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伴随人们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日淅增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事争议理当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仍然有大量的民事争议未能进入诉讼程序。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分析,从当事人、法官素质、诉讼模式、司法体制及立法缺陷等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其不良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事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雀审判过程中依照自己的意志对有关程序事项的选择权。民事程序选择权源于各国法律对程序主体原则的承认,是为了切实保障国民平等使用诉讼制度和接近司法的机会所赋予当事人的基本程序性权利。确立民事程序选择权有助于保证程序的公正性和提高程序效益,有利于提升民事司法的公信度和接纳度。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完善现有的民事程序机制以保证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机会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缺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似乎有其天然的优势,学者们对其原告身份的正当性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文章通过阐释检察机关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总结了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分析了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并对其在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缺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似乎有其天然的优势,学者们对其原告身份的正当性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多样,但仍存在障碍,应完善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周伟标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50-52,69
在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民事诉讼法越来越重视当事人的意志及价值取向。而赋予当事人以适当的程序选择权,正是这一变化的重大体现。这是民事诉讼法所欲体现的公正、秩序、效率价值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于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基础,从我国与各国的立法例比较出发,总结反思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程序选择权的立法不足,并针对如何更好地赋予当事人以程序选择权,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事恶意诉讼是行为人为追求不当利益或达到不法目的而故意提起的诉讼,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恶意民事诉讼现象之所以产生与立法、诚信缺失和惩戒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必须消解民事恶意诉讼。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保证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避免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对于证券市场秩序的维持、广大投资者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诉讼制度,因而应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健全该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各国设立的小额诉讼程序对提高诉讼效率 ,实现司法大众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民事诉讼案件日益增多 ,降低诉讼成本 ,减少案件积压 ,及时救济当事人的权利已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立小额诉讼程序 ,对案件实行分流处理 ,能够减轻法院的压力 ,也有利于当事人依法快速便捷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提高国家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其中它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典型类型,但是此条款过于原则化、系统化.本文在分析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特殊性的基础上,探析了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标准适用的特殊规则.  相似文献   

10.
法的价值是我们研究法律制度的基础,诉讼的价值是我们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诉讼的程序公正价值对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举证责任的配置等提出了要求,诉讼的效益价值要求设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时效应当不受限制及免除诉讼费用等,诉讼的和谐价值要求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适用调解。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关于简易程序的笼统原则和抽象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对简易民事案件审判的要求,简易程序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应适度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在立法上完善简易程序制度,简化简易程序的运作方式,并为简易程序最佳效果的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小额诉讼程序比传统简易程序更加简化,它以日常化方式进行,并体现了对职权裁量法理的适用。设立小额诉讼程序有一定的法理基础,我国现有简易程序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小额纠纷解决之需要。在我国构建小额诉讼程序应明确其适用范围和管辖法院,同时亦应当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一些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3.
回避制度是应司法公正的需求而设置,是自然公正原则于现代法中的引申.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在立法规定及实践适用上对司法公正这一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回避制度从法理基础、回避对象、程序、条件等诸多方面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适用和完善回避制度,文章结合审判实践,通过对民事诉讼中回避的对象和程序的比较研究,探讨健全和完善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实践经验和立法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检察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权力与职能,但目前民事诉讼监督存在检察监督内容不全面、抗诉事由规定不合理等许多问题,不利于发挥检察机关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职能。因此必须从依法赋予检察机关起诉、参诉和抗诉的权利,细化检察机关的抗诉事由等多方面去完善民事诉讼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诉讼制度,确立民事诉讼证据观念和操作规程,法律工作者应对此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法律公正,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民事速裁程序有其独立的地位和含义,它的设置体现了裁判效益理论、司法为民的精神以及诉讼效率的理念。因此在程序建构上,民事速裁程序适用于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简易民商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选派资深法官采取独任制进行审理。民事速裁程序体现了效率和公正的统一,应采取简便多元的送达方式和调解为主的裁判方式。其审限不宜过长并实行一审终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试行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至今,二审判决被立案再审的比率逐年上升,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纠错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显得非常重要。而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任意性太大,提起的主体过于宽泛、再审的事由过于笼统。只注重了纠错,而忽视了生效裁判稳定性的维持。本文便着重从上述方面对再审程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曾经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它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然价值和效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民事简易改革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建立简易程序是提高办案效率、合理调整诉讼机制的需要,但简易程序的基本价值在立法中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防止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来追求效率。改革民事简易程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对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进行法理探讨,能够从更深层面上引起人们对民事简易程序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和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