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接到采写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医生韦加宁的任务,我们就知道要打一场硬仗了。因为此时的韦加宁已经是癌症晚期,虚弱不堪,不可能接受长时间采访,而领导又要求尽快见报,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这场硬仗我们打下来了。通讯《妙手仁心韦加宁》3月27日在北京日报一版发表后,领导和读者给予了肯定。在此,我们谈些体会,与同行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2.
金庸先生是我的老朋友。6年来,我采写了多篇有关金庸的独家报道,却没有做过系统的访谈。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我随中国大中城市党报总编辑西部行采访团,前往四川、云南两省采访了10多天。西部之行,目睹了轰轰烈烈的大开发场面,欣赏了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自己这次西行的最大收获是采写了一组引起读者关注,获得同行认可的系列报道——“西部见闻录”。这组系列报道的特点是没有采取以往易地采访中常用的记流水账的报道方式,而是打破了地域界限,将取自四川、云南两省10多个市县的材料,用发展、人才、旅游、环保四条主线串了起来。用同行的话说,我将“珍珠”串成了“项链”。毫不夸张地说,我在“西部见闻录”中所引用的实…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上中旬,记者采写了一组关于沅水生态系列的报道。报道了常德市整治沅水常德河段生态环境的新闻。这组报道在湖南日报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在编辑部的优稿评定中,获得当月总编辑奖;在2008年全省报纸系统好新闻评定中,  相似文献   

5.
冯蕾 《新闻实践》2005,(1):30-32
离开青岛港已多日,然而港口上那位身着蔚蓝色工作服、面庞黝黑、性格坚毅的桥吊工人依然让我记忆犹新。他就是曾经让我激动、让我敬佩的许振超。 2004年3月20日,我接到部主任通知,让我做好准备,下星期随中宣部组织的采访团赴青岛采访典型人物许振超。这是我大学毕业到报社一年多来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6.
赵洪杰 《青年记者》2016,(25):60-61
作为学习其它地区的报道,省外报道让党报读者不出门,就能探索其它地区的发展规律,丰富自身的发展思路,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优势.撷取的“他山之石”越多、“攻山东之玉”越准,越能受到读者的关注,越能在读者的心里留下长久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报道深度从哪里来?笔者从事农村经济报道工作十几年,在报道求深方面做过一些尝试,愿将粗浅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工作研究”这一新闻体裁在经济报道中逐渐增多。实践证明,运用好这一文体,对探讨经济问题,传播改革经验,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也许有人会问,作研究之类的稿件就事论理,探讨性强,读者爱看吗?同答是肯定的。因为工作研究不同于一般事务性、业务性很强的报道,而带有自由讨论的性质。它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而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经济改革中人  相似文献   

9.
去年7月26日,我获悉空军石家庄医院脑外科成功地为一位沉睡了十一年之久的“植物人”谢小丽施行了开颅手术的消息,感到很有新闻价值,当即采访了主要手术者——该科副主任张蕴增同志。张副主任详细地介绍了患者的发病过程、十余年来的沉睡情况,他们的诊断、手术以及对患者今后命运的估量等。我写出初稿,请张副主任阅后,又征求了家长的意见,最后,请该院院长林岳云同志审阅。他建议,对患者再观察几天报道为宜,所以,此稿直到8月12日下午才寄出。  相似文献   

10.
去年7月26日,我获悉空军石家庄医院脑外科成功地为一位沉睡了十一年之久的“植物人”谢小丽施行了开颅手术的消息,感到很有新闻价值,当即采访了主要手术者——该科副主任张蕴增同志。张副主任详细地介绍了患者的发病过程、十余年来的沉睡情况,他们的诊断、手术以及对患者今后命运的估量等。我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角去找新闻,而且还要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挖掘新闻,在“体验”中发现新闻源,采写精彩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2.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步人后尘是记者的大忌。例如,戴安娜遇车祸身亡的国际新闻、中共十五大选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国内新闻、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几十辆汽车首尾相撞的地方新闻,毫无疑问应该分秒必争。如果晚一天报道,就不成其为新闻。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上述时效性极...  相似文献   

13.
“《顶梁柱》这篇报道在安阳反响很大,有些村支书读过之后感动得痛哭不已。”安阳记者站站长李根林同志回报社开会,一见面就向我们通报了这个信息。一篇人物通讯竟然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回忆这次采访,我们认识到,要写好人物通讯,必须从政治上观察问题,从客观上把  相似文献   

14.
迂回入题去年全国涌现出徐虎、李素丽、邱娥国等先进人物,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干部吴天祥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幸的是,我与吴天祥同在一个大院上班。1992年春,武昌区召开学雷锋座谈会。吴天祥在会上谈了他学雷锋的体会,话虽不多,却很实在,也有哲理,我产生了写写他的念头。从此,我一直寻求报道吴天祥的时机。时间又过去了一年,1993年初,吴天祥被选为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开始了对吴天祥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新闻,是指记者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采写“问题”新闻,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事实意识,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坚持“与人为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采写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好“细节关”。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新闻,是指记者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采写"问题"新闻,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事实意识,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坚持"与人为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采写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好"细节关"。  相似文献   

17.
党报记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到群众当中,和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很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的呼声,才能写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多少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18.
一般地说,无论是新闻事件还是新闻人物,都离不开周围特定的环境。当然,由于新闻文体的特殊要求,新闻中的环境描写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浓墨重彩”,它必须用最经济的笔墨,抓住环境的主要特点,向受众传递最丰富的意蕴和信息,这就要求新闻从大量平凡、琐碎的事实中,巧妙地抓取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最能表达新闻主题的典型环境,才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地说,无论是新闻事件还是新闻人物,都离不开周围特定的环境。当然,由于新闻文体的特殊要求,新闻中的环境描写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浓墨重彩”,它必须用最经济的笔墨,抓住环境的主要特点,向受众传递最丰富的意蕴和信息,这就要求新闻从大量平凡、琐碎的事实中,巧妙地抓取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最能表达新闻主题的典型环境,才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