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仰式德育是一种理想、信念和信仰道德教育,它能够促使学生领悟道德的终极价值,实现从“知”到“信”、从他律向自律的提升与转化。信仰式德育的弱化甚至缺位是当前高校德育陷入知行分离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确认信仰式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实现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三个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现实,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单向德育”向“互动德育”转变;其次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从“说教德育”向“实践德育”转变;再次要积极探索高校德育教育新路径,从“经验德育”向“创新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我国德育改革要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到"人性化德育"的转变,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受关系向共生关系的转变;要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回归生活世界;要使学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相结合,使生活德育与情景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提高高校德育绩效就必须科学认识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的重要作用。高校德育绩效评价可以正确检验、评价高校德育工作的结果;能有效检测高校德育效率与公平程度,为合理配置高校德育资源奠定基础;可为高校德育工作中某项政策或措施继续执行、调整或重新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可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把高校德育活动引导到实现德育目标上。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心理学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找到了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心理学的德育资源决定了其具有独特和潜在的导向、奠基、指导及提升等德育功能,心理学的德育功能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和方式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郭颖 《文教资料》2007,(25):153-154,148
因制度的学生的等原因,职校德育出现现实的困境。面临困境,职校教师需要在德育实践中探索适合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思路,实现德育目标由务虚向务实的调整、德育路径由一元向多元的拓展、德育方式由单纯说教向多方互助的丰富,提高德育实效,突破德育困境,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竖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将对高职教育德育产生深刻影响。分析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对德育的影响,研究就业导向具有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有助于高职教育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德育评估作为主体性德育的管理手段,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激发、导向、调控、强化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改善现有的德育评估方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使德育评估的作用得到发挥,目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深受实体哲学的影响,具有知性德育的特点。在过程哲学观照下,德育思维方式要实现从实体思维向过程思维的转变,高校德育要走向一种凸显人性、接近道德本意的状态,要在过程运思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德育要超越"符号人"走向"具体人",要超越"对象性"走向"关系性"。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协同作用,因而,要提高德育的效果,就必须改变孤立、封闭的观点,改变单纯依靠德育工作者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构建多渠道、全方位、开放式的学校德育网络。围绕这个主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发展期、深化改革期和超越创新期。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走过的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课程的价值导向上,从关注个体政治品质向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转变;在德育课程类型上,从知识化的学科课程向关注情感体验的回归生活课程转变;在德育课程教材呈现的语言上,从成人化的表述方式向尊重儿童的对话方式转变;在德育课程评价上,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师范院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院校承担着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较高的道德能力、从教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师资,必须实现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形成平等民主、师生互动、品德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采取加强环境影响,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的德育方式;选择生活化、层次化、现代化的天德育内容;构建动态、激励、发展、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德育的现代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治国方略已明确了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进行,那么高校德育工作也应依法开展。法律法规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力的协调作用和坚实的保障作用。实现高校德育工作法治化应在教育者主体法治化、德育内容法治化和德育实施法治化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就业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学校管理创新的动力。德育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与育人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应与时俱进,要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德育的导向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的导向价值是德育价值的一种。德育的导向价值是指德育能够通过自己的有效活动对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德育的导向价值包括价值引导、动力引导和规范引导。德育可以通过价值引导、动力引导和规范引导,来实现对对象的引导,使德育对象健康发展,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步,以满足社会对德育导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就业能力导向下去构建高职德育评价体系,对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对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性也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在就业能力导向下去组织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主体、丰富立体化的德育评价内容、拓展多样化的德育评价形式、发挥德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现代德育工作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世纪之交的德育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竞争性、整体性、实践性等特征。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对现代德育特征的认识,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尽快实现运行模式的转变,即由单一型、封闭型、平面型向多元型、开放型、立体型转变,实现德育工作的时代化、社会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庆挺 《教育探索》2003,(8):100-101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形式多元化和经济利益的调整,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是: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偏移、德育过程形式化、德育方法单一化、德育环境消极化和高考指挥棒的错误导向等。必须在构建德育目标体系、选择德育方法、建立德育网络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实现学校德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对于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实现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教育手段、途径的创新,努力促使高职学生的德育认知向德育行为转化,将德育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教化的德育功能,它是当前高校德育应对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信息多元化等挑战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工作的神圣使命,积极探索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