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博客等网络新媒体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高校辅导员应该通过建立辅导员博客传播价值理念、加强师生平等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雪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7-48
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正在崛起,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其教育功用的探索。本文探讨了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浅论博客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客作为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开启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一页,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文章从博客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博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探寻了博客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思政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拓宽了平台、增强了时效性和交互性、促进了辅导员的职业化成长、创新了形式和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了思政博客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慢、留言回复不及时等问题。对思政博客的内容建设、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区域性博客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客的问世在传媒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依托网络博客为载体演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博客空间主体的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等特点,以及博客"把关人"的缺失,使得博客空间面临的伦理困境日益突显;博客空间"议程设置功能"的个人化和非权利化,要求博客界面上的思政教育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博客的交互性传播,为高校思政教育者与广大学生群体的良好沟通提供了契机.适应当前博客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以及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杨光坤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4)
自从博客中国于2002年8月在国内全面引入博客理念开始,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在中国己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互联网的飞速发 相似文献
7.
张永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56-156
鉴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在要求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我们将博客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目的就是为了学校与大学生之间有着良好的交流平台,并且有利于促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互联网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网络技术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顺应了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文章旨在分析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博客的出现和发展,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形式,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网络博客,可以深入地进行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示范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博客的兴起和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我们应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化趋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技术、新技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参考。其一,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新技术发展变化的敏感性,积极加强技术业务培训的力度和广度;其二,要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于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的主动性,有效加强判断识别各类新生事物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即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乐于奉献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营造浓郁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树典型评先进。 相似文献
12.
杨崇泽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3):25-27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学生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健康人格,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Chongze 《安顺学院学报》2008,(3)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学生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健康人格,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亦芳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6):60-61
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整和更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络的发展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高校的应对措施之一就是配备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人员的角色定位、相关职责和素质要求如何 ,本文试图作出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出现多校区现象,这给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尤其是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此,探索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尤为重要。不但要求政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而且要求建立学生公寓管理协调与决策机构,建立公寓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系统,健全公寓内教育管理制度,并要营造学生公寓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公寓管理中心,其他形式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高校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将给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创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杨彦玲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11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兴语言对大学生的正常交际和言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充分了解和把握网络语言的两面性,理性、客观的对待网络语言,利用网络语言的积极性,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语言文明,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有相当部分高等院校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在学生管理中开始探索实施辅导员和班主任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本文将从管理主体和教育主体两个角度出发,对此模式下学生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客观评价现有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双行制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从时代和人才培养的高度,就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性的产生、主动性的指向、主动性的发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论及了主动性与针对性、主动性与实效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