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年画的回忆     
<正>春节前清理书房,我从书柜底层取出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大部头《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用吸尘器吸去灰尘,从头翻阅一遍,算作过年的前奏。《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按年画的生产地分北方、南方两卷,同装于一函;在北方、南方之中,又细分为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西平阳(临汾)及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福建漳州等。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与年画有关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诗歌     
刮大风,飘雪花,我在屋里贴年画——一张画,两张画,画中有鸟有鲜花。贴满墙,笑哈哈,我把春天请回家。  相似文献   

3.
鼠文化杂谈     
姜夔 《老年教育》2008,(1):46-47
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俗称鼠年。在我国,十二生肖鼠为首,鼠文化绚丽无比,丰富多彩。譬如画鼠,往日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以及江浙民间作坊都流行《老鼠娶亲》等年画题材。这些年画以浓墨画鼠,衬以红绿黄等重彩,让鼠儿沉浸在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之中。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看见的流传于江浙民间的木板年画:“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教高一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时,分析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后,在分析“送来”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当时我提出的问题是:“送来”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5.
短笛悠扬     
为充分发挥张三名人效应,增加经济收入,经我社郑重研究决定,出版“名人”系列丛书,第一辑为:“名人张三”,计有《我的爸爸张三》《我的丈夫张三》《我的儿子张三》《我和张三: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和张三:天亮以后不分手》《张三偷瓜的逸闻趣事》一套六本。我社郑重承诺:凡征订者均获赠张三与国内外名人合影照片12张,欲购从速。  相似文献   

6.
叙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阐述朱仙镇妈祖木版年画产生的过程;指出朱仙镇妈祖木版年画《天后娘娘》的艺术特征,线条丰富多变、构图饱满对称、表现方法夸张;认为妈祖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时出现在地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年画是一种百姓喜爱的大众化的艺术品。旧京的年画大多来自天津的杨柳青地区,那一带是我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早些年新闻电影制片厂曾拍过纪录片《杨柳青年画》,那里面有许多珍贵的画面。我记忆较为深刻的是1949年以前,一个外国人在北京拍的一组镜头:在旧京的街头巷尾,一个衣着破旧的小贩,腋下夹着一个芦苇帘子包裹的长条包,一边走,一边不  相似文献   

8.
特殊的礼物     
《下一代》2007,(11)
新学期开学之际,朝阳市前进公安分局辖区内的1万多名小学生,都得到了一份警察叔叔送来的特殊礼物:《交通课程表》。这张小小的彩色《交通课程表》,是用精美的不粘胶纸做成的,上面除了印制每周课程表格之外,还印有"行人禁行"、"机动车辆禁行"等多种交通标志、图案,每个图案下面,都写着说明,共印3万张,已下发1.2万张。  相似文献   

9.
戏曲年画是武强年画和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武强戏曲年画的代表作《排洋烟阵捉拿罂粟花》取材于戏曲《拿罂粟花》,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女子爱国》取材于同名戏剧《女子爱国》。后者的戏曲影响力超过前者,与杨柳青优越的区位因素有关系。同时也得到了京城其他媒体的配合宣传,由此使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超过了武强年画。  相似文献   

10.
编辑老师: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也是《小学语文》杂志的忠实读者。现在,课程在改革,时代在进步,感谢人教社又给我们送来了一位无声的老师——《小学语文》杂志。每一次拿到《小学语文》杂志,我就一口气读完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杨照 《课外阅读》2012,(13):42-43
一家出版社要重出赫尔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时》,我答应帮他们写一篇介绍。新译的书稿送来了,一边陪你练琴,我一边重读《彷徨少年时》。记得是刚上初中时,我开始读黑塞作品的。第一本是《彷徨少年时》,第二本是《漂泊的灵魂》,第三本是《乡愁》,第四本是《流浪者之歌》,一本接一本地读。  相似文献   

12.
【精彩导入】 我要是有一个魔法袋就好了,遇到老师的提问,“嗖”地一声从魔法袋中跳出一个纸娃娃,给我送来答案;我要是有一个魔法袋就好了,遇到作文的难题,“滴”的一声从魔法袋中吐出一张美文卡片,为我解除烦恼;  相似文献   

13.
子瑜 《教育文汇》2010,(12):53-53
2004年我初学写稿时,学校一位领导送来几本《教育文汇》,鼓励我多读它,多向它投稿。从那以后,每天不论工作多忙,我都要抽出一段时间阅读《教育文汇》,并以《教育文汇》上刊载的各类稿件为范例,积极写稿投稿。  相似文献   

14.
杨照 《高中生》2013,(13):20
一家出版社要重出赫尔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时》,我答应帮他们写一篇介绍。新译的书稿送来了,我开始重读《彷徨少年时》。我记得自己是刚上初中的时候,接触到黑塞的作品的。第一本是《彷徨少年时》,第二本是《漂泊的灵魂》,第三本是《美丽的青春》,第四本则是《孤独者之歌》。当时,我一本接一本地读,不知疲倦,不知厌烦。当时的我不是随便读读。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生时代》是我最喜欢的杂志。妈妈手机里还有我小时候看《小学生时代》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我才刚学会坐,手里拿着一本《小学生时代》在认真地看。要知道那时的我才8个月大,还不会认字,竟然没有把书拿倒!今年我10岁了,《小学生时代》30岁了,我仍然喜欢这个30岁的亲切“阿姨”。我最喜欢看《小学生时代》里的“围观天下”栏目,它让我大开眼界。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画家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同时画出了四张画。  相似文献   

16.
旋木 《学习之友》2010,(11):22-23
单位组织大家向农民朋友捐书,有同事送来一本《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文选粹》,我如获至宝般地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的同志转给我一封读者来信(见7页),让我写封回信,同时我手边还有三篇论专业证书教育的文章,即:董明传同志答问录(1989·9·20《中国劳动报》)、《关于专业证书性质问题的思考》(《北京成人教育》1990·3张有声)、《对专业证书教育的理论思考》(同上1990·4王向东)。张、王两位  相似文献   

18.
张杰 《教育文汇》2013,(21):45-46
这天放学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快递员给我送来网购的书。他看着我一直笑,而我却毫无反应。“张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收到邮递员叔叔送来的一张汇款单,汇款单的简短附言中写着“稿费四元”。“哇,我得稿费啦!”我高兴得象小鸟一样,往家飞奔,准备向爸爸妈妈报喜。路边的柏树今天挺得格外直,好像在夸我了不起;垂柳随着微风拍打着小手,好像在为我鼓掌叫好;  相似文献   

20.
省钱的电表     
晚上,电业局的张叔叔给我家送来了上个月的电费单,妈妈接过来后顺手递给了我。出于好奇,我认真地看了看这张电费单,只见在“本月示数”一栏中有“峰”和“谷”两个字,这是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