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第是一位在古音研究上取得很大成就的音韵学家,其审音功力自非常人可比。文章通过穷尽式分析,统计出陈第古体诗歌327首,527个韵段。通过系联法、统计法归纳出陈第古体诗韵部共有25部并对其用韵特征进行分析。其古体诗的韵部通押情况为:先仙韵开合口通押,歌部豪部通押,职部薛部通押。其古体诗用韵特征还有:沃韵与烛韵读音有所不同,黠韵和鎋韵分属末部和薛部,入声韵尾的变化,阳声韵尾的变化,浊上归去等。该论文还进一步探究陈第古体诗歌用韵反映出的明代末年雅言通语的实际语音情况和福州方言实际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2.
古体诗歌学习能培养语感,促进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古体诗歌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顺利完成:1.通过背景导入,领会情感;2.通过诵读,熟悉内容;3.通过探究,理解主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极其重视声与情的配合,不同的韵脚会影响诗歌情意的表达。古体诗用韵自由经常换韵,换韵往往标示着内容和情感的转换。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体诗《木兰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等的换韵技巧,提出应适当引导学生掌握诗人的换韵处理,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与鉴赏古典诗歌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4.
杜甫在五言古体诗歌创作中,将近体诗的格律运用到古体诗中去,根据情感需要,赋予古体诗新的格调形式,使古体诗音节上成就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以两句为基本单位去研究它的格律,其五言古体诗格律上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为基本式,即上下两句末两字不看,前四字保持平仄两两相间,上下相对。另一种为连调式,即平仄比例为五五式或四一式。以整个诗篇去研究,则句与句之间也往往遵循一种格调规律。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郑獬古体诗歌“受了些韩愈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郑獬古体诗歌除受韩愈的影响之外,还在不同阶段受到齐梁华艳诗风、李杜豪迈遒劲、魏晋蕴藉深隐、《诗》婉而多讽等传统的影响,形成各阶段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论岑参边塞诗七言古体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参作于边塞的七言古体诗颇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 和艺术创新,其总体风格和创新性也体现在其七言古体诗的整 体构造特征方面。这种整体构造的风格和创新性贯穿于其诗 的意义构造和押韵构造之中,从而使岑参的七言古体诗形成独 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鲁迅深谙古体诗优良传统 ,对于新诗———新世纪中国汉语诗歌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对作品进行多义性解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来感知与理解诗歌,才能够使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有更为深刻的体会。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多义性解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一、抓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把握诗歌的词示义古代诗歌不仅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体诗歌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这不仅在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其语言和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也因为古体诗歌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隽永的,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必须在教学  相似文献   

9.
古体诗常识介绍古体诗是在唐代出现一种新诗体即近体诗以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唐人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后人仿照其形式体例创作的诗歌也称古诗。乐府古诗,本来是指两汉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而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0.
在新古体诗的创作方面,赵荣光教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实现了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结合,古韵和新声的结合,严谨和自由的结合,体现了诗歌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为中华古体诗歌创作、发展、创新树立了成功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主义散文诗集。发表方式的独特,出书编序的慎重,隐晦难懂的意蕴,说明《野草》的创作有别于《呐喊》和《彷徨》。鲁迅似乎并不在意读者懂不懂,但《野草》却是鲁迅的最爱。鲁迅一再申明,他并不希望青年读他的《野草》,《野草》只属于他自己。真正走进《野草》的艺术世界,才发现这部诗集实为爱情讴歌,为爱情作证。其实,《野草》是一部具有象征意蕴的爱情散文诗集。  相似文献   

12.
《狂人日记》是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总纲,这可以从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认识。其后的小说则在“仁义道德吃人”这一思想总纲的各个层面上深入开掘和具象化。由一篇小说成为多篇小说的总纲,是鲁迅先生特殊的思想发展过程和创作经历所决定的。研究这一特殊文学现象,对于我们了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学作家中,在旧体诗创作方面达到了极高成就,普遍受推崇的,应该首推鲁迅与郁达夫。两人的旧体诗无论是思想内容及题材,还是在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迥然不同,然而又殊途同归,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14.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但正是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才子,却始终游离于文学史之外,不免让人遗憾。邵洵美长期以来被文学史忽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他的诗作具有“颓加荡”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和鲁迅的敌对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邵洵美的诗歌,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诗歌也并非全都流于描写声和色的诱惑,而且后期的一些诗作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也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废名     
废名和鲁迅从开始交往到逐渐疏远、交恶,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废名是在鲁迅的影响下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但由于两人不同的审美趋向,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相反的艺术追求.鲁迅和废名都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影响,对之都有着吸纳和借鉴.但鲁迅一直不断地吸收、批判,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文艺家,而废名,由于对儒释道以及西方文化的欣赏性的接受,固执而寂寞地沉醉于自己建构的诗化境界.鲁迅既肯定了废名独有的艺术风格,也鄙夷他只剩下自己的固步自封,而废名把自己与鲁迅的文学主张对立起来,对鲁迅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贬低与排斥.废名晚年主动努力从事鲁迅研究,表现了他主动契合的思想巨变.  相似文献   

16.
《野草》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也展示了其超凡的艺术创造力。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解读,挖掘《野草》的思想内涵,可以重新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时的心灵历程,进而感受《野草》中所蕴涵的生命的哲学,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毛泽东两位诗人,以深厚的诗学功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出代表20世纪我国最高成就的旧体诗,使萎靡不振的旧体诗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成为出水芙蓉。然而,鲁迅和毛泽东却又不谋而合地不嘛张别人写旧体诗,自己创作了旧体诗也不愿正式发表。其原因是为了维护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同时考虑到领袖的导向作用。鲁迅和毛泽东旧体诗的不同之处,则体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鲁迅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评价为线索,梳理鲁迅在文学观念和艺术创作方面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继承和批判。我们发现,鲁迅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以改造国民性为中心的文艺观念和借鉴外域文化方面,深受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鲁迅对改良主义文学的崇儒复古非常失望,给予了中肯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30年代“左联”的盟主,周文是在鲁迅直接扶植下成长起来的左翼青年作家,因而,周文一生的思想、文学创作和文艺活动都深受鲁迅的影响。在小说创作方面,二人分别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浙东水乡世界和边地军政世界,共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历史画廊,但在创作风格和语言运用上各有特征。同时,鲁迅和周文都积极倡导文艺的大众化,周文继承并发展了鲁迅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但鲁迅自己却不止一次地对它的艺术性表示不满.其原因在于鲁迅在批评自己作品时所秉持的是"独创"、"藏锋"等现代小说观念,它们的出现与晚清民初中国小说"美学"观念的发生相关.鲁迅在中国现代审美领域生成过程中有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