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稿为语料,分析在口译实践中译员是如何动态地选择语言,作出顺应,以期说明语言顺应论对口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栾义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03-104,111
文化图式指的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人脑中关于文化的先前经验,可以用来感知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在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中,译员充分利用认知文化图式对其中援引的古诗词和文化负载词进行了较好地口译,出色地完成了口译任务。因此,在口译中,译员应该多积累文化图式并激活已有的图式。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温家宝总理2010年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言为语料来源,挑出其中文化蕴意深刻的五个句子为例,采用原、译语资料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政治性汉英口译中文化弥合的标准。并指出,此类口译可尝试以"主旨明确,效果类似"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口译作为一种时髦的金领职业和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手段,由于其快速的信息传递及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优势,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试从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14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员的相关实例,探究培养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对口译活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交流日趋广泛的背景下,口译人员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口译实践中流畅迅速地传达信息是对口译人员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文句子的结构差异,浅释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特性,并对选词、词性转换、增补、正反互译、破句重组等汉译英口译技巧进行简单探讨;从而促使口译人员进一步认识中英文的语言特性,在口译实践中顺应语言差异,恰当运用翻译技巧,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的一种模式,它通过语篇内各词汇项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把语篇构建成一个衔接连贯的语义整体。新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类,词汇复现在英汉语篇中的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杨洁篪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为例就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进行了个案分析,探讨了词汇衔接的形式和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词汇复现在英汉新闻语篇口译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8.
请求语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遥存在,但是由于文化及语言本身的原因,英语及汉语的礼貌请求语存在许多差异.本文用文体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请求语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二者在句法层次上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并阐明影响它们的文化及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探讨译员是如何运用目的论来口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李克强总理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目的原则的统领下,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选择性的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周爽  曾景婷 《海外英语》2014,(19):157-159
文章旨在探讨译员是如何运用目的论来口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李克强总理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目的原则的统领下,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选择性的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译者文体是近年来西方翻译文体学表现出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口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分支,译者文体的概念是否适用于口译研究,在译者文体视角下又有怎样的口译策略?文章以2013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汉英口译为例,试对此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黄璐 《考试周刊》2013,(83):76-77
停顿产生与认知资源相关,以往的口译研究很少从工作记忆角度分析口译停顿.作者对11位口译研究生进行汉英交传实验,通过“有提示性回忆”获得停顿原因的相关数据,将停顿原因分类,计算各类停顿时长、频率和占总停顿的比例.研究发现:停顿主要由于提取表达、读取笔记造成,读取笔记停顿的深层原因是工作记忆没有协调好笔记和记忆,重视笔记忽略记忆,导致笔记识别慢而出现停顿.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法认为,认知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之一。从地域,文化,思维三个方面分析引起中荚两国人民认知行为差异的原因,可以看出,对同一客观世界两国人民却经历了各不相同的认知过程,采用了不同的认知方式。人们正是依靠基于体验之上形成的主要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各种语法构造。认识这些差别的根源所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口译译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视野。在生态翻译学这一新的视角下译员口译策略是如何运用的?文章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对外宣传变得日益迫切。但中国同英语国家在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大量文化负载词的存在给外宣翻译造成了巨大困难。准确而得体地翻译这些词汇不仅有利于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也在宣扬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的外交关系方面举足轻重。本文首先定义了文化负载词,并统计分析了2013至2015年间李克强总理两会答记者问中文化负载词的修辞手法,然后运用释意理论对不同修辞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总结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一些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英汉思维差异,使早已形成汉语思维定势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难以适应英语句法的复杂变化而写出许多“汉语式”的偏误句子。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英汉句法上的差异入手,分析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表达,旨在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抵制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符合英美人思维习惯而乐于接受的英语句子来。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写作汉化现象严重是不客忽视的现实。应该从汉译英练习着手,通过英汉句法差异的对比分析来增强学生对英语句式的敏感性,克服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提高汉译英及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探讨译员是如何运用目的论来口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李克强总理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目的原则的统领下,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选择性的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学习一门外国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过程。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随着两种语言交流的深入,两种文化也相互交融并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0.
在会议交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通常需要译员对于所接收信息进行整合。而塞莱斯科维奇口译三角模式并没有将译员对于信息的处理列为口译活动中的重要一步。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译员口译记录为案例,探究译员在处理信息的心理过程及策略,试图对上述模式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