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学者常年来研究的问题,而从政府角度来看,税收往往是对对经济增长成负面的拉动作用,而政府支出往往起促进作用,但是这两者在我国近10年来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何者更加明显,需要进一步探究,同时政府的财政来源部分基于自身的税收,税收的变动会否对政府支出也有着正面的拉动作用,从侧面对经济增长进行拉动,本文对三个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福利性政府公共开支,建立一个连续时间随机经济增长模型,讨论了政府花费的波动及收入税率对经济的宏观影响,利用随机最优化方法,确定了均衡状态下的消费一财富比、期望经济增长率和关注福利的政府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并测算我国能源短期回弹效应与长期回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能源无法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在较低的能源价格与能源生产效率的情况下,采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达到减少我国能源消耗量的目的,在政策上是可行的,但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落入“囚徒困境”,从而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却难以降低社会能源消耗量.就宏观而言,降低能源回弹效应,减少我国能源消耗的根本途径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直接的节能措施、政府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行技术补贴也可以缓解囚徒困境,降低地区能源消费量.  相似文献   

4.
对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探求构成了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主线。纵观整个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过程,资本、技术、制度乃至地理环境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本文对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作一系统回顾,并据此对中国经济增长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计量验证的方法,以经济成长阶段论为理论依据,对我国1989-2003年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罗斯托和马思格雷夫的结论:公共投资对于处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以致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政府支出将从基础设施的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覆旨在进行福利再分配的政策性支出。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我国1991-2009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运用协整理论估算了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教育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76%。从短期来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4%。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确定性的边干边学模型和R&D模型为背景,将随机扰动和技术水平引入其中,得到包含劳动力投入、物质资本和技术水平的随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因此原模型中的要素积累方程从ODE过渡到ItoSDE,并对其作某些定性的分析.进而运用二次Liapunov函数等方法对随机边干边学模型的零解的稳定性及其平稳分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经济建设支出是指国家用于生产性投资和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本文从分析我国经济体制现实状况入手,强调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路径为依据,在尊重经济建设支出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经济建设支出项目结构、积极调整作用方式,使其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理论历来为经济学家所重视。西方经济理论中 ,新古典学派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因素作了内生和外生的区分 ,这种分析方法虽有可取之处 ,但与马克思的分析相比却过于简单。马克思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看成内生变量 ,并对各变量的关系也加以说明。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解释。  相似文献   

10.
影响经济增长有四个因素: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但分析它们是假定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符合了经济增长的要求这一前提之下的。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把制度因素撇开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制度的因素。制度创新能让技术进步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使劳动力和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实现高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制度创新始终贯穿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其难度也愈来愈大,制度的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国家考试与政府治理、经济增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国家考试作为一种政府治理和资源配置方式,在客观上影响了公共资源的配置、经济增长。基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高考规模过大、升学率过高,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此外,充分发挥国家考试的导向、评价、选拔、激励、预测等作用,还有助于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出对GDP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对GDP潜在的影响更大。财政支出已经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是解释第一产业变动的主要因素,银行信贷尽管对第一产业的实际影响非常小,但潜力很大。第二产业的发展似乎更遵循自身的行业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次性的影响。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都很小,但相对而言银行信贷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要更大一些。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的收入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对农村居民的作用非常有限;银行信贷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潜在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要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增加商业银行对本区域的信贷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增加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信贷增加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支持;引导银行信贷向居民倾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对数模型,运用中国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教育支出、投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弹性比投资、劳动力的经济增长弹性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巴罗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框架,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率。经验数据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迫切需要优化,对此应提高教育、医疗等密切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支出项目,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政府支出大幅度的增加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通过建立一个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分析了中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支出不但没有挤出消费,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挤入效应,并且财政支出中不同部分对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最后在对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提高财政支出的效果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1995-2006年荆门市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银行信贷基本对经济有正的影响,且影响系数较大;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农业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对荆门经济增长都具有正的影响。其中科教文卫支出影响最大,而行政管理支出则对经济增长不显著。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2005年各省市1399所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统计基层报表数据,首先对各地方高等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各项指标与预算内教育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显示各地区高校财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然后选取有地区差异和代表性的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3个指标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发现第三产业的构成比、人均GDP、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个指标最能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与地方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有较强相关关系,而通常所认为的GDP总量、财政收入和支出与各地预算内高校经费没有显著相关。研究还认为,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状况与该地区的居民实际富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