现先进性,在服务人民上体现先进性,在政治本色上体现先进性,在精神姿态上体现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刘勰在对"楚艳汉侈,流而不反"文学现象的反省中,察识到恰当把握"艺术表现度",乃是攸关文学未来发展命运的大问题.而对"艺术表现度"的自觉意识,只有在所谓"古典型"精神氛围中才能伸展出来.此一意识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文学活动中艺术精神的转型.为了凸显解决此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与理论重要性,刘勰选择了"宗经稽古"的言说方式,把"艺术表现度"放在"文之枢纽"部分,作为文学基本原理之一来讨论.此一理论陈述策略,机智而又诡谲."宗经"固然可以借助五经的权威性,顺利提升随着艺术精神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表现度"问题在古代文论中的理论地位和理论层次;"稽古"却随时有可能把"宗经"真正想要言说的与现实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内涵逐出"在场",从而给<宗经>解读留下颇具弹性的解释空间.<宗经>篇所谓五经"极文章之骨髓"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实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实乃刘勰基于现实实践焦虑而生的理论想象.通过对刘勰"宗经"言说问题意识的还原,对"宗经稽古"陈述策略诡谲性的解构,召回由于陈述策略的诡谲而被逐出"在场"的"文能宗经,体有六义"真正想要言说的与现实实践密切相关的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池州学院500名在校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池州学院学生锻炼次数偏少,男生好于女生,女大学生的锻炼现状不容乐观;(2)池州学院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目的明确,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为主,但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不足。(3)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主要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等;女生是羽毛球、乒乓球、跑步、形体健美操、交谊舞等。锻炼形式以"和同学或朋友一起"为主;(4)没有时间、学习任务重和锻炼设施不足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客观原因,而主观上"懒惰"和"没有恒心"成为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这段话指出,“神思”的实质,乃是作家的精神从胸臆中逸出而与物象相遨游(“神与物游”),这是刘勰用自己的语言对创作过程中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的描述。刘勰告诉我们,“志气”是“神思”的关键。这个关键如果不开通,精神就隐遁于心中,“神与物游”的妙境就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9.
对华西雨蛙景东亚种(Hyla gongshanensis jingdongensis)的骨骼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舌器后角末端少许为软骨,且左右软骨呈"‵′"形。上喙骨左右重叠而不愈合,具有上胸骨和肩胸骨,具备了弧胸型和固胸型两种肩带类型的特点;指、趾骨末两节有介间软骨;指、趾最末端为"T"形骨。  相似文献   

20.
艰苦奋斗,是指共产党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甘于吃苦,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贵品质的体现,它具体表现为:在政治思想上,有旺盛的斗志,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战斗不息.在工作上,不避艰苦,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在对待国家和集体财物上,精打细算,克勤克俭,不铺张,不奢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